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57篇 |
免费 | 105篇 |
国内免费 | 44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372篇 |
航天技术 | 168篇 |
综合类 | 49篇 |
航天 | 31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28篇 |
2022年 | 20篇 |
2021年 | 34篇 |
2020年 | 15篇 |
2019年 | 23篇 |
2018年 | 22篇 |
2017年 | 26篇 |
2016年 | 34篇 |
2015年 | 36篇 |
2014年 | 47篇 |
2013年 | 52篇 |
2012年 | 82篇 |
2011年 | 41篇 |
2010年 | 42篇 |
2009年 | 45篇 |
2008年 | 45篇 |
2007年 | 40篇 |
2006年 | 35篇 |
2005年 | 30篇 |
2004年 | 16篇 |
2003年 | 17篇 |
2002年 | 20篇 |
2001年 | 17篇 |
2000年 | 16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19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721.
722.
级环境下附面层抽吸对对转压气机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研究级环境下附面层抽吸(BLS)对对转压气机性能影响的机理,针对某双排轴流对转压气机转子进行附面层抽吸的探索.在前排转子R1(Rotor 1)、后排转子R2(Rotor 2)吸力面沿弦向不同位置分别开设3个不同抽吸槽,研究了不同吸气位置与吸气量下R1单独吸气、R2单独吸气对对转压气机流场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R1单独吸气时,随吸气量增加,R1效率提高,R2效率降低,对转压气机整机效率先增大后减小,最佳吸气位置靠近R1尾缘;R2单独吸气时,随吸气量增加,R1效率基本不变,R2效率先增大后减小,对转压气机整机效率先增大后减小,最佳吸气位置靠近R2尾缘;附面层抽吸后落后角明显减小,叶排间的气流参数匹配是级环境下附面层抽吸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23.
有效评价增材制造金属材料的疲劳强度,是增材制造技术应用于可重复使用飞行器主承力结构的关键。以DED-TA15钛合金为研究对象,基于3种应力水平下标准圆棒试件的成组疲劳试验结果,建立了描述DED-TA15钛合金疲劳寿命分布的双峰对数正态分布模型,采用EM算法,建立了双峰对数正态分布的参数估计方法;采用Bootstrap方法给出了指定置信度和可靠度要求的疲劳寿命计算方法。在军机DFR方法的基础上,给出了适用于DED-TA15钛合金的DFR值计算方法。与传统单峰对数正态分布相比,双峰对数正态分布更精确的描述了疲劳寿命分布,提高了高可靠度和高置信度要求下的疲劳寿命,DFR值也有所提高。该方法降低了因描述模型不精确导致的对设计许用应力的过度限制,有效的提高DED-TA15钛合金的使用潜力。 相似文献
724.
目前,对转涡扇发动机还处在部件和子系统的相关技术的概念试验和验证阶段,虽然在欧盟启动的环保型航空发动机项目中,对一些相关技术进行了航空声学风洞测试和机械性能台架测试,但还没有到发动机整体方案设计阶段,还有许多关键技术需要突破。本文对转涡扇发动机概念和研究进展做一概括性介绍,并对其研制中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和研究重点进行了阐述,可供航空发动机业界相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725.
726.
对转涡轮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概述了国外对转涡轮技术的发展状况,详细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近年来对对转涡轮研究的情况。研究表明:1 1/2对转涡轮所面对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而1 3/2对转涡轮是战胜这种挑战的有效途径;加OGV是扩展1 1/2对转涡轮应用范围的有效措施。同时,列举了对转涡轮所面临的基础问题。 相似文献
727.
728.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简称环境一号星座)是中国首个以灾害和环境监测为主要用途的卫星监测体系。该项目已被纳入中国“十五”期间的民用航天发展规划,是发展气象、资源、海洋与灾害、科学技术实验与技术试验五大卫星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正式启动,标志着我国民用航天特别是对地观测卫星开创了一个崭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729.
730.
装备时延校准误差是靶场测控系统中事件记录和交会定位的重要误差因素,其精确校准是实现装备时间同步的关键技术。针对装备时延问题展开研究,提出了一种物理含义清晰、易于测量的装备时延定义,实现了离散站点装备时延校准,验证了基于改进型B码的装备时延校准监控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时延校准的精度达到了十微秒量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