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82篇 |
免费 | 128篇 |
国内免费 | 81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514篇 |
航天技术 | 114篇 |
综合类 | 93篇 |
航天 | 17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31篇 |
2022年 | 30篇 |
2021年 | 34篇 |
2020年 | 32篇 |
2019年 | 41篇 |
2018年 | 22篇 |
2017年 | 28篇 |
2016年 | 22篇 |
2015年 | 29篇 |
2014年 | 46篇 |
2013年 | 38篇 |
2012年 | 55篇 |
2011年 | 45篇 |
2010年 | 43篇 |
2009年 | 53篇 |
2008年 | 37篇 |
2007年 | 44篇 |
2006年 | 34篇 |
2005年 | 28篇 |
2004年 | 25篇 |
2003年 | 17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26篇 |
2000年 | 15篇 |
1999年 | 15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18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众所周知,当一平面激波同任意形状的障碍物相互作用时,将产生十分复杂的波系,其中激波在曲面壁上的绕射和反射,将产生非定常波系。关于平面激波在凹圆柱壁面上的传播,我们可以用一连串、长度为无限小的楔面所构成的多边形来近似和代替凹圆柱面,因此分析和研究激波在两段楔面上反射和绕射的目的在于得出激波在圆柱壁面以及其它较复杂形状壁面上的传播规律。本文采用马赫-曾德干涉仪在激波管上进行光测模型实验。根据所拍摄的流场干涉图像,以分析其波系的演变过程及传播规律,得到有关流场的密度分布和压力分布,更为重要的是给出流场参数的定量结果。 相似文献
83.
2005年7月,中俄两国元首正式宣布,为全面推动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向前发展,决定互办“国家年”。这是双方为推动两国关系不断发展和两国人民世代友好而采取的重大步骤,是发展两国关系的一大创举,也是中俄关系史上的大事。中国“俄罗斯年”已经于2006年3月21日在北京拉开帷幕,2 相似文献
84.
85.
86.
刚刚走过的2011年,是我国加入WTO十周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年,是新中国航空工业甲子之年,也是安世亚太服务中国制造业第十五年。过去的一年,对我国社会经济、航空制造业发展、工业和信息化"两化"融合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相似文献
87.
水平槽道内气固两相湍流中颗粒行为的PIV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PIV技术对充分发展的水平槽道内稀疏湍流两相流中的颗粒行为进行了定量研究。实验中壁面雷诺数Rer=430,使用颗粒为直径60μm的聚乙烯微珠,测量了0.1%和0.5%两种质量荷载。研究发现,颗粒最大浓度出现在y+≈10的位置上。对两种质量荷载,下壁面附近的颗粒体积分数最大值均远小于10^3量级,仍属于稀疏两相流。槽道下壁面附近,向上运动的颗粒概率大于向下运动的颗粒,两者概率的差异随着法向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在y’=10~30的范围内,颗粒相“喷射”事件(Q2)和“下扫”事件(Q4)概率分别显著地大于和小于当地流体对应值。颗粒相主要通过促进Q2且抑制Q4来实现对流体湍流的影响,颗粒的这一作用随着法向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88.
考虑背景孔隙的单开孔两空间结构的风致内压响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致内压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有着显著的影响,在结构抗风设计时不容忽视。本文基于合理的假定,利用非定常伯努利方程、质量守恒定律和绝热气体状态方程推导了有背景孔隙的单开孔两空间结构的内压响应非线性控制方程组,并通过数值算例分析了背景孔隙对内压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文导出的内压控制方程组可很好地分析有背景空隙的单开孔两空间结构的风致内压响应;无背景孔隙时,内侧房间的内压响应要高于外侧房间;背景孔隙所引入的附加阻尼使得两房间的内压响应均受到抑制。这些研究成果对结构风致内压有理论与实际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89.
90.
航空发动机燃烧室主燃区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FLUENT6.1软件对某型机燃烧室主燃区的各个典型工作状态进行三维两相湍流燃烧的速度场、温度场、油滴轨迹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得出了主燃区的特性:主燃区的冷热区决定了出口温场冷热区,其效率决定了燃烧室的效率;随着负荷增加,油滴轨迹明显呈缩短趋势,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及燃烧室工作特点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