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0篇
航空   53篇
航天技术   28篇
综合类   22篇
航天   1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地球之外,是否存在着文明社会的生灵?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越来越趋于肯定。而美国的什克罗夫斯基和卡尔·萨根教授几乎做出了十分“狂妄”的回答。他们认为,宇宙文明社会的历史在时间尺度上应该从出现无线电天文学和开始掌握宇宙航行算起。按照这样的Et历,地球这个文明社会的历史只有几十年时间,还处于十分低级的阶段。但是在宇宙中,处于高级阶段的文明社会至少有100万个,  相似文献   
12.
13.
梁晓声 《今日民航》2012,(7):108-108
图书简介本书是梁晓声依据大量史料创作的历史小说。作者通过独特的视角,用细腻、优美的文笔再现了闻一多的一生,展示了中国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的高贵气节,为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写下了不可多得的历史证词。  相似文献   
14.
欣然 《太空探索》2007,(3):50-53
1946年3月5日,应邀在美国访问的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密苏里州富尔顿杜鲁门总统的母校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了题为《和平砥柱》的“铁幕演说”,拉开了二战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冷战”的序幕。从此,“铁幕后面”几乎成了苏联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5.
《国际航空》2009,(11):1-1
喷气式战斗机在二战末期粉墨登场.在朝鲜战争中成为空战主角。冷战时期的60~70年代.是喷气式战斗机的爆炸式发展时期。此间新型号不断涌现。熟悉本刊的老读者或许知道,70年代初至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几乎在每一期的《国际航空》上都会出现令人兴奋的关于国外战斗机新型号和相关技术发展的报道,这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当年的“战斗机发展热潮”。  相似文献   
16.
陕硬公司是1969年诞生在"三线"建设时期的航空工业专业化工厂.上世纪70年代初,中航工业的老一辈有识之士高瞻远瞩,提出为了打破国外对航空工业专用刀具的技术封锁,为了使中国航空工业拥有一副自己的过硬"牙齿",拟在本行业的专业化刀具厂里,迅速组建专门的硬质合金生产线,把本属于粉末冶金加工领域里的工艺技术,有机地与航空工业专业化刀具的研制发展结合在一起,这项重大的历史使命最终幸运地落在了陕硬公司的肩上.  相似文献   
17.
阳羡探茶     
闵学平  张静静 《航空港》2012,(6):120-121
宜兴产茶历史久远,据考证应早于东汉末期。经历了唐贡茶的鼎盛,宋元明清时期,阳羡茶一直是朝廷贡品。往昔宜兴贡茶院"三万役工、千余工匠"的喧嚣,驿道上日夜兼程奔赴京城送茶的马蹄声,见证了阳羡茶不寻常的发展历程。好茶引得文人思。茶圣陆羽称阳羡茶"芳香冠世,推为上品";茶中"亚圣"卢仝歌咏"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刘继庄在《广阳杂记》中也有"天下茶品,阳羡为最"的赞叹……  相似文献   
18.
西晋政权建立的过程中以及建立后的整个西晋,基本上没有宁静.长期的血腥杀戮,使整个社会处于一种扭曲状态,而书法艺术与文学创作却异样地空前繁荣.通过对西晋士人的生存环境与心态及西晋书法的主要风貌和意识的研究,对开展现代书法的创作思想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闽西永定和闽南南靖.华安一带.分布着我国独有的民居建筑群——客家土楼。“客家人”是自魏晋时代开始因战乱而逐步南迁的中原汉族人。他们的语言和生活习惯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中古时期的传统。由于在本地是少数族群.且社会不稳定.这种聚族而居。可容纳数百人的堡垒式住宅.正是客家人团结起来防卫械斗侵袭而采取的有效办法。从外面看来.每个围楼都只是冰冷的高墙.而在高墙之内却积蓄着一个家族几百年的喜怒哀乐。  相似文献   
20.
《西南航空》2006,106(11):80-81
蜀地“蚕丛古国”的悠久传统,孕育出了蜀锦这样的瑰宝。汉代以来,蜀锦就名列中国“四大名锦”之首。早在先秦时期,蜀锦就由成都经东南亚至印度的“南方丝绸之路”传入欧洲,以后在长逾两千年的时间中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珍品。蜀锦,是成都挥之不去的古老情结,“蜀以锦擅名天下,故城名以锦官,江名以濯锦”。成都城南外的河流,秦汉时称为流江,古代在锦织成后要洗濯其中,色彩才能鲜明,濯于他江则不好,流江亦由此有“锦江”之誉,又名“濯锦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