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82篇 |
免费 | 740篇 |
国内免费 | 280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587篇 |
航天技术 | 890篇 |
综合类 | 72篇 |
航天 | 125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8篇 |
2024年 | 78篇 |
2023年 | 102篇 |
2022年 | 105篇 |
2021年 | 119篇 |
2020年 | 111篇 |
2019年 | 97篇 |
2018年 | 130篇 |
2017年 | 78篇 |
2016年 | 79篇 |
2015年 | 107篇 |
2014年 | 170篇 |
2013年 | 115篇 |
2012年 | 156篇 |
2011年 | 161篇 |
2010年 | 129篇 |
2009年 | 120篇 |
2008年 | 113篇 |
2007年 | 118篇 |
2006年 | 88篇 |
2005年 | 99篇 |
2004年 | 57篇 |
2003年 | 53篇 |
2002年 | 40篇 |
2001年 | 63篇 |
2000年 | 37篇 |
1999年 | 24篇 |
1998年 | 30篇 |
1997年 | 20篇 |
1996年 | 19篇 |
1995年 | 23篇 |
1994年 | 20篇 |
1993年 | 19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18篇 |
1990年 | 28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14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8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航母编队建设网络化协同作战体系,成为提高其作战能力的必由之路。在借鉴美军网络化作战装备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对航母编队网络化协同反导作战装备体系的构成和主要功能进行了阐述,并对未来向着\"以网络为中心\"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2.
区域导航星座能够以较低成本和较短时间获得目标区域导航能力,且地球同步轨道是构建非极区区域导航星座的重要轨道类型.提出一种基于GEO(地球静止轨道)和IGSO(倾斜地球同步轨道)的区域导航星座设计方法.基于星下点轨迹特性构造对称星座设计参数和优化参数集,并考虑地球扁率长期摄动影响,计算星座轨道参数.以导航服务区的统计GD... 相似文献
43.
LU Fangjun 《空间科学学报》2014,34(5):544-546
The Hard X-ray Modulation Telescope (HXMT) is China's first astronomical satellite. It will perform a broad band (1-250keV) scan survey and do pointed observations of X-ray sources to study their spectra and multi-wavelength temporal properties. The pre-flight models of the satellites have been finished, and the flight models are in production. The expected launch date of HXMT is in late 2015. 相似文献
44.
\"嫦娥4号\"任务将采用着陆器、巡视器和绕飞地月拉格朗日L2点中继星进行月球背面的探测,中继星已先期发射,进入环绕地月L2点的晕(Halo)轨道。在中继星使命轨道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通过相关仿真工作,开展了中继星在Halo轨道上的摄动源量级及影响定轨预报的主要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太阳光压摄动是其主要影响因素。为降低其相关影响,提高定轨精度,在太阳光压球模型的基础上,结合中继星在轨运行特点及其星体结构特点,提出了一种求解光压等效面积的方法。经仿真分析,使用修正后的太阳光压球模型进行定轨求解,速度精度可提升约一个量级。 相似文献
45.
46.
47.
无拖曳技术能够有效地抵消卫星的非保守力,适用于未来的空间探测任务.这种技术的实现对推力器提出很高的要求.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归纳无拖曳卫星中微推力器的工作原理及特点,并介绍其应用情况.根据中国无拖曳技术的发展要求,针对无拖曳冷气微推力器中比例阀的流量控制过程,建立其动态模型进行仿真,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改善了系统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48.
应用极值搜索算法优化无人机近距离编队飞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无人机近距离编队飞行问题,采用极值搜索算法.解决其中僚机所需动力最小化的控制问题。在近距离飞行编队中,充当僚机的无人机会受到前面长机产生的旋涡力的影响,旋涡力是两飞机间距离的函数,以僚机的俯仰角作为搜索目标,寻求两无人机问的最大旋涡力.使得僚机所消耗动力最小,从而构造出最优的飞行编队结构。通过仿真.验证了所设计的控制方法能够极大地节省僚机的能量。 相似文献
49.
小卫星星务管理计算机容错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双机冗余的容错方案,对小卫星星务管理计算机容错系统的设计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在设计中,充分利用软、硬件容错技术相结合的优势,完成了星务管理计算机系统级和部件级硬件体系结构设计。提出了在主机发生故障的临界状态,启动备份机工作的临界切换设想。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和系统模型可靠性分析,证明了系统可以满足设计的要求,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50.
基于多Agent卫星遥测数据实时监测与诊断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根据遥测数据进行卫星故障诊断的速度与精度,提出了集成多信号模型诊断Agent、模糊诊断Agent以及专家系统诊断Agent等多Agent监测与诊断系统。多信号模型诊断Agent,采用模糊阈值进行监测,并引入可信度因子对Deb原实时诊断推理方法做了改进,解决了Deb方法可能因虚警而导致的诊断结果冲突的问题。模糊诊断Agent采用Mamdani算法,能给出部件故障的可能性。专家系统诊断Agent采用基于规则的产生式系统,同时采用加权不确定推理解决了规则的不确定性问题。研究了3种诊断Agent的协作方式,采用D-S证据理论对各Agent的诊断结果进行决策融合,给出故障元件的置信区间。通过某卫星仿真遥测数据验证,该集成诊断系统充分利用了各种诊断方法的优点,诊断精度高且速度快(一般诊断时间小于0.3秒,PIII800/256M计算机),适用于卫星地面站对卫星遥测数据进行自动实时在线监测与诊断推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