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6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118篇
航空   673篇
航天技术   278篇
综合类   155篇
航天   20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01.
为了减小脉冲爆震发动机PDE(pulse detonation engine)单次循环时间,缩短爆燃向爆震转变DDT(deflagration to detonation transition)距离是关键.为此,提出了一种在头部添加球形点火腔的新型爆震管道结构设计方案,并采用丙烷和空气为可爆混合物,通过对新型爆震管DDT过程的二维数值模拟,研究其对DDT距离以及DDT时间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头部采用球形点火腔后,点火腔中的压缩波经过多次反射后,能够在爆震管中更快地促使爆震波形成,DDT距离大大缩短;当球形点火腔直径为1.5倍等直爆震管直径时,相对于常规等直管爆震管结构,其DDT距离和过程时间分别减少了14%和16.26%.   相似文献   
102.
基于绳系并联机器人支撑系统的SDM动导数试验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详细给出了在低速风洞中,采用绳系并联机器人(WDPR)支撑模型,用强迫振荡法进行标准动态模型(SDM)动导数试验可行性的研究。试验中将杆式六分量应变天平内置入模型中以测量模型的气动力和气动力矩,建立了适用于绳系并联机器人支撑系统的模型运动控制子系统和数据采集子系统。采用绳拉力作为参考信号,对气动力矩信号与位姿信号进行数据的同步处理,解决了绳系并联机器人支撑系统应用于动导数试验时所测力矩信号与位姿信号之间的相位差确定问题,给出了WDPR支撑下模型动导数的计算方法。整个试验样机置于某开口式低速直流风洞中进行了俯仰、带偏航角的俯仰以及升沉的动导数试验,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各动导数。试验结果与参考文献相比较具有合理的一致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绳系并联机器人支撑模型进行动导数试验是可行的,至少对于SDM是这样的结果;使用一套绳系并联机器人支撑系统,可以完成多套硬式支撑系统才能完成的动导数试验,从而提高试验效率,降低试验成本。  相似文献   
103.
非金属材料及制品的老化是影响各型号武器贮存寿命的决定因素之一。本文介绍了现有的国内外非金属材料加速老化的试验标准,分析了国内外非金属材料试验标准的异同,并对加速老化试验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104.
脉冲信号强度是信号脉冲响应、电磁波测量中的关键指标。基于脉冲信号接收机和数字示波器工作原理,通过周期脉冲信号傅里叶变换这一理论基础,建立周期矩形脉冲信号强度校准数学模型。采用数字示波器测量周期矩形脉冲幅度、脉冲宽度等,对校准测试数据进行分析,证明用数字示波器建立周期矩形脉冲信号强度校准系统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5.
根据多普勒分辨理论,提出了一种机载PD雷达DBS实时成象处理的实现方法,并对载机前方大面积地面原始图象和DBS实时成象进行了计算机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在雷达天线匀加速扫描状态下载机前方—60°~+60°成象,可以提供系统锐化比为19.71的高分辨力雷达图象。  相似文献   
106.
上海天文台已经设计了一种尺寸小、重量轻的TE_111模式微波腔体。对腔体的特性及振荡因子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07.
用定标块校准圆度仪的放大倍数时,一般是将定标块在圆度仪上测量的圆记录放大轮廓图用同心圆模板对线,找出凹下轮廓的径向放大值,然后除以定标块小平面弦高的实际值,其商即为放大倍数。但是,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测量准确度不高,不适用于圆度仪自动化程度日益提高带来的快速数字采样自动化校准放大倍数的要求。根据未抑制的定标块圆记录放大轮廓的凹下部分为一弦线的特点,推导了式(8)~(13)。按要求的采样相邻点的夹角在弦线中点附近的直线上找出三个连续采样值,代入式(8)~(13),可准确计算出圆度仪的放大倍数。用实例验证了这种新方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8.
对8mm衰减标准装置的工作原理、系统设计、主要技术特点、误差分析等进行了详细介绍,并附有测试和分析数据。该装置达到了80dB的量程、全频段和±0.003dB/10dB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09.
琼斯矩阵特征值分析法(JME法)是测量光器件偏振模色散的一种重要方法。介绍了采用该方法测量偏振模色散的原理和试验装置,并给出偏振模色散人工传递标准的实验结果,该结果与理论值非常吻合。  相似文献   
110.
提出了低脉冲重复频率PD(Pulse Doppler)雷达探测飞行器目标的临界散射截面的计算方法.针对低重频PD雷达对目标的发现概率计算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采用临界仰角法处理雷达的未知参数,将之合并为雷达系统特征常数.将低重频PD雷达的旁瓣杂波合理等效为白噪声,处理目标频移落在旁瓣杂波区的情况.采用等效杂波散射截面积叠加旁瓣杂波中目标临界散射截面处理目标频移落在主瓣杂波区的问题,并考虑偏置相位中心天线(DPCA)技术对目标频移落在主瓣杂波中时临界散射截面的影响,使计算结果更合理,从而完善低脉冲重复频率PD雷达在全频域中临界散射截面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计算目标突防时的发现概率.最后以E-2C预警机为例计算某目标突防过程中的临界散射截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