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8篇
  免费   297篇
  国内免费   169篇
航空   2407篇
航天技术   106篇
综合类   174篇
航天   54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208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77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7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81.
通过工件的微幅激振改善微细电大花加工工作液循环,提高微细电火花加工的脉冲利用率和微细孔加工的深径比。简单介绍加工机理和系统组成,并给出初步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982.
对大面积电火花光整加工时难于获得光整表面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对混粉电火花大面积光整加工的原理和特点进行了分析探讨,并进行了用混粉工作液对115mm×105mm面积电火花加工的实践,验证了混粉电火花加工能够改善加工表面粗糙度。  相似文献   
983.
弯掠动叶叶尖径向间隙对气动──声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娜  李地  钟芳源 《航空动力学报》1997,12(1):21-25,105
采用了两种修正叶尖径向间隙的方法:一种是利用实验结果减小径向动叶叶尖径向间隙,使之与弯掠动叶相同,弯掠动叶气动效率提高3%-4%,气动噪声降低2-3dB(A),稳定工作范围扩大20%以上;另一种是利用修正公式(增大弯掠动叶径向间隙)计算弯掠动叶气动-声学性能。   相似文献   
984.
航空发动机平衡模拟转子加工工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解决发动机平衡模拟转子的加工实例,介绍了在普通设备上完成大尺寸、刚性差、位置精度要求高的薄壁件加工工艺。阐明了此类零件在普通加工设备上加工所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985.
硅微晶玻璃超精密磨削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应用铸铁结合剂金刚石微粉砂轮和在线电解修整(ElectrolyticIn-procesDresing,简称ELID)磨削技术对硅微晶玻璃材料零件进行的超精密磨削实验。通过改变磨削参数并用力和声发射信号对磨削过程进行在线检测,对硅微晶玻璃材料的磨削进行了分析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用ELID磨削方法磨削硅微晶玻璃可以达到良好的镜面磨削效果  相似文献   
986.
微米与纳米级加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微细刻蚀、LIGA、微细特种加工、纳米切削和基于扫描探针技术等微米、纳米级加工技术的原理、特点和发展  相似文献   
987.
高温合金GH163的高速高效铣削加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高温合金GH16 3的铣削加工 ,分析了高温合金的加工机理。对比多种试验条件下的铣削状态 ,得出高温合金加工的理想切削参数 ,并对高温合金铣削刀具设计的几何形状及刀具角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88.
压气机叶片顶端与机匣运动间隙的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电容测量原理,介绍了一种航空发动机的压气机叶片顶端与机匣运动间隙的测量方法,从而满足了航空发动机压气机叶片的测量和安装需要。  相似文献   
989.
分析了微型方孔的加工难点,介绍加工微型方孔所用电极的设计、制造及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990.
在发展中的中国,数控加工 生产线的投入是高昂的,所承担的使命是重大的,但发挥的效能往往不尽人意。我国企业正在努力改变这种情况,从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数控加工技术的发展中可见一斑。 一、重担与改革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成飞一方面承担了国家重点高新产品的研制任务,一方面开展了国际民机部件的转包生产合作,两者都对成飞发展数控加工技术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因此,成飞买来了数控设备,建起了数控厂房,开动了专业化的数控生产线。这部分投入,在成飞固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