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航空   64篇
航天技术   9篇
综合类   3篇
航天   7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11.
112.
技术进步对发动机试验设备建设的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发动机技术进步对发动机试验能力和试验设备建设的要求。介绍了在不同历史阶段为满足性能、适用性和耐久性试验而建设的典型试验设备。最后,分析了发动机试验要求和设备建设的发展趋势以及改善测试设备的重要性。并指出,数值仿真技术的发展可以大双减少试验工作量,但对试验技术和试验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航空航天和空间技术也有了飞跃式发展,在这些飞速发展的技术中主要的技术就是CAE技术。航空工业可以说是CAE技术发展的摇篮,各种CAE技术正是在以航空工业为主的实际工业应用的推动下在不到半个世纪时  相似文献   
114.
计算机仿真是研究离散系统的一种有效方法,但是仿真方法抽象难懂,学生不易理解.针对这种情况,教学过程应通过模块分解的方式化繁为简,并结合举例,帮助学生掌握仿真程序实现的流程.  相似文献   
115.
主要论述了系统仿真技术在航空制造领域中的应用。通过利用系统仿真软件模拟飞机引擎涡轮叶片制造工厂的现有及未来的生产过程,并比较两个系统的生产绩效,如年产量及生产过程库存水平、机器使用率、劳动力利用率,来评价这一未来的生产系统。  相似文献   
116.
飞控系统主作动器电子控制装置(P-ACE)是现代电传飞控系统的核心部件。飞控系统主作动器电子控制装置仿真器采用数字仿真模块扩展模拟电路接口的仿真技术,具有与真件功能相似、接口相同的特性,可以代替飞控系统主作动器电子控制装置真件,参与飞控系统的调试和试验,对研究飞控系统的功能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7.
航空发动机仿真技术研究现状、挑战和展望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曹建国 《推进技术》2018,39(5):961-970
仿真技术是支撑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发的重要手段,体现了一个国家的高端装备研发水平,可大幅提高航空发动机的研发效率和质量,减少实物试验反复,缩短研制周期,降低研制成本。本文论述了仿真技术在航空发动机学科领域维、产品层次维和全生命周期维三个方面的发展与应用现状,分析了航空发动机仿真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升仿真能力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18.
旋转机械叶片的振动测量是旋转机械研制中一个重要测试项目。叶尖定时测量分析是目前颇有发展前景的旋转叶片非接触测振方法,此方法在国外已获得了广泛应用。本主要介绍了应用不同数量传感器测量叶片振动的仿真方法,重点阐述了由于安装偏差原因造成多传感器等间距偏离分布引起的附加测量误差的修正补偿技术。及其叶尖定时测振数据转换的仿真方法。在工程技术应用方面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9.
由于航炮系统结构的复杂性,在热校靶靶试精度调整过程中面临地面热校靶靶试精度低问题,需要依靠进行反复的实弹射击,而这一过程通常要花费很大代价(消耗弹药、降低航炮的使用寿命等),利用仿真技术建立航炮仿真模型,并将其置于虚拟试验的环境中进行测试[1],找出热校靶弹着点的分布规律,应用到地面热校靶,有利于实现航炮的靶试精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和缩短靶试周期。本文采用CATIAV5平台建立航炮系统仿真,通过仿真模型的研究[2],提高热校靶靶试精度。  相似文献   
120.
通过建立三轴振动夹具优化设计数学模型,以影响夹具性能的结构尺寸为设计变量,以振动台尺寸约束和夹具质量要求为约束条件,采用SolidWorks和ANSYS Workbench协同仿真技术,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实现了振动夹具的轻量化和一阶固有频率最大化。优化后的三轴振动夹具一阶固有频率提高了7.4%,同时夹具的质量减小了20.1%,证明文章所提出的协同仿真技术手段与优化设计方法可行、有效,可为其他同类产品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