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1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5篇
航空   335篇
航天技术   173篇
综合类   47篇
航天   28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821.
《推进技术》1985,6(6):85-86
《推进技术》编辑委员会于今年六月十二日到十四日在北京航天部招待所召开了扩大会议。参加会议的共26人,因事、因病请假3人。会议由臧令千同志主持。刘兴洲同志作了报告。 十二日上午,由《推进技术》编辑部副主编邵新荣同志作80年7月至84年12月的工作小结。共分三个部分:1.概况:介绍了创刊以来《推进技术》的发展情况。由最初的油印内部资料发展为航天部第三情报网的网刊。继而发展为可以在国内公开发行的国家一类刊物。2.读  相似文献   
822.
摊开雄鸡一般的中国地图,在其版图的脊背处,有一处叫巴丹吉林的沙漠。用手轻轻拂去封存的灰尘,在它的腹地,竟隐藏着一个很神秘的发射基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建设于上世纪50年代末。建设之初,苏联专家曾帮助中国人一起勘察选点,经过多方权衡,最后选定这里作为我国第一个航天产品飞  相似文献   
823.
基于加工精度高、制品性能优良的特点,旋压技术被广泛用于固体火箭发动机金属壳体制造领域。通过分析旋压技术的复杂性及其"经验型"旋压工艺特点,指出了我国的旋压技术现状与固体火箭发动机高精度、高可靠、高效率生产需求之间的差距。针对我国航天装备发展需求,提出了航天产品旋压智能制造技术发展设想,为航天领域的旋压技术发展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24.
第四届民用飞机经济性设计学术研讨会将于2013年11月在中国上海举行,会议由上海市航空学会总体专业委员会、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中国商飞市场研究中心和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共同主办。会议主要讨论有关飞机经济性设计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需求;航空技术创新的经济和  相似文献   
825.
《航空发动机》2009,35(6):F0003-F0003
1961年出生,自然科学研究员,1983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现任中航工业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传动润滑专业副总师。  相似文献   
826.
吴大观 《航空发动机》2009,35(4):F0002-F0002,F0003
原名吴蔚升,男,中共党员,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创始人、奠基人之一。1916年11月13日出生于江苏镇江,2009年3月18日于北京逝世,享年93岁。  相似文献   
827.
本文重点针对传统故障诊断方法能力不足的缺点,开展基于领域知识图谱的卫星故障辅助诊断与处置方法研究,突破卫星故障领域知识图谱构建关键技术,关联固化卫星系统多维专家知识,构建卫星故障领域知识图谱,进而实现结合卫星故障知识信息的卫星故障推理分析和辅助诊断处置,提升复杂故障场景下的卫星故障诊断效率与处置能力。本文提出的方法为保障大气环境监测卫星的在轨长期稳定运行,提供了一种新的故障辅助诊断与处置措施。  相似文献   
828.
829.
引言 2006年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委托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RC)的航空航天工程部(ASEB)完成了一项关于未来十年美国民用航空研究发展方向的报告:《民用航空技术十年发展规划》。该报告的研究范围是民用航空运输系统未来发展的研究和技术课题,目的是提高民用航空运输系统的经济性、安全性、环保性和舒适性,从而“继续保持美国在民用航空领域的世界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830.
《航空发动机》2014,(4):F0002-F0002
<正>李应红,1963年1月出生,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等离子体动力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飞机推进系统军队重点实验室主任,空军科技领军人才,中央联系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务院、中央军委军工产品定型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总装航空动力技术专业组成员,某国家重点项目专家委员会专家兼涡扇/涡喷发动机技术专家组副组长。中共"十六大"代表、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科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