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79篇
航空   344篇
航天技术   16篇
综合类   55篇
航天   3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132.
针对飞机损伤结构安全性评定的要求,为减小加筋壁板有限元分析的计算规模,本文提出了一种二维有限元筋条模型———半连续模型。该模型可用来分析三维的飞机加筋壁板结构,分析精度及可信度显著地优于二维平条模型,与三维及准三维模型相当,而分析工作量及复杂性小于后两种模型。半连续模型还可推广用于其他薄壁结构,只要构成结构的各板元之间是正交连接而非斜交连接的。  相似文献   
133.
介绍一套应用于现场、在位的复合材料加筋板和层板检测的便携式超声C扫描系统。系统已成功应用于多个飞机部件的试验现场的在位检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4.
以金属弹翼壁板的数控加工为例,说明了如何解决大展弦比弹翼的加工难题,为获得高精度的弹翼壁板推荐了一套经济、有效、合理、可行的数控加工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135.
136.
137.
通过12.7mm子弹穿透LY-12铝合金平板的试验模拟飞机壁板受到垂直冲击的损伤,初步总结出飞机壁板损伤尺寸与子弹能量和速度的关系,并和国外总结出的损伤模型做以对比。结果表明,国外的损伤模型偏于保守。  相似文献   
138.
刘存  赵冬强 《航空学报》2020,41(10):223832-223832
加筋短板以其高比强度成为飞机结构的基本元素,其设计方法是基于传统的Euler柱屈曲理论和Timoshenko板壳弹性稳定性理论,由于进行了假设和简化,不能很好地预测破坏载荷。采用GMNIA(Geometrically and Material Nonlinear Analysis with Imperfections)分析方法对加筋短板的承载能力进行仿真分析,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良好。基于GMNIA方法开展了不同类型的几何缺陷对加筋短板承载能力敏感度分析,研究了初弯曲、初偏心以及初变形对加筋短板承载能力的影响。给出了表征加筋短板初弯曲和初变形缺陷的计算公式,为有限元模拟加筋短板破坏过程及预测承载能力提供了技术支持。此外,给出了初弯曲下加筋短板承载能力的设计许用值,提出了通过控制加工制造公差量来提高结构极限承载能力的设计建议,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9.
赵彬  张婷婷  夏甜 《航空动力学报》2020,35(8):1762-1767
以提高钛合金的抗蠕变性能为目的,在TA32钛合金基体上制备由NiCrAlY黏接层(BC)与氧化钇稳定二氧化锆陶瓷层(TC)组成的热障涂层(TBCs),对带TBCs钛合金抗蠕变性能进行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TA32与TBCs的蠕变速率相差较大,在高温拉伸时TC会对BC和基体的蠕变变形产生明显的约束效应,且TBCs中BC承受的轴向拉伸应力较大。在400 ℃和600 ℃实验温度下,TBCs可将TA32的抗蠕变性能分别提升56%与175%,但当实验温度达到600 ℃、拉伸应力达到200 MPa时,TC发生了严重的开裂与剥落。  相似文献   
140.
为对复合材料加筋板结构进行布局优化设计,提出并行子空间优化方法。该方法将整个优化问题分为筋条布局优化、筋条尺寸优化和铺层厚度优化三个并行的子空间优化问题,分别以筋条型式、数量、尺寸和铺层厚度为设计变量;每个子问题都独立进行优化计算,优化后将所有结果综合协调,更新设计变量值并重复整个优化过程,直到满足收敛条件。通过三个典型算例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合理而且有很好的优化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