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9篇
  免费   199篇
  国内免费   132篇
航空   739篇
航天技术   121篇
综合类   89篇
航天   18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旋翼结冰对直升机飞行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国知  曹义华 《航空学报》2011,32(2):187-194
基于旋翼冰风洞试验数据,考虑桨叶表面附着冰脱落及桨叶表面局部温度对结冰的影响,提出了旋翼结冰的工程模型,建立了直升机旋翼结冰后的飞行动力学模型,以UH-60A为样机,研究了直升机旋翼结冰后的平衡特性,分析了结冰对直升机稳定性的影响.根据有人驾驶垂直/短距起落飞机军用品质规范(MIL-F-83300)与军用旋翼飞行器驾驶...  相似文献   
42.
本文研究了一维非定常气-团二相流的特征,对于目前常用的、包含一定近似的运动方程组,它有两个虚部很小的复根,研究表明这种很小的虚部出现与方程中引入的近似有关。从十多个算例的结果看,这样的虚部不影响人们在工程计算中用该方程组求解初值问题。针对具有上述特征的气-团二相流方程组,本文发展了一种类特征线方法,它保留了双曲型方程特征线方法的若干优点,但它允许方程的特征根中有微小的虚部。含灰气体激波管流动的计算表明,类特征线法具有精度高、数值耗散和弥散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43.
电动气阀动态特性及反力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电动气阀吸动过程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动态特性的数值计算,详细分析了反力因素对电动气阀动态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该阀的衔铁在被触动后能很快地吸到最小气隙处;适当地减小压缩气的入口压力和弹簧预紧力有利于提高电动气阀的响应能力,有利于延长电动气阀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44.
离心喷嘴雾化特性的理论计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猛  庄逢辰 《推进技术》1991,12(4):36-41
本文根据动量守恒原理,分析了离心喷嘴的结构参数与喷嘴雾化特性(流量系数、喷雾锥角等)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相应的无粘理论计算模型.理论计算的结果与有关的实验数据相比较,符合程度较好.本文建立的理论计算模型对离心喷嘴雾化特性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5.
概述了负拉力测试的意义和途径,介绍了在Y8飞机进行WJ-6发动机空中起动试飞中,用一台摄像机和一台高速摄影机测定发动机负拉力的实施过程及数据处理过程,并进一步探讨分析了Y8飞机发动机空中起动试飞中排气温度,转速和桨叶角等参数的变化情况,通过研究,可以判断飞机负拉力特性及操纵安全裕度,从而验证理论计算或修正理论计算,可供从事本专业的飞行试验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46.
刘昆  张育林 《推进技术》1998,19(4):41-45
提出了用模态近似法建立分布参数湍流管道的集中参数近似模型的新方法,发展了适用于水力和绝热气体湍流管道的两种模态近似模型:I-R-C模态和等效层流模型。模型中考虑了频率相关摩擦损失。利用单根管道阀门关断问题的仿真计算对本文的模型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与考虑频率相关摩擦损失的特征线方法的计算结果十分吻合。  相似文献   
47.
单桨带尾桨直升机的尾旋翼设计成摆振柔软型后,带来了新的动力学问题:尾桨与尾梁耦合动不稳定性问题。本文简述了它与主旋翼/机体耦合动不稳定问题的差别,主要介绍了尾桨与尾梁耦合动不稳定性问题的分析方法,通过算例分析,为消除这种不稳定性,对一些关键设计参数提出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8.
频率30~50Hz两相脉冲爆震发动机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设计了一台内径58mm,长度1275mm的脉冲爆震发动机(PDE)原型机。采用地面充压进气,在工作频率30~50Hz的工况下研究PDE爆震管内的压力波特性。试验发现,该PDE样机在频率50Hz以内都能够稳定的以间歇方式工作,爆震波峰值压力大于1.6MPa;随着PDE工作频率的提高,工作频率为45~50Hz时,比40Hz以下工作频率提前触发了爆震波,且爆震波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49.
平面埋入式进气道的口面参数选择与试验验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姝  郭荣伟 《航空学报》2005,26(3):268-275
为了提高飞行器的隐身性能和降低其迎风阻力,采用具有平面腹部的低雷达截面外形机身与埋入式进气道的组合是一种良好的解决方案。但迄今尚未有成熟的平面埋入式进气道设计方法可供借鉴,为此对平面埋入式进气道口面参数进行了组合对比研究,旨在通过口面参数的选择来改善进气道的气动性能。在此基础上,选择一组口面参数设计了一梯形进口的平面埋入式进气道方案,并进行了高速风洞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进口侧棱决定了所产生的卷吸涡的强度,而前唇口导流角决定了进口段的横向压力梯度,两者均是驱动主流进入进气道内部的关键因素,为此对进气道总压恢复系数和周向畸变指数均有着重要影响;后唇口型线特征参数对进气道出口总压高低压区的分布起着调节作用,为此可以作为控制周向畸变指数的一种辅助措施。(2)合适的口面参数能明显改善平面埋入式进气道的性能。选取23°导流角、4°侧棱角以及30°后唇口型线特征参数组合进行了方案设计和风洞试验验证,在Ma0=0.7,α=-2°~8°,β=0°~2°的范围内,进气道的总压恢复系数在0.920~0.952之间,周向畸变指数在1.142%~2.237%之间,达到了实用水平。(3)研究范围内,攻角的增加有利于改善平面埋入式进气道的总压恢复系数和周向畸变指数,而小角度侧滑时对出口流场畸变的影响不大,不仅未下降,反而稍有增加。  相似文献   
50.
军用飞机效费综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从目前军用飞机效费比概念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出发,以军用飞机效费综合特性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其产生的背景、定义、内涵、度量方法、控制规律、参数体系和全寿命管理与控制的工作流程,建立了军用飞机效费综合特性及其全寿命管理与控制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框架。基于目前型号工程中的应用实践,对其应用前景作了进一步的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