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77篇
航空   153篇
航天技术   90篇
综合类   60篇
航天   3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针对当前无线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协议通用性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主动编程思想的时间同步协议动态切换机制,设计了能够动态适配的时间同步协议切换框架,重点讨论了节点间相互通信、时间戳标记、协议切换、本地时间与全局时间的转换等4个关键问题,并且在TinyOS(Tiny Operating System,微操作系统)平台上对新机制进行了仿真验证,比较了新机制同2种主流时间同步协议之间的性能差异.仿真结果表明:新机制能实现时间同步协议的动态配置,提高协同效率,节省切换开销,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2.
Niu  Fu  Qi   《中国航空学报》2009,22(3):279-284
This article proposes a novel approach combining exponential-reaching-law-based equivalent control law with radial basis function (RBF) network-based switching law to strengthen the sliding mode control (SMC) tracking capacity for systems with uncertainties and disturbances. First, SMC discrete equivalent control law is designed on the basis of the nominal model of the system and the adaptive exponential reaching law, and subsequently, stability of the algorithm is analyzed. Second, RBF network is used to form the switching law in a direct and online manner with sliding-mode-related inputs and by approximating evaluation function; and the method to adjust its parameters is devised. Finally, comparable experiments are carried out to verify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to an inner-axis driven by a direct current (DC) torque motor through extra-low speed servo for a high precision flight simulator, and the axis works under deteriorating conditions such as periodically fluctuating torques of motor, nonlinear friction, and time-varying model paramete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bined SMC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ervo performance, for instance, to a stable 0.000 08 (°)/s speed response, the tracking error would be within 0.000 08° in 98% of operating times. Moreover, the hybrid nature of the approach imparts the RBF network the features of removing offline training and ease to set initial parameters.  相似文献   
43.
Jointprobabillsticdataassociation(JPDA)isanalgorithmusedinsinglesensormultipletargettrackingsystems.Itemploysthenon-uniqueassignmentof"allneighbor"strategytoadaptforthedensemultitargettrackingenvironments[1].Becauseofitswideapplications,itisnecessarytoextendJPDAintosomemultiplesensortrackingsystems.Suchamultisensorsystem,forexample,canbeformedbycollocatingradarandinfraredsearchandtrack(IRST)whichcantakeadvantagesofboththesensorsbodatafusion.Undertheconditionofthesamesensors,acommonmeasure…  相似文献   
44.
田玉刚  杨贵  吴蔚 《航空学报》2015,36(4):1250-1258
 惯性测量单元(IMU)与传感器视准轴的偏心角和偏心矢量是造成航空线阵列高光谱数据几何校正误差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分析偏心角与偏心矢量误差来源之后提出该误差由IMU主轴与传感器主轴的角度偏差、测区固定偏差、GPS中心与传感器投影中心相对偏差组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较为严密的检校模型。针对模型解算时需要大量高精度控制点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高分影像辅助下的亚像元精度控制点自动提取方法。通过多地区、多传感器高光谱航测实验表明,亚像元精度控制点能有效提高模型解算精度。新检校模型可获得亚像元校正精度,推扫式传感器——应用型机载成像光谱仪(AISA)建模中误差约为0.39个像元,摆扫式传感器——实用型模块化成像光谱仪(OMIS)建模中误差约为0.23个像元,校正后的影像可直接进行拼接。  相似文献   
45.
根据压差归零式攻角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结构及工作条件,结合实际经验,分析了该传感器的主要失效因素,并重点分析了热失效问题;探讨了飞行中传感器探头加热器与环境之间的热交换情况。  相似文献   
46.
基于厂方对供热系统的要求,根据供热建筑物、机房和可利用设施的实际情况,采用一台换热器,通过阀门的切换,实现了供暖和供热水的分段运行。将蒸汽发生器的进水与系统补水有机地整合为一个系统,有效地解决了机房面积过小的实际困难。利用自来水的压力和热水箱与浴室的高差解决了热水供应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47.
一种用于飞机试验台的三分力传感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分力载荷传感器是一种常用的传感器,但通常当各分力的量程相差太大时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提出了一种新型传感器结构形式,减少了各分力之间的耦合,使得在各分力量程不匹配的情况下亦可获得较高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48.
一类非线性系统的变结构控制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郁  王子才 《航空学报》1992,13(1):106-111
本文研究了简约型非线性控制系统的变结构控制问题,针对变结构控制切换函数的确定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给出了一类非线性系统切换函数的确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一类难于或不能可控正则化和线性化的非线性控制系统的综合。最后通过仿真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9.
高为炳 《航空学报》1994,15(5):545-551
研究了状态不可测系统的变结构控制问题。构造了系统的状态观测器。为了分析系统的抖振,计入了传感器(测量装置)的动力学。在建立了由对象、观测器和传感器组成的系统的动力学方程之后,研究了滑动模态的稳定性及其特性,并用趋近律方法构造出了变结构控制,还给出了关于抖振的又一解释。  相似文献   
50.
电子阻尼的增进——局部激励应变的补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以压电陶瓷片为作动和测量元件,构成速度负反馈的闭环控制的“电子阻尼技术”之所以不能大幅度增加结构阻尼的原因。提出了“局部激励应变补偿”和把通常的微分负反馈改为低截止频率的惯性环节正反馈的控制新方案。压电悬臂梁的实验表明,它们能使结构模态阻尼比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