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7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78篇
航空   444篇
航天技术   122篇
综合类   62篇
航天   26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11.
涡扇发动机排气系统红外特征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黄伟  吉洪湖  斯仁  陈俊 《推进技术》2010,31(6):745-750,772
采用反向蒙特卡罗法(Reverse Monte-carlo,简称RMC)结合窄带模型计算了模型涡扇发动机(不带加力)排气系统的红外辐射强度。考虑了金属壁面的发射和反射以及燃气中CO2,CO和H2O等组分的吸收、发射和透射,组分的吸收系数由NASA SP3080数据库获得,并对判断射线归宿的过程进行了改进,开发了计算程序。实验测量了模型涡扇发动机排气系统的中波红外光谱辐射强度及其空间辐射强度分布。结果表明:计算得到的3~5μm波段内的光谱辐射强度以及空间辐射强度分布与实验值吻合较好,最大误差为10%左右,本文的计算方法能比较准确地反映涡扇发动机排气系统在非加力状态下的中波红外辐射特征。  相似文献   
112.
离心式压气机流-热-固耦合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松散耦合方法建立离心式压气机稳态流-热-固耦合模型,将离心式压气机解耦成气动、传热和结构三个子系统,子系统间存在热、力和变形的传递。由于不匹配的网格划分,利用反距离平均方法构造插值函数实现热与力向结构的传递,采用统一有限元模型实现热-固顺序耦合分析,利用网格重生成技术实现结构变形到气动分析模型的传递。经过3次迭代离心式压气机耦合系统达到收敛。结果表明,分析的离心式压气机内部流-热-固耦合强烈,耦合解法与非耦合解法得到压气机响应存在较大差异,对于多学科耦合强烈的构件,需要考虑学科间的耦合效应反应真实的工作状况。  相似文献   
113.
隐身技术已经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并日臻成熟。与此同时,与其针锋相对的反隐身技术也在不断发展。隐身技术目前还远未达到无懈可击的水平,新型和特种雷达、雷达组网、红外/声学探测技术等都可以成为打破“隐身”神话的利器。  相似文献   
114.
李航  李博 《航空动力学报》2012,27(7):1579-1587
设计并研究了一种基于双模态燃烧的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通过在进气道内设计一个隔板,将流道分为超声速通道和亚燃通道.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内压段肩部型面,隔板进口高度及水平位置,过渡段起始点及扩张角、下通道出口高度、隔板头部型面等几何设计参数对进气道性能的影响规律,并给出了参数选择建议.结果表明:在研究范围内,内压段肩部型面、隔板进口高度及水平位置和过渡段起始点对总压恢复系数影响较大;而隔板进口高度及头部型面、过渡段扩张角和下通道出口高度对抗反压能力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5.
折叠翼飞行器发射段鲁棒非线性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立佳  张胜修  李晓峰  刘毅男 《航空学报》2011,32(10):1879-1887
为解决折叠翼飞行器在发射段各项特性变化较大、对飞行控制律鲁棒性要求较高的问题,设计了一种以块控反步法为基础的自适应鲁棒非线性控制器.在发射段动态模型基础上,该控制器采用径向基函数( RBF)神经网络自适应逼近飞行器特性变化时的系统未知不确定性和干扰,通过在虚拟控制律中引入动态面控制技术避免多重微分运算,克服了传统反步法...  相似文献   
116.
提出一种前进比高达0.8的旋翼气动特性分析方法,该方法针对高前进比旋翼前行桨叶压缩性、后行桨叶失速效应严重以及桨叶偏流作用和反流区大的特点,建立了旋翼气动力模型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旋翼诱导速度时变非均布模型与桨叶非定常挥舞运动模型,然后根据高前进比旋翼气动力、旋翼诱导速度和桨叶挥舞运动三者之间的内在耦合关系提出了高前进比旋翼气动特性的动态响应计算方法,最后以H-34旋翼为例计算了该旋翼高前进比状态的气动特性,并将计算结果与风洞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结果合理。  相似文献   
117.
基于势函数法的航天器自主姿态机动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研究存在禁止姿态的航天器自主姿态机动控制问题.首先,给出航天器的动力学和运动学模型,利用四元数描述航天器与机动姿态和禁止姿态的姿态偏差,用相应的欧拉转角描述不同姿态间的距离.为利用势函数完成禁止姿态回避,结合航天器的运动情况设计排斥势函数(RPF)存在条件后,根据禁止姿态最小允许夹角构造一种新的排斥势函数.接着,利...  相似文献   
118.
现代自然层流翼型的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一种设计跨声速自然层流翼型的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本方法采用“正反迭代、余量修正”设计原理,通过将跨声速翼型设计软件NPU-TD2D中的反设计程序进行改进,并与含有层、湍流混合边界层修正的跨声速层流翼型计算程序DLRBGKWALZ耦合,实现了在跨声速粘性流动条件下直接设计层流翼型。亚、超临界的设计实例和风洞验证表明,本方法可以在几个设计迭代内设计出压力分布、转捩位置及气动参数均准确收敛于设计目标的新翼型,是一种设计现代自然层流翼型的有效而实用的CFD方法。  相似文献   
119.
主动反共振隔振装置的研究:(二)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20.
翼型的气动最优化设计方法和反设计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将数值优化方法同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相结合,形成两种跨声速翼型的气动设计方法,即:最优化方法和反设计方法.采用求解Euler方程的有限体积法计算流场,通过结合优化算法,从正反两个方向对跨声速翼型进行气动优化设计.实例证明它们是翼型气动设计的有效方法,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