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8篇
航空   203篇
航天技术   43篇
综合类   18篇
航天   15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331.
《航天器工程》2016,(3):115-122
在对立方体卫星电源系统调研的基础上,介绍了国内外立方体卫星电源系统研制基本情况和立方体卫星电源系统的基本原理,结合当前航天器电源系统应用实际及立方体卫星技术特点,通过对比提炼,对立方体卫星电源系统关键技术进行了梳理分析,重点对供配电体制、结构拓扑、高功率密度实现、接口标准、系统功耗控制等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对各关键技术的特点、应用、研究状况、难点及主要实现途经等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立方体卫星电源系统发展趋势,指出了立方体卫星电源技术的发展重点,给出了立方体卫星电源系统发展建议。以上内容对立方体卫星电源系统的研制应用及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32.
就国防科技工业四大支撑技术:设计技术、材料技术、制造技术和试验测试技术而言,我认为我们国防工业真正的短板是试验测试技术。在突破五个方向的关键技术、完成四类重大项目研究的基础上,我们的国防基础科研水平要有一个大的提高,要形成三种能力:试验与测试关键技术的研究能力;试验与测试设备研制和系统集成能力;总装测试和试验验证与评估能力。  相似文献   
333.
随着新需求的不断涌现,空间平台能力已经逐渐成为制约空间应用活动的瓶颈.文章通过对近期国外热点项目,如"轨道快车"、"深度撞击"和"微卫星技术试验"等的研究分析,总结提出了未来空间平台需要显著提升的8种能力,即:在轨机动能力,空间目标识别、跟踪与测量能力,空间信息处理与传输能力,智能自主能力,在轨操作能力,多载荷与任务适...  相似文献   
334.
文章阐述了空间成像光学系统发展状况,揭示了空间自适应光学的重要意义;从误差源、系统一体化建模与仿真、关键技术及地面实验验证系统四方面探讨了空间自适应光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并提出了其未来的前沿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35.
论我国月球探测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描述国内外月球探测的发展态势,开展月球探测的意义,发展目标和发展阶段设想,提出研究和解决的关键技术,进行技术路线分析,提出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336.
结合某型飞机的研制 ,总结了歼击机配装主动雷达型导弹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 ,论述了解决这些关键技术的一般技术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337.
国外现役战略轰炸机都具备远程、隐身、高速、大载弹量、低空突防、电子对抗、超视距精确攻击、高度信息融合等战技特点,充分体现本国战略需求和较高的技术水平。为了实现这些设计目标,战略轰炸机研制必须突破一系列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38.
本文介绍了一种智能化的实验室管理系统,它是开放实验室不可缺少的现代化管理手段.同时,还介绍了该系统中一些主要的硬件模块的关键实现技术.  相似文献   
339.
由于航天技术的发展 ,可用于实战的航天部队必将在 2 1世纪登上人类战争的舞台。针对这一趋势 ,论述了未来航天部队必需的部分武器装备 ,并简要分析了组建一支可用于实战的航天部队需要实现的几项关键技术。对我国在该领域以及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40.
大涵道比间冷回热涡扇发动机总体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析间冷回热涡扇发动机工作机理的基础上,进行了大涵道比间冷回热涡扇发动机循环参数分析。以波音767-200ER量级飞机为装机对象,开展了间冷回热发动机方案研究。对比分析了间冷回热涡扇发动机与多种类型涡扇发动机的总体性能方案,并从发动机总体性能及特性的角度,比较分析了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引入间冷回热技术所带来的收益。最后,提出了研制间冷回热涡扇发动机需突破的主要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