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94篇 |
免费 | 429篇 |
国内免费 | 193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830篇 |
航天技术 | 209篇 |
综合类 | 125篇 |
航天 | 15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2篇 |
2024年 | 46篇 |
2023年 | 49篇 |
2022年 | 69篇 |
2021年 | 76篇 |
2020年 | 62篇 |
2019年 | 73篇 |
2018年 | 63篇 |
2017年 | 60篇 |
2016年 | 67篇 |
2015年 | 55篇 |
2014年 | 73篇 |
2013年 | 56篇 |
2012年 | 48篇 |
2011年 | 64篇 |
2010年 | 43篇 |
2009年 | 44篇 |
2008年 | 37篇 |
2007年 | 41篇 |
2006年 | 29篇 |
2005年 | 26篇 |
2004年 | 27篇 |
2003年 | 24篇 |
2002年 | 22篇 |
2001年 | 18篇 |
2000年 | 17篇 |
1999年 | 12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19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13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5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61.
262.
贫燃熄火(Lean Blowout,LBO)属于一类特殊的不稳定燃烧现象,往往导致严重后果。因此,及时准确地预测出贫燃熄火现象是实现燃烧稳定性控制的一个重要前提。本文综述了2000年以来,基于化学发光信号、可见光谱颜色信号、温度信号、声压信号和离子电信号预测LBO的原理,以及其采集方式和各自特点。接着介绍了将这些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得到控制参数的5类方法,分别为统计法、阈值-事件法、频谱法、符号法和非线性动力学法,将这些方法进行综合比较,评价了其预测效果。最后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对贫燃熄火检测技术的未来发展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263.
空中交通拥挤的识别与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随着航空运输业的迅猛发展,空中交通拥挤现象日益严重,空中交通拥挤研究已经成为国际民航界的一个研究热点。其中,空中交通拥挤的识别与预测是空中交通拥挤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此基础上综述了国内外有关空中交通拥挤识别与预测方法的研究状况。首先概述了基于不同拥挤形成因素和拥挤后果的空中交通拥挤概念的研究状况;接着依据所用交通数据时间尺度的不同,分别针对基于短期数据的阈值判别方法、基于长期数据的聚类识别方法以及基于混合数据的综合评价方法综述了空中交通拥挤的主要识别方法;然后分别基于数理算法(统计算法、交通流模型算法和智能算法)和计算机仿真模拟技术综述了空中交通拥挤的主要预测方法;最后指出了空中交通拥挤识别与预测问题的近年研究热点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64.
夏中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0,(3):78-82
提出一种区域运输规划模型系统,以求从定量的角度,预测一个区域内的货物运输量,继而确定这些运输量对该区域内存在的多种运输方式的偏好结构,最后仿真这些运量在相应的各种运输网络上的分布情况,同时仿真模型还对运输网线路经过新建或扩建后所形成的新的运量分布进行模拟。根据运量分布情况,就可提出初步的规划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265.
考虑小载荷强化的模糊疲劳寿命预测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多选用Miner法则进行疲劳寿命预测。由于小载荷特别是在疲劳极限附近的载荷对结构或材料的损伤不容忽略,考虑到小载荷的每一次循环对材料产生损伤的同时还产生了强化作用,建立了基于小载荷强化损伤的寿命预测模型以及相应的模糊疲劳寿命计算公式。该模型不但考虑了低于疲劳极限的载荷的强化作用,还引入隶属函数来描述小载荷的累积损伤的模糊性,完善了Miner法则的适用范围,提高了预测精度。两个不同载荷谱的疲劳寿命预测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66.
数控加工运动的平滑处理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为了满足高速加工的要求,提出假设圆弧过渡法来处理两相邻运动矢量拐角处的速度,过渡小圆弧的半径能随加工精度的变化而自动地调整,通过限制加工小圆弧的最大速度来限制拐角处的速度,利用超前分析的方法,根据减速所需的最大距离提出了一种多程序段运动平滑算法,实现进给速度提前减速,从而防止刀具在拐角处发生过载,并有效地减少了工件形状在拐角处,或小半径圆弧的加工误差;用等效的梯形加减速方法实现了S型曲线加减速的分析,导出了S型曲线加减速实时精确的插补算法,从而克服了用查表法来近似计算速度的缺点。这些算法简单、有效,已在最新开发的高速铣床上得到应用。在高速加工时获得了高的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267.
通过热压缩实验构建了TA15合金的热变形真应力-应变曲线,以此为基础分别建立了合金双相区及单相区温度区间的热变形本构方程;基于热压缩试样动态再结晶的统计数据建立了TA15合金的动态再结晶模型。借助Deform提供的二次开发功能实现相关数学模型的程序化,制定正交实验方案,实现了TA15合金多向锻造变形的微观组织仿真。通过正交实验分析得出各项因子的影响对象及强弱差异,提出了双相区及单相区温度区间内的多向锻造最佳因子组合。建立了TA15合金多向锻造变形微观组织的BP (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将预测结果与有限元仿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预测结果基本一致,但神经网络具备有限元仿真难以实现的良好细节预测能力,能更为细致地实现对微观组织分布状态的划分。 相似文献
268.
为实现空间高低温环境下航天器结构应变参数的精确测量,采用基于法布里–珀罗(Fabry-Perot, F-P)标准具和乙炔(C2H2)气室的复合波长参考的光纤测量方法,对可调谐滤波器透射波长进行校正,以保证解调精度。在解调过程中,采用自适应阈值法解决光源平坦度差引起的F-P标准具寻峰困难问题,并且基于时间预测性最大化原理对透过气室的光源信号进行盲分离,以提高气室波长校正精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实现在高低温环境下光纤传感器中心波长解调偏差小于3 pm,结构应变测量相对误差小于4%,能够满足实际工程应用中航天器结构应变参数的高精度测量需求。 相似文献
269.
本文从2.5维机织复合材料细观几何结构出发,讨论了织造及成型工艺对材料实际细观几何结构的影响,并分析了不同纱线截面及路径假设所建立代表性体积胞的优缺点。对考虑工艺因素的代表性体积胞是否具有统一性和体素单元法建模的合理性做出对比分析。在代表性体积胞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2.5维机织复合材料刚度的数值预测方法,并将其与刚度的理论预测方法作了简单对比。基于刚度的数值预测方法,分析了各种机织参数对刚度系数的影响,并且对比了不同代表性体积胞模型的应力场。此外,还讨论了2.5维机织复合材料叶片的建模分析技术与刚度设计方法。最后,指出了当前2.5维机织复合材料细观建模及刚度预测方法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且对其力学性能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70.
舰载机在着舰过程中对甲板运动的跟踪存在相位差,需要采用预报技术将甲板的运动信息提前加入到舰载机自动着舰控制系统中:文章利用粒子滤波算法,提出了载舰甲板运动的在线预估方法,及时准确地反映出各种甲板运动形式的实质。对典型海况下甲板的俯仰运动、垂直起伏运动和偏航运动进行预报仿真,仿真结果对比表明基于粒子滤波算法得到的预估结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