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1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84篇
航空   420篇
航天技术   63篇
综合类   43篇
航天   6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对飞行程序设计与运行的安全性进行定量分析,需建立评价指标测度模型。从超障安全和飞行冲突风险水平两方面分析了影响飞行程序安全性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飞行程序运行的近地风险模型、飞行程序运行交通流内部以及不同飞行程序运行交通流之间的冲突强度和累计风险模型。以实际的进离场飞行程序为例开展仿真实验,提出了安全指标量化分析的方法,揭示了飞行程序构型、布局等影响安全性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客观地反映飞行程序安全性且有计算简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2.
当前静态的空域结构已很难适应不断变化的流量对空域的使用需求,动态空域管理概念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扇区结构优化调整作为动态空域管理的核心内容在解决空域资源使用紧张问题的同时,也给当前管制工作安全带来了挑战。主要从管制员工作负荷、空域结构调整可能带来的管制操作困难及空域划分触发机制3个方面来探讨研究动态空域管理相关安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3.
为改善在空间站长期值守的航天员的业务生活,提出建立空间站网吧,为航天员提供因特网服务的构想。为此分析研究空间站空间因特网服务系统及其关键技术,提出空间站空间因特网服务系统构建方案。结合这一系统构建方案,一是研究解决了支持复杂异构网络运行的空间因特网网络协议设计技术,空间站空间因特网直接采用TCP/IP协议,并通过系统设计,较好地克服了TCP/IP协议不能适应空间通信链路的难题,支持采用基于TCP/IP协议的商用货架(COTS)软、硬件产品,可明显降低空间站空间因特网服务系统建设与维护成本;二是研究解决了涉及空间站测控通信网运行安全和空间信息安全的空间通信链路设计技术,空间站在同一条空间通信链路同时传输空间因特网数据和空间站测控通信数据,空间通信链路采用CCSDS的AOS协议,并通过建立虚拟的物理信道,解决了空间因特网数据和空间站测控通信数据的安全隔离问题,能满足空间站测控通信网运行安全和空间信息安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4.
建立了风环境下行驶于振荡桥梁上的车辆受到侧向突发阵风时的车辆安全性分析方法.定义了包括侧翻、侧滑和偏转在内的三种风致车辆事故.在综合考虑路面粗糙度、车辆悬挂系统以及车轮相对于桥面侧向相对滑动的基础上,提出了能够考虑桥梁的静风响应、抖振响应、汽车一桥梁耦合振动、系统的时变特性以及结构几何非线性和气动荷载非线性影响的风一汽车一桥梁系统空间耦合分析模型,编制了相应的分析程序.以杭州湾跨海大桥为工程实例,运用所编制的程序研究了路面粗糙度、风速以及干、湿、雪、冰路面状况对行驶于桥梁上的车辆安全性的影响,给出了典型车辆在桥梁上发生事故的临界风速,并与车辆行驶于路面上的相应值进行了对比;对比表明:振荡的桥梁会降低车辆发生事故的临界风速.  相似文献   
105.
自主虚拟人智能驾驶行为模型的研究和实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描述了自主虚拟人的分层驾驶行为及对虚拟世界的感知.在对自主虚拟人的驾驶行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导向行为与专家经验,建立了基于产生式规则的智能行为模型,并给出了规则的具体实现.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对该智能模型进行了验证,证明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6.
试验机试飞人因差错事件具有致因因素种类繁多、模糊性强的特点,难以找寻影响其发生的显性因素和隐性因素。利用HFACS模型,结合试验机试飞的特点,建立适用于试验机试飞的人因差错事件分析的流程方法——试验机试飞专业性人为因素分析框架,对人因差错事件进行分析,可以准确地挖掘影响人因差错事件发生的核心致因因素,对于减少和预防试验机试飞人因差错事件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7.
建立了发动机三维瞬态圆柱坐标的传热数学计算模型和发动机有限元仿真计算模型,通过导入快烤实验温度场数据,将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在药柱表面建立路径,记录每个时间点药柱不同位置的温度数据,并确定温度首先达到 550 ℃的危险点在药柱前端边缘处,得出涂层对危险点的延迟时间为 343.34 s;通过模拟 5 ℃/s和 10 ℃/s 2种不同升温速率的快速烤燃条件,对无涂层的对照组发动机和有涂层的发动机进行烤燃模拟,结果发现,升温速率为 5 ℃/s时,延迟时间为 182 s,升温速率为 10 ℃/s时,延迟时间为 191 s,延迟时间随升温速率的增大而增加,但总点火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108.
PROBLEMSOFWINDBLASTZhangYunran;WuGuirong(InstituteofSpaceMedico-Engineering,Beijing,China,100094)PROBLEMSOFWINDBLAST¥ZhangYun...  相似文献   
109.
杨彬 《推进技术》2022,43(1):305-327
基于某一典型民机动力装置——PX10涡扇发动机,本文详细介绍了该型号在合格审定过程中针对FAR33部适航规章所要求进行吞鸟、吸冰、振动、超转、叶片包容等各项考核,所需进行的试验验证和安全性分析过程。整个适航符合性验证过程涵盖载荷谱分析、强度计算、工况模拟试验等技术手段,各项试验结果均满足对应规章条款的通过准则,表明该型发动机在设计与制造环节具备充足的安全裕度。针对国内商用发动机鲜有适航取证成功案例的现状,本文首次全面阐述了完整的民用航空发动机适航符合性验证过程,为国内发动机厂商产品的适航取证工作提供了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10.
结冰对飞机飞行安全的影响机理与防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飞机结冰导致机毁人亡的飞行事故频发,严重威胁了飞行安全.分析了飞机结冰产生的机理,明确了飞机结冰问题研究的重点,阐述了飞机结冰的条件、过程和种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飞机结冰的主要因素和参数,深入剖析了机体不同部位结冰对飞机气动性能、稳定性和操纵性能的危害机理,并总结了飞机防、除冰的相关技术,展望了防、除冰技术的发展趋势,讨论了飞机结冰保护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