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航空   12篇
航天技术   1篇
综合类   3篇
航天   5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1.
工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性部门,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是从制度基础、产业基础还是从工业自身性质上看,我国县域工业十分有利于科技创新,也需要依靠科技创新的支持。随着中国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将集中发展规模巨大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开采类产业将更多地集中于县域地区。如果没有科技创新的相应跟进,难免会出现资源利用不充分、环境污染加剧等现象。因此,我国推进新型工业化,难点在县域,潜力也在县域。文章引用一系列实际数据,分析了当前县域工业发展中科技创新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一些促进科技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13.
山区县域城镇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它具有缓解城市发展压力、实现农村现代化等重要作用。但是县域城镇化过程中也存在机会不均等、发展成果不共享等诸多非包容性因素,成为阻碍城镇化健康发展的痼疾。基于包容性发展的理论视角,以重庆市巫山县为实证案例,运用熵值法与SPSS分析软件,评估了巫山县城镇化发展的现状,探寻影响巫山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非包容性因素,并从产业结构调整、制度改革、城镇发展模式调整、城乡统筹以及基本交通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实现山区县域城镇化包容性发展的路径,以期为做好我国县域城镇化这篇大文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部崛起战略需要深化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部崛起战略的出台,使中部各省迎来了千载难逢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但是,从宏观上,中部各省如何取长补短,实现整体崛起;从微观上,各省如何准确定位,找准发展突破口,制定出符合本省实际的发展战略,仍是需要研究的问题。刘勇在对中部崛起的概念、意义、目标、途径以及政策进行深入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大中部”概念;而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的有关专家则从河南与沿海省份经济发展的对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县域经济集群化发展的角度进行研究、论证,两者虽然角度不同,但相信都会成为中部崛起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政囊建议。  相似文献   
15.
河南长垣县域经济集群化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长垣奇迹”、“长垣模式”或“长垣现象”、长垣奇迹:长垣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部的豫鲁交界地区,紧临黄河,居开封、新乡、鹤壁、安阳、濮阳、菏泽等城市群的中心,与上述城市的距离均不超过百公里,全县国土面积105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6万亩,人口81.9万。改革开放之前,长垣县面对的是“四个条件差”:一是自然条件差。地处黄河故道,在历史上又是黄泛区,十年九淹;二是资源条件差。地上无资源、地下没矿藏,只有贫困的人口和贫瘠的土地;三是区位条件差。地处周边几个中心城市的边缘地带,向东被黄河隔断,交通闭塞;四是经济条件差。基础设施非常落后,经济基础非常薄弱。然而,改革开放后,长垣的经济发展却出现了奇迹,打造出闻名全国的“起重机械、医用卫材、防腐建筑、营销、烹饪、绿色产业”六大支柱产业,成为领跑长垣县域经济的“六驾马车”,带动长垣县域经济不断超越自我,进而实现跨越式发展。2004年,全县GDP完成47.87亿元,较上年增长16.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98元,较上年增长11.6%;农民人均纯收入3051元,较上年增长7.7%,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20%左右。2004年,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56.3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48.6亿元,  相似文献   
16.
河南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摒弃传统观念要辩证地认识物质财富的增长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转变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始终把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作为出发点和归宿。要辩证地认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转变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观念。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经济增长谈不上经济发展,但增长并不必然带来相应的发展。要辩证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转变单纯利用和征服自然的观念。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尊重经济规律,更要尊重自然规律,充分考虑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辩证看待经济增速一时的“趋缓”,从“被动应付”变为“主动顺应”,从“要我转”变为“我要转”,进而摆脱发展的困局,尽早步入“好中求快、稳中求进”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17.
根据河南县域经济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与ESDA相结合的方法对河南县域经济格局及其产业结构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表明:河南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可划分为发达县域、次发达县域、欠发达县域及落后县域四种类型;空间格局上呈现出以郑州为核心的"中心—外围"分布格局;河南县域经济格局与县域的产业结构密切关联,工业与服务业综合型、资源开发利用型、特色制造业主导型县域发展水平较高,而农业依托发展型县域则较为落后。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廊坊市县域农村城镇化的现状,通过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定量分析了廊坊市农村城镇化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找出了制约农村城镇化的瓶颈,最后提出了加快廊坊市农村城镇化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廊坊市县域农村城镇化的现状,通过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定量分析了廊坊市农村城镇化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找出了制约农村城镇化的瓶颈,最后提出了加快廊坊市农村城镇化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河南与沿海省份经济发展对比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央继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后,又提出促进中部崛起的发展战略,河南作为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省份之一,在谋求崛起的发展途径时,也必须正视与沿海省份的发展差距,并通过经济发展的对比分析,汲取沿海的发展经验,选择适合河南省情的对策性思路。鉴于沿海省份涵盖省市较多,所以我们在进行差距分析时,只选择山东、广东、江苏、浙江四省作为参照系,而不再与其他省份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