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7篇
  免费   304篇
  国内免费   194篇
航空   1075篇
航天技术   166篇
综合类   183篇
航天   28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71.
基于盲源分离的雷达信号欺骗干扰抑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脉冲压缩信号的频谱弥散(SMSP)干扰,通过分析其时频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盲分离的抑制算法。首先,推导了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的代价函数,由于代价函数中信号概率密度函数不能精确估计,利用信号高阶互累积量的性质,重新构造了一种新的代价函数;其次,利用基于自然梯度的方法对新代价函数进行优化,从而得到基于峭度的盲分离算法;最后,通过仿真证明,对比Fast ICA算法,文中算法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好的分离性能,在保证分离精度的前提下,可成功将目标回波信号分离,达到SMSP干扰抑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72.
73.
航天飞机系统两体分离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地叙述了美国研究轨道器与外挂贮油箱,轨道器与载机分离问题的概况。对垂直起飞两级入轨的并联两机的分离问题,提出了研究模型并作了具体分析,着重提出了实现两机安全分离需要解决的技术难点。 二级航天飞机的两机分离问题,是未来航天高技术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阐述了解决两体并联分离问题我国现有的技术水平,并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74.
75.
超声速条件下多体干扰与分离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根据国外公开文献设计的类CAV模型,在0.6m×0.6m 跨/超声速风洞中开展了多体干扰与分离网格测力试验研究,初步获得了典型多体飞行器分离过程中的气动特性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载荷模型气动特性受分离位置变化影响非常明显。载荷模型沿轴向分离时,气动力(矩)逐步接近自由流中气动力(矩)值,载荷模型法向位置改变会引发其气动力(矩)值发生更为剧烈的变化。引发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尾迹和头激波的发展改变了不同轴向位置处载荷模型的表面流态,从而影响了其气动特性;二是母机模型底部流动具有明显的非对称膨胀特征,不同法向位置处流速大小和方向差异明显,导致载荷模型气动特性随法向位置变化更为剧烈。  相似文献   
76.
一种折叠弹翼悬挂物的分离轨迹试验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新的折叠弹翼悬挂物机弹分离轨迹试验技术,重点解决了在机弹分离过程中折叠弹翼动态展开时悬挂物的气动力获取问题。研究表明,提出的试验技术通过将悬挂物气动力修正方法引入到悬挂物分离安全性研究当中,准确地得到悬挂物的分离特性,解决了折叠弹翼悬挂物分离轨迹风洞试验技术瓶颈,为折叠弹翼悬挂物的投放分离安全性提供一套工程实用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7.
庄纯青  刘火星 《推进技术》2014,35(9):1227-1233
为了更加精确地测量附面层流动状态,并验证表面热膜测试技术的可靠性,利用表面热膜测量了低雷诺数定常来流条件下高负荷涡轮叶栅通道内叶片吸力面附面层的流动状态,并与表面静压实验测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利用表面热膜测得的准壁面剪切力以及相关的统计参数能够准确捕捉到附面层分离泡和转捩的位置,对于高负荷低压涡轮叶型附面层流动测量是可靠有效的。  相似文献   
78.
在4*3m低速风洞中研究了空气动力对战斗机内藏式导弹射分离轨迹的影响。采用简单网格法测量了导弹在干扰流场中的气动力,进行了分离轨迹估算,用捕获轨迹试验得到了分离轨迹,选了最佳弹射力参数。  相似文献   
79.
风洞模型投放试验轻模型法重力效应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金刚  谢峰  张晨凯  马汉东  秦永明 《航空学报》2020,41(6):523434-523434
风洞模型投放试验是研究超声速机弹分离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相似参数的选取是影响试验准度的关键因素。有初始弹射速度的超声速机弹分离研究中,通常采用"轻模型法"得到模型的运动学及动力学相似参数,但该相似参数中模型重力模拟不足。为了研究重力效应对投放试验结果的影响,采用CTS试验技术对全尺寸真实参数与缩比尺寸轻模型法相似参数条件下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载弹与载机分离过程中,载弹位姿相互耦合,垂直下落位移的快慢会影响载弹姿态角的变化;轻模型法相似参数条件下,载弹垂直下落位移较慢,虚拟重力的修正方法只能近似修正下落位移,不能对导弹姿态角进行修正,而姿态角会影响下落的位移;机弹分离安全性方面,轻模型法相似参数条件下的试验结果较真实参数偏危险。  相似文献   
80.
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长三乙改进I型火箭,是专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圆轨道(MEO轨道)双星发射任务研制的新构型火箭,属于长三甲系列火箭"金牌家族"中的"新面孔"。长三乙改进I型火箭首次"披挂上阵",就执行如此重大的中圆轨道双星发射任务,这个"新面孔"究竟有何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