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6篇
  免费   131篇
  国内免费   59篇
航空   406篇
航天技术   58篇
综合类   86篇
航天   11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作为飞控系统的关键部件之一,电液伺服阀的特性与可靠性直接关乎飞行性能与安全。直驱阀因构造简单、抗污染能力强、输出功率大等突出优势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针对一种新型双系统直驱伺服阀的阀芯振荡问题,认为阀口空化引起阀腔凸肩面压力脉动是阀芯振荡的主导因素。基于气液两相数值模拟研究了近阀口空化与压力分布特征,揭示了空化与阀芯振荡的机理;建立了双阀芯的动力学模型,典型工况下阀芯所受流体力和位移振荡仿真结果与实验数据基本吻合,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靠性。结果表明,阀杆长径比与阀口节流级数对阀芯振荡有较大影响。回油腔阀杆长径比减小18%,可使振荡幅值削减约67%,为抑制双系统直驱伺服阀振荡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2.
利用以大功率双脉冲激光器为光源的PIV技术,测定了由扁平射流和尖劈组成的二维振荡射流流场。实验结果表明,射流喷嘴与尖劈之间存在交错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涡街,从而在尖劈两侧形成压力扰动。这种压力扰动波与不稳定射流的相互作用是整个系统产生流体振荡的原因。此外,还分析了射流喷嘴与尖劈之间的距离对流场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33.
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信号测量技术(GNSS-R)进行土壤湿度反演过程中,实际接收天线方向性会造成GNSS直反信号相关功率测量偏差。针对地基观测场景下天线方向性造成的相关功率的类余弦振荡问题,提出了基于多项式拟合的信号相关功率修正方法。为了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开展了地基GNSS-R土壤湿度观测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多项式拟合的相关功率修正可以消除信号相关功率的类余弦振荡,提升GNSS-R土壤湿度反演中的观测数据有效性和反演结果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4.
二维振荡机翼跨声速非定常绕流的变域变分有限元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对文献(1-3)提出的二维振荡机翼含激波跨声速非定常绕流的变分原理进行了改造,使之能适用于时间推进法;构造了三维时空的可变节点有限元来捕获自由尾涡面,而跨声流中的激波采用人工密度法捕获。在远场边界上使用简化的无反射条件和新型非定常Kutta条件。用本文方法求解了作俯爷振荡的NACA64A010翼型的跨声速绕流,计算结果令人满意。本文方法可以推广到三维机翼及二维和三维叶栅的同类气动力问题上去  相似文献   
135.
高斯型小波在APC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高斯型复小波时频分析方法用于人机耦合振荡(APC)探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基于小波理论分析了高斯型复小波的时域和频域关系,构造了高斯型复小波滤波器。确定了一组识别APC的逻辑模型和参数,并对一起横向APC事件的记录数据进行了分析处理。结果表明,高斯型和双曲高斯型复小波变换都可较准确地探测出APC,但后者实时性更好。  相似文献   
136.
孙媛友 《推进技术》1991,12(6):55-59
本文通过“可编程序控制器”在固体火箭发动机实验中的应用,控制方案的比较与选择及典型程序分析,介绍了这种新型控制机的独特优点.说明在实现火箭发动机实验室、实验站、试车台的自动控制方面,可取代继电接触器、顺序控制器、步进控制器等,优于计算机(单片机、单板机、STD工业总线标准控制机).是一种理想的机电一体化的自动控制方向.  相似文献   
137.
控制增稳系统与机械操纵系统交联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建立了控制增稳系统(CAS)与机械操纵系统(MCS)的交联耦合模型,通过对某机飞行操纵系统数学仿真与铁乌台架实测曲线比较,验证了它的正确性;然后对某机中存在的交联振荡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发现了影响振荡的最关键的系统参量为操纵系统后段质量和CAS控制权限;最后提出了减缓振荡的办法,找出了产生振荡的根源。  相似文献   
138.
驾驶员诱发振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陈廷楠  徐浩军 《航空学报》1991,12(8):339-344
 本文根据驾驶员诱发振荡的实质,从闭环控制理论出发,提出了人-机系统数学模型,并在时域内进行了计算。以某歼击教练机为例,与频域法一起作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时域计算方法不仅直观,物理意义强,而且可以考虑众多的非线性因素,结果可能较为可靠。  相似文献   
139.
再人飞行器脉动压力环境的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析了机动再入飞行器因非定常空气动力流动引起的物面脉动压力环境,并根据高超声速无粘流计算的表面压力分布,给出了一套预测各种脉动压力环境统计特性的工程计算公式。算例表明,预测的均方根脉动压力、功率谱密度和交叉功率谱密度与实验值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40.
由于新技术的采用,现代飞机出现驾驶员诱发振荡(PIO)现象大大增加,因此PIO已成为危及飞行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介绍了MIL—STD—1797A规范中的PIO预测准则和美国“人机耦合对飞行安全影响委员会”提出的准则,论述了这些准则要求的背景、机理和计算方法,最后以某机为例进行了PIO预测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