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8篇
航空   117篇
航天技术   13篇
综合类   15篇
航天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采用CVD工艺在W芯SiC纤维表面涂覆B4C涂层,通过扫描电镜和纤维拉伸测试研究沉积温度和走丝速度对W芯SiC纤维拉伸强度和B4C涂层厚度、表面形貌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1100℃以下不能获得B4C涂层。在一定的涂层参数下,可以获得与W芯SiC纤维的拉伸强度最接近(达3339MPa)的带B4C涂层的SiC纤维。且在其他涂层参数不变的情况下,为优化工艺参数,应符合沉积温度>1210℃时,走丝速度>0.055m/s;或沉积温度<1210℃时,走丝速度<0.055m/s。沉积温度影响SiC纤维的拉伸强度和B4C涂层厚度、表面形貌,走丝速度影响SiC纤维的拉伸强度和B4C涂层厚度。  相似文献   
52.
DD3单晶高温合金慢拉伸断裂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镍基单晶高温合金DD3在五种不同温度下的慢拉伸(拉伸速率为0.05mm/min)的断裂行为。试验结果表明:杨氏模量在室温与873K之间具有反常变化,在873K以上DD3的弹性模量与温度关系具有正常变化;DD3单晶高温合金的屈服强度在室温和1033K(极点温度)之间保持不变,在1033K以上,屈服强度随温度升高急剧下降;在极点温度处DD3的延伸率最差;扫描电镜观察表明:从室温一直到1033K在DD3的拉伸变形过程中开动的滑移系具有强烈的择优性,从而导致变形的不均匀及断口上断面较平整。DD3的拉伸断裂在微观上主要呈现韧性断裂特征。  相似文献   
53.
研究了挤压铸造法制备的SiC_w/Al-Cu-Mg-Zr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SiC晶粒均匀分布于基体中,复合材料中主要沉淀强化相为δ'相、S'相和δ'相,SiC_w与基体铝之间无明显的界面反应,界面附近存在δ'相的无沉淀析出带(PFZ)。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室温强度和弹性模量,且密度低,热膨胀系数小。  相似文献   
54.
采用微观—宏观力学方法,研究单—纤维和混杂纤维复合材料拉伸破坏的统计行为并建立计算模型。模型中纤维拉伸性能的统计特征用Weibull分布表征,并考虑破坏过程中的载荷重新分配。模型计算与实验结果对比,模型能准确估算单一纤维复合材料拉伸性能,但对情况复杂的混杂纤维的性能估算不够理想。  相似文献   
55.
对带衬套沉头螺栓连接复合材料/金属接头进行拉伸试验,测量了接头的载荷-位移曲线和面外变形等性能,研究了接头的拉伸行为。利用ABAQUS软件,建立了接头的有限元模型,计算得到的条件挤压载荷、极限破坏载荷和破坏模式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证明了所建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利用该模型,分析了接头破坏的机理,并进一步研究了螺栓与衬套过盈量、拧紧力矩和钛板厚度等因素对接头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度的增大螺栓与衬套的过盈量能有效提高接头的刚度和强度;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拧紧力矩能提高接头的承载能力;增加钛板的厚度,对接头的刚度有明显提升,但对极限破坏载荷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6.
通过单向拉伸试验,对比研究平纹编织C/SiC陶瓷基复合材料在室温和高温(1300℃,包括惰性气氛和湿氧气氛)环境下的宏观力学特性,并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试件断口进行显微观察,分析其损伤模式和破坏机理。结果表明:C/SiC复合材料的室温和高温拉伸行为通常表现为非线性特征,在低应力时就开始出现损伤;纤维与基体之间界面滑行阻力的降低使C/SiC复合材料在高温惰性气氛环境下的拉伸强度和破坏应变均比室温下的高;碳纤维的氧化严重影响材料的承载能力导致高温湿氧环境下的拉伸强度和破坏应变均比室温下的低;C/SiC复合材料室温和高温下的拉伸均呈现韧性断裂,断口较为相似,只是纤维拔出长度和断口的平齐程度有所不同,其中高温惰性气氛环境下纤维拔出最长,高温湿氧环境下试件断口有明显的被氧化痕迹;0°纤维束表面基体开裂、明显的层间分层以及0°纤维和纤维束的拔出和断裂同时携带90°纤维束拔出是C/SiC复合材料在室温和高温下的拉伸破坏机理。  相似文献   
57.
A357铸造铝合金拉伸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A357铸造铝合金经T5/T6热处理后在室温条件下的拉伸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A357-T5铸造铝合金的力学性能略好于A357-T6铸造铝合金。A357铸造铝合金的力学性能明显优于A356铸造铝合金。拉伸断口分布铸造缺陷、韧窝及二次裂纹。  相似文献   
58.
《中国航空学报》2020,33(8):2268-2280
This paper focused on the effect of pre-strain on forming limit curves (FLC) of 5754-O aluminum alloy sheet through utilizing biaxial tensile approach. Based on Swift model and Yld2000-2d yield criterion, the dimensions of cruciform specimen was optimized through apply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 for increasing the strain at specimen center. After that, with the recommended specimen size, the cruciform specimen was tested under various stroke ratios to experimentally characterize the limit strains under different pre-strain levels. Subsequently, the biaxial tensile tests were simulated by Abaqus to obtain the limit strains and validate the material models. It can be observed in both experiments and simulations that the pre-strained uniaxial tension followed by plane tension or equi-biaxial tension can improve the formability of sheet metals. Besides, the strain path change affects the trend of first derivative of strain rate difference between neighboring points with respect to time. An early increase occurred and then fell back to the stable value, the steady evolution continued until to a new increase reaching the critical value. The M–K prediction approach was simulated to verify the influence of pre-strain on FLC. It can be found that the early increase peaks of the major strain incremental ratio rose with the amplitude of pre-strain. Finally, the phenomenon of pseudolocalization caused by the strain path change was explained through evolution of stress state inside the groove.  相似文献   
59.
光纤传感器作为一种新的测量信息传输方式,在航空发动机部件材料高温测量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基于多光束干涉原理,制作一种新型结构的非本征光纤 Fabry-Perot(F-P)传感器,探索其在航空发动机部件材料室温/高温环境静力拉伸试验过程中的变形测量性能。采用平板和圆棒两种形状的试样,在不同表面粗糙度和两种加载速率下,分别对比高级视频引伸计(AVE)进行室温、高温环境下静力拉伸试验。结果表明:新型结构的非本征光纤 F-P 传感器具有测量范围大,测量精度高,测量结果不受外界因素影响等优势,可实现航空发动机部件材料的超量程全应变测量;此外,在测量精度和设备体积方面明显优于 AVE。  相似文献   
60.
采用细观力学方法对单向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单轴拉伸强度进行研究.采用剪滞模型描述复合材料出现损伤后的细观应力场,结合基体随机开裂模型、断裂力学界面脱黏准则确定基体裂纹间距及界面脱黏长度.当基体裂纹达到饱和后,假设纤维强度服从威布尔分布,完好纤维和断裂纤维承载满足总体载荷承担法则,采用纤维随机失效模型确定继续加载过程中纤维断裂概率及断裂位置,当纤维承载达到最大时,复合材料失效.讨论了基体威布尔模量和特征强度、纤维/基体界面剪应力和界面脱黏能、纤维威布尔模量和特征强度对纤维失效,进而对复合材料拉伸失效强度的影响.与试验数据对比表明:提出的模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