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0篇
航空   26篇
航天技术   5篇
综合类   61篇
航天   18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四海为家     
洋洋 《今日民航》2013,(5):120-120
正飞行中每每遇到一些可爱的同事时,洋都很愿意和他们多聊几句。工作之余,想领略一下不同人生时,一般只要向大家提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就很有可能得到无限多的惊喜。这次的问题是:"你住在哪里?"我们这些天上飞的人,每个月有大概3班左右的航班任务(专飞中国的同胞空乘飞得少些,全球飞的外国同事飞得要多些,因为他们还要飞欧洲/德国境内的短途)。我们不用天天坐班,公司也不要求我们必须天天住在机场旁边,只要每年几次的"机动线"飞行时,保证公司给你电话,你一个小时内到达机场即可。平时呢,按照一个月前拿到的飞行计划,准时穿着制服来  相似文献   
42.
最近,好友王春雷先生发来一篇他的读书笔记,我读了,十分感人。我希望藉此一角,把他的这篇文章介绍给更多读者,愿与大家分享他的精采体会。《人生是有使命的》在总裁班课程上,老师说企业文化是有层次的,最高层次的使命(why),之后依次是愿景(what)、价值观(how)、战略(which)。《生命不死》一书则明确地告诉我们:每个人的一生  相似文献   
43.
人生境界是人在其生命展开过程中所达到的认识和实践层面,它有精神境界和现实境界两个基本维度。人生的现实境界是指个人的现实实践及其过程所达到的层面,或者说是一个人的功德境界。精神境界,不论如何具有超越性,它也不能代替人生现实境界,它也只能是人生之过去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未来的世界和心灵世界等四个世界的一个维度。传统圣人境界是精神境界和现实境界在至高处的完满统一,仅仅升华精神境界是成就不了圣人的。现实中的任何个人要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不仅需要升华自己的精神境界,更要创造自己的现实境界,而且精神境界只有在现实境界的发展中才能得到真正的升华和充分的展现。人们不是首先以一个人的精神境界来肯定他的人生境界,而是由他的现实境界来评判其精神境界。因此,人生境界必须有现实境界维度。  相似文献   
44.
《西南航空》2011,(2):36-36
蹦下沙发,跳入舞池! Bacarci百加得朗姆酒和“黑眼豆豆”联袂,为全世界所有热爱Bacardi百加得朗姆酒和“黑眼豆豆”的狂热分子们,带来全新的感官刺激和音乐享受。  相似文献   
45.
论文针对高职高专院校辅导员工作的现实,认为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生源素质决定高职高专院校辅导员不仅要有满腔的政治热情,还要有较好的综合素质、较强的工作能力、较高的工作艺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真正做学生的人生导师、专业教师、生活良师和情感沟通的朋友.  相似文献   
46.
刘心武先生是一个真性情的人,这是读他的《钟鼓楼》就知道的。他的文章中总是可看到现实生活中的影像,批判着一个时代乃至一种阶级对人性的摧残。刘先生是一个十分敢说的人,在他的小说中不十分明显,但是在红楼梦的解析中便也表现的相当充分了。巴金老先生曾经在回想录里面说过,我摸不清现在的教育体制了,是对孩子学习方式的一种不赞同,他的朴实话语虽然曾遭到过学生的质疑,但是却是真真正正的心境。而这般敢说敢做的人竟不多见了,大多数人做了不敢承认,说了却纯粹胡扯。刘心武先生却是真真正正的在做着,并实践了说真话这一优良品质。不过他是相当谦逊的,在他的红楼梦讲解中,他十分尊重前人的看法,总是在发表自己的讲解时说,"XX的说法或许正确,但是我认为……"。例如他在讲  相似文献   
47.
《西南航空》2012,(11):24-24,26
由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文学艺术联合会主办,华西都市报、四川省巴蜀画派促进会承办,精英杂志社协办的《悟道——倪为公书法艺术》首发式暨新闻发布会,自10月13日在成都隆重举行以来,一代大隐、书坛奇人倪为公先生的传奇人生与书法技艺,在四川乃至全国书法界引起了轰动。  相似文献   
48.
刊首语     
《西南航空》2011,(8):I0001-I0001
阅读旅行笔记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不仅仅是因为其中饱含的各种奇异见闻让人大开眼界,更是因为历经陌生环境,百转千回的心路历程,让人倍觉人生的可爱、可喜。  相似文献   
49.
王若星 《航空港》2012,(6):78-80
1985年,中央电视台早晚黄金档播放的30分钟瑜伽系列节目《跟蕙兰练瑜伽》让许多人记忆犹新。这档持续播放15年的电视片成为中国电视史上播放时间最长的电视系列片之一,张蕙兰也因此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从1998年开始,蕙兰的瑜伽电视系列节目开始在美国播出,掀起了美国现代瑜伽热潮。全球范围内数百万人曾经或正在跟随蕙兰练习瑜伽,这使她成为当今世界最知名的瑜伽大师之一。她把瑜伽带入千家万户,使瑜伽在中国生根开花,风靡至今。她引领了一个时代的潮流,引领亿万人的生活方式和世界瑜伽文明!  相似文献   
50.
叶伟民 《今日民航》2010,(4):38-38,40
这是一位将要被清退的西部代课教师,他在贫瘠的山村任教22年,教出了30名大学生。他已贫病交加,但他把自己比喻为山梁上的树,时日越久,扎根越深。然而,清退意味着他将要被"连根拔起"。"我不是没有机会回到城市""我不喜欢‘清退'这个词,像赶一群叫花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