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航空   52篇
航天技术   5篇
综合类   12篇
航天   1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宋笔锋  冯元生 《航空学报》1993,14(8):412-415
以梁元为可靠性分析单元建立了一种新的加强框结构的可靠性计算模型,采用可靠性理论方面的新成果进行了分析计算,研究了若干参数(如可靠性分析单元个数、元件强度差异系数和相关系数坟外载荷差异系数)对计算结果的影响,为加强框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2.
通过对国内外常用航空螺纹识别方法、标记形式进行归纳分析、提炼对比,典型标记示例说明,揭示其标识及应用的内涵,为螺纹标准在产品中的合理选用与识别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3.
针对飞机地板梁腹板结构损伤.在切割补强处理时存在切除面积和应力集中的问题.对不同形状的切口进行强度特性分析,以确定切割补强修理时最佳切口的形状:在补强过程中,为了改善腹板传递剪力的路径,避免产生附加偏心弯曲应力和弯曲变形.将原补强修理中贴补加强板一分为二.分别铆接在梁腹板的两侧。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进行建模,分析和研究梁腹板强度特性,所得结论表明椭圆形切口及两面补贴加强板的维修效果显著.为制定飞机地板梁腹板损伤的维修方案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4.
基于蜻蜓膜翅结构的飞机加强框的仿生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机动性和能耗的要求,飞机设计过程当中轻量化设计是十分重要的。经过亿万年的进化,在承受自身重量及生长环境的载荷过程中,生物体获得了适应环境的最优结构。通过分析蜻蜓膜翅和飞机机身加强框的结构相似性,提取决定蜻蜓膜翅结构优良力学性能的结构特征,将其应用到飞机机身加强框的设计当中,并用有限元工具验证了结构的优化效果。在同样的承载条件下,仿生型结构的比刚度比原型结构提高了2%~6%,比强度提高了1%~8%。同时,仿生型结构的最大应力减小,而最小应力明显增大,因此其应力分布更加均匀,从而体现了仿生结构件材料的优化分布和最大效能。  相似文献   
25.
以模糊Petri网为基础,将权重、可信度等约束条件应用到模糊Petri网中,建立了一种新的、称之为加强的带权模糊Petri网;给出了加强带权模糊Petri网的形式化推理算法,并将推理算法与矩阵运算相结合,用Matlab进行计算;最后,结合舰炮装备的一些保障性定性指标对该推理算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6.
27.
本文对弹体结构——贮箱和加劲壳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进行了探讨,研究了从结构受力分析开始,经稳定计算,优化设计到最后由计算机绘制出设计图纸的一体化设计方法,实现了高级语言和绘图软件的连接。本文编制了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软件,使用时,只需往程序中输入参数,计算机即可算出满足设计要求的最优结构参数。并由绘图机输出标准设计图纸。计算机绘图和计算均在IBM—PC/AT机上进行的。  相似文献   
28.
29.
高压涡轮机匣加强肋表面换热特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压涡轮叶尖间隙主动控制机匣的多层结构,重点分析了机匣内部加强肋和安装螺栓共同组成的基本换热单元,利用热膜法研究了加强肋表面的局部和平均传热系数,得到了不同进气状态、加强肋高度对传热系数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冲击靶面传热系数随着冲击雷诺数的增长而增大,但传热系数的增长速率随着冲击雷诺数的增大而缓慢降低。3排冲击射流工况中,靠近出流位置的加强肋表面平均传热系数最高。试验结果表明,加强肋表面的传热系数受到加强肋高度和冲击雷诺数耦合作用。在高雷诺数时,增加加强肋高度带来的换热强化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30.
分析了在跟产过程中挽救某机加强(61框)接头毛坯模锻件超差的一些设计问题,除了讨论结构协调和静强度等影响因素外,对抗疲劳细节设计也进行了细致地研究,最终使得其静强度和疲劳强度均低于非超差件的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