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55篇
航空   236篇
航天技术   77篇
综合类   25篇
航天   10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各通道间无耦合是工程上导弹控制系统设计的一个基本假设,但随着飞行速度及机动性的提高,导弹各通道间的气动与运动学耦合已不能忽略.以面对称导弹为研究对象,依据小扰动理论,通过建立偏航与滚转通道之间的耦合运动方程,定量分析了通道耦合对导弹控制系统稳定裕度的影响,所得结论可为面对称导弹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2.
矩形冷却槽道内煤油热裂解过程数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侯凌云  董宁  孙大鹏 《推进技术》2014,35(1):128-132
高马赫数下超燃冲压发动机煤油再生冷却过程中易发生热裂解反应导致结焦,因此有必要在冷却通道中开展热裂解过程研究。基于热裂解反应产物试验结果建立了一步热裂解总包反应,对煤油在冷却槽道中超临界流动换热以及热裂解过程展开了三维数值模拟研究,将固壁的传热和槽道内流动反应进行耦合计算,与三种不同热流密度的实验工况对比。结果表明,在热裂解反应发生以前,两相流模型的温度分布和实验数据吻合得很好,但随着燃油温度升高到450℃,燃料开始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两者开始出现偏离,温度越高,偏离越大。在引入热裂解反应模型之后,高温区域的温度显著降低,和实验结果吻合。热流密度越大,裂解反应率加剧,煤油反应转化率增大。煤油在弯折冷却通道中温度分布不对称。  相似文献   
273.
子午造型对低反动度跨声速转子气动性能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龙新  杜鑫  丁骏  胡应交  刘勋  王松涛 《推进技术》2014,35(9):1234-1240
对于高负荷低反动度跨声速转子,子午型线造型是其设计中研究重点之一。为寻求更优的子午造型方式,借助数值模拟的方法初步研究了不同子午形式对高负荷低反动度跨声速转子气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直线形式的子午型线,采用正弦曲线形式的子午型线可降低激波强度,转子效率提升0.84%;合理的子午型线造型既需要控制波前马赫数不至于过高,同时又要确保激波过后轴向速度可以获得迅速提升,避免发生附面层分离再附着的现象。  相似文献   
274.
介绍一种在单通道单脉冲基础上引入上行信道的 5m抛物面双工自跟踪天线 ,讨论该天线各部分的组成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给出天线的主要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275.
现代通信理论最重要的两个分支——信息论与最佳接收理论 ,是支撑当代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两块坚实的理论柱石。然而 ,我们发现这两块柱石之间存在着一个重要的理论矛盾。很可能它们中的某一个是块有瑕之玉 ,今详细论述于斯文  相似文献   
276.
为了保证系统的实时性,数字信道化接收机要求具有实时分析处理大量数据的能力。设计实现了一种新的高速数字并行分析系统,该系统能对输入信号的频谱进行分析,检测出雷达信号与干扰信号,并输出其相关参数信息。构建的FPGA+DSP处理系统的结构灵活,开发周期较短,易于维护和扩展,并适于模块化设计。  相似文献   
277.
针对慢衰落信道的特点,提出了在衰落信道中Turbo码的构造方法;分析了慢衰落信道特性及其对Turbo码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Turbo码在这种信道中可以获得接近极限的性能,适于在慢衰落信道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78.
用五孔针对带射流冲击的单排短扰流柱内的流场作了详细的测量,得到并分析了带射流冲击的短扰流柱排内的速度分布规律及流场内的漩涡分布.在实验中清楚地探测到流动在靠近扰流柱表面附近速度较大,在对称中心区域发现了一大片低速区,并有回流和漩涡产生.实验发现由于端壁效应和扰流柱表面的流动分离造成扰流柱排内有较强的漩涡流动,扰流柱根部有马蹄涡产生,扰流柱后尾迹区有湍流涡的发展,流道内侧向压力分布不均匀可形成通道涡.与无射流情况比较发现扰流柱表面分离点后移,尾迹区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279.
一种新的快速衰落信道非线性预测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快速衰落信道预测是实现快速资源配置和快速自适应调制等容量提升技术的重要途径.为解决快速衰落信道参数预测问题,对系统输出的低维标量时间序列,利用坐标延迟理论,重建系统的高维相空间,从而获得比标量时间序列更多的系统信息,进而采用递归最小均方支持向量机在这一高维空间中进行回归预测.具有局部可预测性的高斯带限过程可对快速衰落信道特性进行准确的描述是该预测算法的前提,另外从非线性动力学的角度讨论了快速衰落信道的可预测性.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适于进行较大时间范围的预测,是进行衰落信道非线性预测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80.
GPS接收机中伪随机码快速捕获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缩短GPS接收机捕获伪随机码的时间,分析了与时域滑动相关的常规捕获方法;利用有效星历所提供的先验信息,对伪随机码的搜索范围进行压缩,缩短了伪随机码失锁重捕的时间;分析了采用FFT的快速捕获技术.仿真结果显示捕获速度可以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