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0篇
  免费   274篇
  国内免费   271篇
航空   959篇
航天技术   247篇
综合类   137篇
航天   32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61.
对线性抽样法的电磁场逆散射求解进行了研究。为避免迭代和优化法的正问题求解,用积分算子将散射物边界数据映射到散射场的远场模式,针对第一类积分方程的不适定性,用Tikhonov正则化法求解,并用高阶收敛算法确定正则化参数以快速数值实现。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线性抽样法+确定正则化参数的高阶收敛算法可较好地滤除噪声,减少了确定正则化参数的计算量。  相似文献   
962.
郭敏文  李琨  黄翔宇  郭延宁 《宇航学报》2022,43(11):1479-1486
针对受固推约束的火星上升器(MAV)起飞上升问题,设计了上升段、无动力滑行段、入轨段三段式火星表面起飞上升全过程制导策略。首先,根据实际任务需求进行了上升器标称轨迹优化。其次,在上升段引入了阿波罗制导方法,通过类攻角和类侧滑角的控制实现对标称轨迹的跟踪。为减少上升段末端偏差对无动力滑行段与标称轨迹间误差的影响,提出了一种通过调整倾侧角改变上升器所受气动力进而控制飞行轨迹的技术路线,并设计了相应的滑模制导律。另外,兼顾固推发动机的能量管理需求,针对入轨段设计了Lambert制导策略,并参考标称控制量对其进行修正,使得上升器能够在控制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完成较高精度的入轨。最后,通过典型场景火星表面起飞上升全过程数值仿真验证了所设计策略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963.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complete nonlinear controller design for a class of spin-stabilized canard-controlled projectiles.Uniformly ultimate boundedness and tracking are achieved,exploiting a heavily coupled,bounded uncertain and highly nonlinear model of longitudinal and lateral dynamics.In order to estimate unmeasurable states,an observer is proposed for an augmented 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MIMO) nonlinear system with an adaptive sliding mode term against the disturbances.Under the frame of a backstepping design,an adaptive sliding mode output-feedback dynamic surface control(DSC) approach is derived recursively by virtue of the estimated states.The DSC technique is adopted to overcome the problem of ‘‘explosion of complexity" and relieve the stress of the guidance loop.It is proven that all signals of the MIMO closed-loop system,including the observer and controller,are uniformly ultimately bounded,and the tracking errors converge to an arbitrarily small neighborhood of the origin.Simulation results for the observer and controller are provided to illustrate the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相似文献   
964.
通过短梁法和双切口法研究湿热老化对T700/TDE-85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的影响,讨论两者吸湿规律随老化时间的变化关系,并对试件断口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试件吸湿规律均符合Fick第二定律,但两者平衡吸湿率和吸湿时间有所差别,双切口法试件的吸湿速率和平衡吸湿率均比短梁法试件高;双切口试件所测层间剪切强度受湿热老化影响比短梁明显,短梁试件每隔500 h层间剪切强度保持率为74.5%,61.0%,53.2%,50.6%,双切口每隔500 h层间剪切强度保持率为60.9%,38.3%,42.6%,33.0%;短梁试件失效模式随着湿热老化时间的增长变化比双切口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965.
刘凯 《航空发动机》2017,43(6):49-52
为提高新型喷管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及故障安全性,对该系统进行故障模式研究,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以保证该系统在故障状态下能够安全工作。为保证控制系统对故障的处理策略正确,需要对故障进行模拟并验证该系统对故障的处理逻辑。对新型喷管控制系统进行了介绍,对该系统(控制器、传感器、通讯、伺服阀、电磁阀及作动筒等部件)的故障模式、解决方法、故障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对该系统故障模拟系统进行了介绍并对如何进行故障模拟进行了初步研究。验证结果表明:喷管控制系统能够检测到预设故障并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966.
永磁同步电机失磁故障是驱动电机故障中最为严重的故障之一。失磁故障意味着永磁同步电机的优势显著降低。提出了基于CWTHHT结合的永磁同步电机失磁故障诊断方法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分析。首先简要分析了永磁同步电机稳态运行特性、搭建电机故障试验平台,实时采集电机正常及失磁时的定子电流信号;然后通过信号分析得出:失磁故障下电流信号的EMD分解分量imf4的周期性较正常情况时变差,而且分量imf3所占比例较正常情况时变大;失磁故障下电流信号的HHT图中基波频带较正常情况能量分散了。因此,基于CWTHHT结合的故障诊断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67.
针对传统蒙皮对缝检测方法误差大、效率低等问题以及二维激光对缝检测的缺陷,采用了一种基于三维激光扫描蒙皮对缝的检测方法并开发出相应软件。提出了蒙皮对缝三维点云数据的去噪、临界点识别及提取方法,根据蒙皮对缝间隙阶差对气动外形的影响,分析其实际几何结构,与理论结构对比,提炼出了计算蒙皮对缝间隙阶差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对试验模拟件对缝的检测,验证了其计算精度。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可行,与二维激光检测相比精度和重复精度更高,间隙测量精度达到0.04mm,阶差测量精度达到0.02mm,可以满足蒙皮对缝检测需求,为分析间隙阶差对装配质量的影响提供数值依据。  相似文献   
968.
初始几何缺陷对加筋结构后屈曲分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考虑几何和材料双重非线性的弧长法分析了受初始几何缺陷影响的加筋壁板在轴压载荷作用下的后屈曲破坏过程.在分析中探讨了初始几何缺陷的大小及形态对加筋壁板极限承载能力和破坏模式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当初始缺陷的最大位移值超过蒙皮厚度的0.1倍时,将影响结构的承载性能.小于蒙皮厚度的0.1倍时,初始缺陷的形态和大小对结构的承载能力不产生明显影响,但影响结构的最终破坏模式.在后屈曲分析中可以以线性屈曲特征值法计算得到的一阶屈曲模态为初始缺陷的模式,初始缺陷最大位移值取蒙皮0.005~0.1倍之间.  相似文献   
969.
基于简化化学反应模型,对甲基肼/四氧化二氮发动机脉冲工况燃烧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并结合高模热试车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燃烧室压力在3.7 ms时基本达到稳定;而温度场在8 ms左右达到稳定,室压先于温度场达到稳定;燃烧室壁面液膜热流密度先增大后降低,脉冲工况下发动机推力室壁面液膜冷却效果受脉冲宽度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70.
李信栋  邹奎  苟兴宇 《宇航学报》2019,40(11):1304-1312
针对一类挠性多体卫星的复合控制问题,提出一种新型滑模变结构控制算法。新型算法利用闭环系统Lyapunov函数的一阶导数估计值设计控制器,且控制器采用了递归学习控制结构,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滑模控制技术的颤振问题。随后根据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闭环系统轨迹可以快速收敛到滑模面,并且系统状态误差可在滑模面上渐近收敛到零。此外,设计的控制器能够有效抑制外部干扰,而且控制器只需要控制输入矩阵信息而不需受控系统和未知参数的其他先验信息,使得算法具有较强鲁棒性。最后通过数值仿真与现有文献中控制算法进行对比,结果充分验证了本文设计控制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