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1篇 |
免费 | 34篇 |
国内免费 | 55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95篇 |
航天技术 | 34篇 |
综合类 | 100篇 |
航天 | 2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13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8篇 |
2013年 | 16篇 |
2012年 | 10篇 |
2011年 | 12篇 |
2010年 | 15篇 |
2009年 | 11篇 |
2008年 | 19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15篇 |
2004年 | 16篇 |
2003年 | 14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13篇 |
2000年 | 16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91.
192.
简述了蜡纸存贮法在高超声速脉冲风洞锥—舵干扰流场显示中的应用,给出了迎风面内舵周围干扰区立体和平面展开两种油流谱图,揭示了其三维干扰流动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3.
机翼滚摆非定常流场的PIV测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后掠角为 80°的三角翼模型在迎角为 α= 35°时的自激滚摆(w ing rock)非定常流场首次采用粒子图像测速仪 P I V( Particle Im age Velocim etry)进行瞬态全场速度场测量。对应的 Re数为 Re= 1.01 和211 ×105 ,自激频率为33 Hz 和39 Hz,滚摆振幅为±20°,测量截面为 X/ L = 0.525 和0775 。每幅图像计有 15128 个速度矢,空间分辨率为05m m 。图像采样频率10 Hz。测量结果表明,不仅三角翼前缘涡在模型滚摆运动时相对翼面位置的迟滞特性、而且涡强的动态迟滞特性是引起和维持自激滚摆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4.
某型号飞机简化模型大攻角流态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水洞中应用染色液流动显示技术对某型号飞机简化模型机头流动状况随攻角和来流速度的演化进行了观测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对于不同的来流速度或雷诺数,每种流动现象所对应的攻角确实发生了变化,说明雷诺数的影响确实存在;另外,对自由转捩条件下,俯仰力矩曲线在α=35°~70°之间很分散的风洞实验结果进行了初步的解释:α=35°基本上对应于边条涡非对称破裂的开始;而α=70°则对应于机头迎风面流动向前、向后的临界点. 相似文献
195.
本文主要概述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气动测试技术在气动力天平(简称天平)、传感器、流动显示和风洞自动化等几个主要方面的进展情况,并提出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6.
197.
小口径武器膛口流场可视化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开展发射条件明确的高分辨率膛口流场可视化实验,对深入揭示膛口流场的发展机理、改善武器性能、验证数值方法的可行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分别在光膛口及安装不同膛口装置条件下,采用直接阴影法对小口径武器膛口流场进行了可视化实验,获得了大量清晰地高分辨率时序阴影照片.这些照片清楚地再现了各条件下的冲击波/激波、弱压缩波、接触间断、射流边界等在内的典型膛口流场特征.据此,详细讨论了不同条件下的流场结构及动力学发展过程.这些可为数值计算及相关武器研究提供直接的实验对照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8.
应用氢气泡流动显示技术对圆盘上小半球对边界层转捩的影响进行了观测.实验结果表明当Rer>302时,将会从小半球脱落周期性的发卡涡.发卡涡在自诱导速度的作用下产生倾斜向上的运动,发卡涡头部顶端率先进入高速流区,因而比其根部运动更快,使发卡涡受到流向的拉伸,增加其流向的涡强,增加了流向涡强将使发卡涡的头部有更大的向上速度,由此而形成了不断加强的拉伸、自诱导过程,这就使三维扰动快速增长,导致边界层速度剖面出现局部的暂时变形,从而产生一个强剪切层,强剪切层很不稳定,导致发卡涡破裂而形成湍斑,在下游发展成完全湍流,而在边界层转捩过程中则观察到了水充速度有很强的负脉动.在小半球前缘附近会形成稳定的standing涡,并对standing涡及发卡涡对周围流体的诱导作用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小半球对边界层的扰动以锲形向下游传播,锲形的半顶角称为扰动扩散角,一个半球与三个半球的尾迹区没有明显的区别,每个半球扰动的扩散角均为5.7°. 相似文献
199.
文章建立了一个结霜可视化实验装置,对在不同气压条件下的低温竖直表面的结霜现象进行实验研究,掌握了低温环境下的结霜过程和霜层微观形貌特征,实验过程中冷表面的温度控制在-180 ℃。实验结果表明:常压低温结霜工况下,霜晶呈羽毛状,初始晶核趋向于在冷板的边缘形成,之后平行于冷板表面向下生长,并且在初始霜晶形成后的一段时间内,霜层平行于冷板表面向下的生长速度明显大于垂直于冷板表面的生长速度,向下生长的速度达到0.3 mm/min;真空低温结霜工况下,霜层以颗粒状固体存在,生长速度缓慢,在冷表面上分布均匀,并在霜层生长过程中发现开裂现象。此实验装置提供的清晰结霜图像可为后续展开真空条件下的结霜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0.
非线性气体振荡整流效应对翼尖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圆管内气体的非线性振荡理论和实验研究成果为基础,利用开口圆管中气体非线性振荡的整流效应,通过翼面开缝以及翼尖开口引入气体振荡,主要进行翼尖涡控制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翼面开缝和翼尖开口引入气体振荡在大迎角时对提高升力系数、增大机翼的稳定性有一定作用。同时,翼尖开口引入气体振荡能较好改善翼尖涡的位置和强度。对比翼面开缝以及无气体激振状态。翼尖涡在翼尖气体振荡条件下向翼尖外部移动了近3/4个弦长,向上翼面方向移动了近1/4弦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