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9篇
  免费   195篇
  国内免费   177篇
航空   974篇
航天技术   120篇
综合类   145篇
航天   31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本文研究气体格子模型的一维流动。阐述一般的简单气体格子族。利用2-速度系数模型研究了激波的形成、反射以及相互干扰。计入了不同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一维气体格子模型考虑了可压缩性和二维、三维模型的基本特性。  相似文献   
982.
非连续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变形行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详细介绍了非连续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弹性变形、微型性变形、宏观塑性变形行为的研究现状,论述了复合材料变形行为的影响因素,并旨出了进一步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983.
新型钛合金TB8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TB8钛合金是我国“九五”期间研制的新型亚稳β型钛合金,其名义成分为Ti-15MO-3Al-2.7Nb-0.25,可通过时效获得较宽的强度范围,是一种理想的航空结构材料。此次课题采用该材料代替30CrMnSiA结构钢钢制造某机后机身承力框65框上框段三个锻件结构件焊接组合件(实现减重15%-20%),大大提高了飞机的结构效益。  相似文献   
984.
杨万锁 《飞机工程》2002,(4):27-29,65
在工程设计中,会遇到许多与预应力,预应变等有关的问题,MSC/NASTRAN软件所具有的一维元素强迫变形的功能,是解决这类问题的良好工具之一,本文以斜拉桥设计中对钢索挂点的位移要求为例,说明使用强迫变形这一功能的方法和过程。  相似文献   
985.
航空发动机承力系统抗变形能力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峰  马艳红  张力  洪杰 《航空动力学报》2016,31(8):1921-1928
针对航空发动机承力系统的结构和力学特征,基于安全性设计要求,建立了整机承力系统抗变形能力的评估方法,分别从结构固有抗变形能力、稳态载荷下的抗变形能力以及瞬态冲击载荷下的抗变形能力3方面提出了当量刚度、间隙匹配系数、冲击放大系数3个评估参数.以典型高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承力系统为对象进行了抗变形能力评估.结果表明:以截面的等效刚度和承力系统最大等效刚度的比值作为结构当量刚度,以稳态载荷下整机系统各个截面的最小间隙与 最大间隙的比值作为间隙匹配系数和以瞬态冲击载荷与各个支点及安装节上支反力的最大峰值载荷的比值作为冲击放大系数,这3个参数均能较好地反映出整机承力结构的危险位置和极限载荷下的响应特征.最终的评估结果可以为承力系统结构方案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6.
航空发动机叶片加工变形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片的加工精度及其稳定性对航空发动机的性能有直接的影响,然而,其加工难度较大,型面轮廓精度和表面质量很难稳定地达到设计要求。为此,国内外研究者提出了许多叶片加工变形的控制方法。在深入分析叶片变形形成机理的基础上,对现有的叶片加工变形控制方法进行分类总结和分析,阐述了不同叶片变形控制方法的原理和特点。同时,结合目前叶片的结构特点、材料特性和主要加工工艺难题指出,控制叶片型面的加工残余应力变形是实现20μm级叶片型面加工精度的关键,并且指出利用超硬砂轮悬臂高速磨削加工是实现中小型叶片型面综合变形控制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87.
针栓式喷注器液膜下漏率预估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凯  雷凡培  杨岸龙 《航空动力学报》2020,35(10):2223-2234
为了对针栓式喷注器液膜下漏率进行准确预测,基于针栓式喷注单元喷雾场结构分析,结合理论推导、数值仿真及试验研究3种方法建立了液膜液束各自变形的相对变形量模型;在考虑液膜液束变形的基础上,引入相互影响系数表征多喷注单元间相互影响,建立了实际阻塞率和实际下漏率模型。通过数值仿真及试验结果的多参数充分验证,结果表明:理论预估模型与数值仿真及试验结果一致性较好。液膜液束相互作用下,液膜绕液束流动和液束根部横截面前后缘位置移动不同步导致的展向变宽分别是液膜和液束发生变形的主因,且有效动量比越大,液膜相对变形越大,液束相对变形越小。对于一定阻塞率的几何结构,结果表明:下漏率随着有效动量比的增大而增大,增大趋势呈先快后缓,且实际下漏率均小于几何下漏率,这是由膜束变形导致的实际阻塞率比几何阻塞率更大造成的。另外,发现液膜下漏率仅与表征流场结构(有效动量比)及几何结构的无量纲参数(液膜厚度与液束直径之比和阻塞率)有关,与喷射速度的绝对值无关,并给出了模型中的常系数供工程设计预估使用,对从设计初期就考虑针栓头的热防护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88.
为了对焊接变形进行预测与控制,建立了焊接接头的弹塑性有限元模型,并对电子束热源模型进行了校核,获得了接头焊接位置的塑性应变区域大小;建立了风扇叶片机匣3D壳单元有限元模型,并采用固有应变法对机匣焊接变形进行了模拟计算,获取了焊接过程的变形分布,通过实测机匣变形量并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标,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通过对风扇叶片机匣焊接顺序以及焊接熔池宽度等工艺参数的优化,获得了控制风扇叶片机匣焊后变形的最优方案。结果表明:模拟与实测的平均变形误差仅10.3%,基于固有应变法的中心面3D壳单元有限元模型适用于大型复杂薄壁件的电子束焊接变形预测,该方法已得到应用;风扇叶片机匣焊接熔池宽度的优化能够有效控制焊后变形,焊缝上熔池宽度降低为2.7 mm,焊后平均径向变形量降低30%,能够明显降低机匣径向收缩变形,焊接顺序的优化对变形控制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989.
990.
冷轧ECAP温变形的组织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等径弯曲通道变形是制备块体超细晶材料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通过使材料经过剧烈塑性变形获得超细晶组织。采用两通道夹角Φ=90°,外圆角Ψ=20°的模具,成功实现工业纯钛BC方式ECAP温变形,制得ECAP温变形试样后,对各道次ECAP温变形后的工业纯钛进行下压量为55%的冷轧变形,观察分析变形试样的显微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