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6篇
  免费   670篇
  国内免费   366篇
航空   2779篇
航天技术   275篇
综合类   615篇
航天   423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33篇
  2022年   150篇
  2021年   156篇
  2020年   152篇
  2019年   176篇
  2018年   137篇
  2017年   172篇
  2016年   135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182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173篇
  2011年   181篇
  2010年   155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46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轴对称横向喷流强干扰流场的巨型机向量并行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国产巨型计算机YH-1和YH-2上对MacCormack显格式解轴对称横向喷流强干扰流场的计算程序进行了重构和向量优化使其能并行执行。得到该程序在YH-1上的向量加速比约为6.0,YH-2单机向量运行速度约为YH-1上的向量运行速度的3倍。与传统的串行计算相比较,并行计算大大缩短了程序运行的CPU时间。  相似文献   
22.
论文提出了一个基于双正交小波的自适应图像水印算法,在该算法中,先对可视水印进行置乱和小波变换,然后嵌入宿主图像小波域的低频系数中,在嵌入水印时考虑了人类视觉特性(HVS)。实验结果证实了所提算法具有良好的不可见性和稳健性。  相似文献   
23.
对固体火箭发动机内流场的研究作了总结性的回顾,并对近年业该研究领域的若干新动向作了介绍,即粒子沉积研究、基于非结构网格技术的内流场数值模拟、复杂内流场模拟试验、  相似文献   
24.
通过对国内外含缺陷固体发动机性能预示方法的分析比较,提出采用“N-S方程+粒子仿真”方法来计算两相流动的新途径,并对某轴对称两相流动的流场进行仿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该计算方法可行,计算模型合理,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两相流中颗粒相对气体流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5.
为了在级间分离期间提供反推力,许多固体火箭发动机前端都装有一组斜切反喷管。由于反喷管的气动型面具有许多尖点,并且在超声速区有一个台阶,喷管内存在一系列激波,而且亚声速区和超声速区互相混杂。本文用时间相关法数值模拟了反喷管流场,控制议程用Mac Cormack显格式求数值解,边界参数采用物理边界条件和从双特征线方法推导来的有效的特征方法为计算,为于固壁边界点,在不同的区域采用不同的方法对计算方程组求  相似文献   
26.
76°/40°双三角翼前缘涡破裂及其控制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动显示结果表明,喷流能有效地推迟双三角翼前缘涡的破裂,且随着攻角的增大,前缘涡破裂位置逐渐推后,喷流极大地改善了大攻角情况下前缘涡的非对称破裂特性,能有效地克服可能出现的机翼的"摇滚"现象.另外,后缘喷流可以减弱乃至消除前缘涡混掺现象的发生,进而有利于飞行器的操纵.  相似文献   
27.
唐正府  张靖周 《推进技术》2007,28(3):257-260
利用地面模拟试验件通过实验比较分析了两种进气方式对红外抑制器性能的影响。为了模拟直升机前飞和悬停两种状态,在模型上端开口,分别引入旋翼下洗气流和前端进气,对比分析了这两种状态下模型壁面温度和红外辐射强度的大小。结果表明:引入速度为18 m/s的旋翼下洗气流使得模型壁面内外两侧均受到冷却气膜的保护,从而使壁面温度降低了36%;同时再引入流量为0.2 kg/s的前端进气,可使红外抑制器模型在3~5μm和8~14μm的红外辐射强度分别降低为原来的11%和28%。  相似文献   
28.
冲击射流的PIV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利用PIV技术对出口内径为10mm的冲击射流进行了不同距离(2d、3d、6d、8d),不同压比(1.2、1.5、1.8、2.0、2.3、2.8)下的实验研究。通过实验分析和图像处理等手段对冲击射流的流场分布、涡结构进行了适当的总结。发现了一些新的现象和规律。为今后更深入地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9.
对动态彩色纹影技术作了深入细致的阐述,并把此项技术广泛于超音速流场中捕捉激波等试验研究中,提供了一些实际应用的典型的流场彩色纹影照片,为波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图像。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