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7篇
  免费   285篇
  国内免费   189篇
航空   1026篇
航天技术   145篇
综合类   166篇
航天   274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61.
 采用不同流型 (无粘,层流,湍流 )的数值模拟方法计算了绕大钝头短体外形的跨音速大迎角时的流态,并进行了比较分析。数值方法中选用 van Leer分裂格式离散无粘通量项,并构造了一种 Limiter函数以保证 TVD性质;采用中心差分格式来离散粘性通量项。湍流计算中采用了 B-L湍流模型。算例表明不同流型的流态共同特点是三维分离的非定常性,但不同流型计算所得流态的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862.
边界层分离流边值问题的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给出了边界层方法边值问题的一种快速求解方法,该方法可用于二维与三维问题,它是在正方法边界层算法的基础之上增加了一个矩阵算法,该矩阵很容易逆,总的CPU时间仅增加约20%,使用该算法对反方法问题求解和进行数值稳定性分析都将十分方便。  相似文献   
863.
陈明  胡晓燕  任萱 《飞行力学》1999,17(3):92-96
针对多量分离过程对星间最小间距的要求,运用Hill方程,对其相对运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分离速度设计方法,讨论了最小间距最大化问题,并给出了最小间距最大的等 条件,最后,针对一箭五星情况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有效,最小间距的最大值明显大于设计要求值,这就分离速度的设计、选择提供了很大的余地。  相似文献   
864.
在Re=3.0×104~1.0×105的范围内,实验研究了声激励对钝圆柱体分离流动的影响,分离剪切层发展演化的改变,给出了最佳声激励频率范围,并探讨了声激励控制分离流动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激振频率范围具有普适性,该结果对工程实际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65.
跨音风扇转子叶片抽吸气数值实验探索   总被引:11,自引:12,他引:11  
通过选择合适的位置,在叶片表面开缝,从流道中抽取一定量的气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流动性能,从而对风扇转子的效率和压比产生影响。ATS-2跨音风扇转子计算实例表明,吸气后分离区明显减小;在很小的吸气量和开缝面积情况下,已经能够对风扇的效率和压比产生明显的正效果。在叶片不同的位置吸气,产生的效果也各不相同。适当增加开缝面积和吸气量,有利于吸气的正效果。   相似文献   
866.
钝圆柱体分离流动声振控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Re=3.0*10^4-1.0*10^5的范围内,实验研究了声激励对钝圆柱体分离动的影响,分离剪切层发展演化的改变,给出了最佳声激励频率范围,并探讨了声激励控制分离流动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激励频率范围具有普适性,该结果对工程实际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67.
给出了前缘后掠角65°,双弧形剖面的细长梯形翼背风面流动显示结果。实验马赫数为1.10、1.53、2.53、3.01和4.01,攻角范围5°~25°。借助于蒸汽屏、纹影和油流技术拍摄了脱体和表面流型照片。蒸汽屏显示表明:在机翼背风面三角形区域的脱体流型可在垂直于前缘的法向攻角和法向马赫数构成的坐标平面上,区分出七种不同的流型;在切尖区域,有侧缘分离涡形成,后缘拖出尾涡。从摄取的纹影照片与横截面上的蒸汽屏照片一起,可获得机翼弓形激波位置随马赫数变化,以及激波-诱导分离线位置随马赫数和攻角变化曲线。在机翼上表面通过油流显示出主再附线、二次分离线、二次再附线和侧缘涡区。显示出的流型与其它有关实验和数值计算结果比较,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868.
给出了一种预测三维激盘/附面层相互作用诱导的流动起始分离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激波与附面层相互作用所诱导的二次流动是影响起始分离的重要因素。当来流相对马赫数大于1.5时,强的激波/附面层相互作用可能导致跨音风扇转子叶尖区域的流动分离。  相似文献   
869.
徐诚  张世英  周明德 《航空动力学报》1993,8(3):271-274,310
本文对激振与未激振锐缘分离流场细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作用于分离点的适当频率的激振对分离流场产生了 6种互相耦合的作用效应 ,它们是 :( 1)从整体上减弱或抑制分离流动 ;( 2 )改变分离区湍流结构 ,加剧湍流运动 ,加快混合和剪切层增长 ;( 3)增强局部区域的回流流动现象 ;( 4 )使分离剪切层再附 ,改变分离流态和分离涡分布 ;( 5)减弱下游流场湍流脉动 ;( 6)增强尾流下弯程度。本文工作为激振控制分离流动技术的工程应用提供了物理基础与指导。  相似文献   
870.
 用有限差分法求解层流全N-S方程,对超音速后向台阶绕流与台阶后横向喷流干扰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不带喷流的超音速后向台阶绕流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及其他计算结果吻合较好。最后给出横向喷流压力比p_j/p_∞=3.033~7.033和喷口宽度w=0.1h~0.2h(h为台阶高度)时的数值模拟结果。得到了合理的流场结构;并可看到喷流压力比和喷口宽度对流场特性有显著影响,在计算参数范围内,底部压力与系数Q(=wp_j/hp_∞)几乎成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