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1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71篇
航空   814篇
航天技术   200篇
综合类   142篇
航天   56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针对超低轨道地球卫星导航自主需求,提出了一种脉冲星/星光折射/光谱测速组合天文导航方法。首先根据地球超低轨道卫星运行轨道动力学方程建立导航系统状态模型;分别根据脉冲到达时间差和星光折射角与天体光谱频率建立导航系统量测模型;使用Unscented卡尔曼滤波方法,降低随机误差对导航精度的影响,使用基于UKF的信息融合方法,有效融合了三种天文导航方法结果数据。经计算机仿真分析,该组合导航方法位置导航误差均值为85.62m,速度误差均值0.190m/s,能够满足超低轨道地球卫星在轨运行导航需求。  相似文献   
92.
基础数据库是飞机数字化研制基本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数字化工程支撑环境的基础.基础数据库设计和应用开发模式的统一和规范是实现基础数据库集成和共享的技术保障.在分析了我国飞机制造业基础数据库应用的现状基础上,提出了在飞机制造业数字化工程中基础数据库设计和应用开发应采用的统一模式和规范,以及基础数据库集成的初步设想.对基础数据库的集中管理和共享使用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可供基础数据库类项目参考.  相似文献   
93.
机载机电系统可靠性的计算机辅助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小杰  王少萍  石健 《航空学报》2007,28(3):708-713
 为了提高机载机电系统的可靠性,机载机电系统常采用余度系统,以达到故障容错,进而实现整个飞机系统的高可靠性和安全性。开发适应于余度间耦合、动态性能降级的ReliaApp可靠性分析评价软件平台,通过有效综合故障模式影响(FMEA)、故障树分析(FTA)和Markov状态转移链法,实现不同容错设计方案的选择、机电系统的可靠性定量评价并给出系统的薄弱环节,为系统的余度配置和改进设计提供软件设计与评估平台,以确保飞机系统的高可靠性和安全性。实例应用表明该软件平台是飞机机载机电系统可靠性设计与评价有效的计算机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94.
95.
资源一号02D卫星可见短波红外高光谱相机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6.
97.
空管四号系统是中国电科集团公司第28研究所生产的ATC自动化处理系统。该系统于2006年底安装在吉林空管分局。2007年试运行,经过两年多的运行.在2008年12月通过了民航局空管局关于广汉、长春三号、四号系统的评估,现已成为吉林空管分局自动化处理系统的主用平台。  相似文献   
98.
《航天电子对抗》2012,(6):68-70
《航天电子对抗》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8511研究所主办,报道内容涉及与空间系统、导弹武器系统相关的雷达、制导与引信、通讯、导航、C4ISR等电子设备和系统的电子/光电攻防对抗技术等。主要报道电子/光电攻防对抗的最新技术、科研成果、工程设计和应用、性能检测与评估、模拟试验等论文与信息。1985年创刊,双月刊,大16开本,64页码,期定价8元,年定价48元,中国标准刊号为ISSN1673-2421/CN32-1329/TN。订阅请与天津市大寺泉集北里别墅17号(300385)"联合征订服务部"联系,电话:  相似文献   
99.
100.
火星科学实验室成功着陆后的热环境重构数据表明,气动辐射加热在火星进入防热设计中具有不同于以往认识的重要影响,未知机制和模型不确定性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探测器高速进入火星大气产生极高温非平衡气动环境,造成火星气动辐射与常规CO2红外辐射研究显著不同。针对火星大气高温光谱和辐射热流预测,首先,建立适用于火星大气的高温非平衡光谱辐射模型,获得典型高温条件CO2光谱结构和辐射强度,与NASA和JAXA试验结果对比,结果显示符合较好。其次,依靠激波管和发射光谱测量技术,开展典型进入条件的辐射强度测量试验,数值结果、试验值和NASA试验结果相互符合较好,验证了光谱模型。最后,对探路者号进行气动辐射加热分析,完成典型进入条件下的非平衡流动和辐射特性计算,基于光线法得到光谱辐射强度沿驻点线的变化,表明高速与低速条件的气动辐射机制存在显著差异;基于有限体积法获得进入器表面辐射热流分布,结果显示辐射热流的分布及变化规律与地球再入显著不同,进入速度6 km/s以下时辐射热流随进入速度增加而减小,同时进入器锥身及肩部的辐射热流高于驻点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