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4篇
  免费   168篇
  国内免费   48篇
航空   600篇
航天技术   429篇
综合类   79篇
航天   19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将主动噪声控制技术应用于地铁通风隧道的噪声控制上,其应用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号处理的实时性。在保证控制算法收敛的基础上,要求算法收敛速度尽可能快,以确保对声波变化的准确跟踪,据此产生匹配的振幅相等、相位相反的次级声信号,进而对噪声进行控制。利用比例思想对LMS算法进行改进,为小系数配上小的步长因子,为大系数配上较大的步长因子。最后,将其应用在地铁通风隧道的次级声通道模型的辨识上,并与常用的LMS算法在收敛速度、稳态失调性能上做出比较。数值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改进后的LMS算法能够有效地加快算法收敛,改善算法的稳态失调性能。  相似文献   
92.
变截面U形通道内肋高对换热特性影响的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验方法研究了在定常状态下, 肋的高度对横肋变截面U形通道内的换热特性的影响。通道内肋间距为15 mm, 肋的宽度均为2 mm, 肋的高度分别为1, 1.5, 2 mm和2.5 mm。雷诺数在12 000到56 000之间变化, 采用单元分析法, 以相同形状的无肋通道作为基准, 研究了肋的高度对肋间距为15 mm通道的换热效果及阻力影响, 得到了包括几何参数在内的经验关联式。结果表明, 有肋的通道换热都得到了增强;肋高度的变化对变截面蛇形通道换热的影响不是单调的, 而是呈多峰分布;肋的高度对阻力系数的影响却是随着肋高的增大而增大的。   相似文献   
93.
内冷涡轮叶栅三维气热耦合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苏生  刘建军  安柏涛 《航空动力学报》2007,22(12):2018-2024
为了研究涡轮动叶的内部冷却技术,对采用绝热边界的实心叶片、采用气热耦合的实心叶片和采用气热耦合的空冷叶片进行了研究.发现叶片导热对叶片温度场的影响相当显著;具有带肋蛇形通道和涡流矩阵肋片的内冷结构能使叶片温度大幅下降,但叶片表面温度分布不均匀性增大,换热系数沿叶片表面呈不规则分布.   相似文献   
94.
随着航电系统的发展,传统的通信网络传输速率已经不能满足发展需要,因此,FC协议作为新一代的高性能网络通信协议被引入到航电系统中.如何基于FC协议设计出满足航电系统应用需求的通信网络成为FC技术研究的关键.本文介绍了一种面向航电系统应用的基于FC通信协议的双余度环网的设计与实现方案,着重从软硬件两个方面对系统的容错设计给出了说明,最后对系统的容错能力进行了全面的验证.  相似文献   
95.
比较了航空电子环境FC(FC-AE)高层五种协议的特点、适用范围、通用性、技术支持性,说明FC轻量协议(FC-LP)适合航电通信的原因.论述了FC-LP的组成与特点:引入了FC节点访问标识和虚拟通道的概念,将通信模式确定为分布对等模式,增加了通道控制、信息传输流控、节点访问标识管理等协议流程,限定了FCP、FC物理层、FC仲裁环、FC交换接口标准功能的不同实现要求.总之,FC-LP通信协议具有高可靠、高效率、低延时的特点,能满足强时性和高可靠性飞机航空电子系统通信需求.  相似文献   
96.
根据航空电子综合系统的特点,对FC标准簇进行简化,设计了先锋交换网的通信协议(FC-Pio(Fibre Channel-Pioneer Net)协议).重点介绍其在网卡(MC)中的实现.由于简化了通信协议,软硬件的合理分工,使全部控制电路集成在一片FPGA之中,用双面PCB板实现.采用FC-Pio精简协议,也有效地降低了软件通信开销,提高了数据通信效率.  相似文献   
97.
现代测控系统的测量对象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分散,信号采集和控制终端节点呈现开放式、网络化分布式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8.
雷电在气象学上称为雷暴。积雨云形成过程中,在大气电场及温差起电效应、破碎起电效应的共同作用下,正负电荷分别在积雨云的不同部位积聚。当电荷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云与云之间或云与地之间的放电,也就是平常所说的“闪电”。在放电过程中,闪电通道上的温度骤升,空气中的水汽膨胀,甚至还有电离现象产生。短时间内空气迅速膨胀,从而产生冲击波,导致强烈雷鸣。由于云中的电荷在地面上引起感应电荷,使云底和地面之间形成“闪道”,当电荷积累和其它条件(如突出的建筑物和旷地上的人等)具备时,就会生闪电击地,即雷击,造成雷电灾害。  相似文献   
99.
从2007年11月21日1600UTC时起,我国已经成功地在沈阳、北京、上海、广州、昆明、武汉、兰州、乌鲁木齐情报区和三亚飞行情报区岛内空域(1号扇区),高度层为8900米(含)至12500米(含)的空域内实施了米制的缩小垂直间隔(RVSM)。  相似文献   
100.
制作2种 PMMA 微流控芯片,对其微通道内表面参数进行测试。基于电流监测法,设计微流控芯片电渗流检测系统。首先测量光滑微通道电渗流速度,验证了实验的可行性,并可以预测微通道的表面电势;然后对粗糙微通道电渗流进行测量;最后对比分析电场强度、溶液浓度等对光滑和粗糙微通道电渗流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规则粗糙表面微通道电渗流速度随电场强度、溶液浓度的变化规律和光滑表面微通道一致;(2)相对于光滑表面微通道,粗糙表面微通道电渗流速度明显降低;当相对微通道深度为5%时,降低幅度约为23%。(3)随着电场强度或者溶液浓度的增大,粗糙和光滑微通道电渗流速度的差距增大。所用实验方法具有直观、方便和成本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