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12篇 |
免费 | 213篇 |
国内免费 | 61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432篇 |
航天技术 | 92篇 |
综合类 | 43篇 |
航天 | 11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15篇 |
2023年 | 18篇 |
2022年 | 25篇 |
2021年 | 29篇 |
2020年 | 21篇 |
2019年 | 18篇 |
2018年 | 26篇 |
2017年 | 35篇 |
2016年 | 53篇 |
2015年 | 35篇 |
2014年 | 52篇 |
2013年 | 31篇 |
2012年 | 32篇 |
2011年 | 39篇 |
2010年 | 23篇 |
2009年 | 22篇 |
2008年 | 22篇 |
2007年 | 35篇 |
2006年 | 25篇 |
2005年 | 29篇 |
2004年 | 22篇 |
2003年 | 14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41.
对预防性维修的单部件离散可修系统,假定系统寿命、修复性维修和预防性维修的修复时间均遵从离散的一般分布,修复为完全修复,利用概率分析的方法详细讨论了系统正常、修复性维修和预防性维修3个状态之间的转移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该系统的瞬态可用度模型,最后进行了仿真校验。结果表明,预防性维修对系统瞬时可用度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当系统故障率为单调递增时,合理的预防性维修将起到提高系统可用度的效果,该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工程中的情况,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可以帮助维修人员更好地完成工程系统的保障和维修。 相似文献
542.
543.
超燃冲压发动机再生冷却结构的多目标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针对当前超燃冲压发动机再生冷却结构的优化研究存在对经验关联式依赖的问题,且对流动压力损失问题重视不足,采用响应面法结合多目标遗传算法,以燃气侧平均壁温和流动压力损失为优化目标,对单根再生冷却通道的肋高、槽宽和肋厚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肋高对优化目标的影响程度最大,其次是槽宽、肋厚,且不同进口质量流量下设计变量对优化目标的影响规律是相似的。计算得到设计工况下的Pareto最优解集后,从中可选取多组综合流动换热性能优于初始通道的结构。对解集中一组优化通道进行圆整并以进口质量流量为设计变量建立响应面,获得了冷却平板的设计方案及1.539~9.604kg/s的允许进口质量流量范围。 相似文献
544.
针对微小卫星编队飞行、星间组网等多星协同任务中的相对测角问题,提出了一种高精度的星间无线电测角系统。该系统的优势是在伪码测距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两条相同的接收通道,对载波相位值采用相位干涉法得到高精度的星间相对角度值,可以在不增加额外软硬件开销的情况下完成实时性较好的高精度星间相对状态自主测量。从该系统的设计出发,对相位干涉仪测角系统进行了详细的精度分析,推导了链路中各个噪声源的传递函数和理论噪声水平,并搭建实物平台对角度测量精度的理论值和实测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系统对本振相位噪声有抑制作用,热噪声是角度测量的最大噪声源,系统实际测角精度在强信号下可达1.4×10-3度。 相似文献
545.
航空发动机叶片长期工作在高温、高压和高速的环境下,极易出现损伤。但是,损伤叶片的再制造修复技术一直被国外垄断,国内航空公司不得不花费大量的资金和时间将受损叶片送往国外维修。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航空发动机损伤叶片再制造修复方法。首先,对损伤叶片进行失效特征分析,评价修复可行性;其次,获取并处理叶片点云数据,提取叶片截面的边界曲线,重建叶片数字化模型,通过布尔运算得到加工目标模型;再次,采用激光熔覆和自适应加工方法,对损伤叶片进行再制造修复;最后,分别对叶片三维数字化模型与实物进行精度检测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建立的叶片数字化模型具有较好的精度和光顺性,再制造修复误差满足发动机维修手册的要求。 相似文献
546.
激光增材修复技术适用于军用飞机金属零件的快速高效修复,是延长飞行服役年限和提升自主航空维修能力的重要推力。本文介绍了选区激光熔化成形、激光直接沉积成形、激光熔覆以及激光-电弧复合增材制造等激光增材修复技术特点,阐述了激光增材修复过程中常见的塌边、表面球化、气孔以及裂纹等不同尺度缺陷类型并提出了相应的调控方法,总结了激光能量密度、搭接率、填充材料供给速度、保护气体流量、时间参数和扫描路径等激光增材修复技术工艺优化特点以及施加外加能场和优化设计专用填充材料改善修复性能。最后,列举了激光增材修复技术在飞机机翼梁、涡轮叶盘、单晶叶片以及起落架等金属部件维修中的应用,并对激光增材修复技术在辅助系统设计、多能场融合、评价标准制定以及可移动激光增减材修复设备研发等未来的研究重点和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47.
基于IEEE1394的光纤通道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EEE1394是一种高速串行总线数据传输标准,具有灵活、可扩展性和实时性好等特点,被认为是解决数字图像通信的理想方案之一。光纤通道作为适用于未来航空电子系统的一种高性能的总线技术,具有兼容性好、延迟低、可靠性高、传输速度快和传输距离远等优点,并可为其上层协议提供一种通用的高速率数据传输通道。本文基于IEEE1394的光纤通道的基本特性,提出了一种在光纤通道中进行IEEE1394通信协议映射的基本方案,为实现基于光纤通道的不同航电总线互连提供一种备选方案。 相似文献
548.
串行级连卷级码SCCC(Serial Concatenated Convolutional Codes)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性能较好的信道编码方式,它由2个串行的反馈系统卷积码RSC(Recursive Systematic Convolutional codes)和一个内交织器构成,其中内交织器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根据SCCC的结构和截位(puncture)方法提出了适用于SCCC的\"均衡保护\"伪随机S交织器.理论和仿真结果都表明:在SCCC中\"均衡保护\"伪随机S交织器的性能要远优于其它的随机交织器和分组交织器.总结了SCCC内交织器的设计准则. 相似文献
549.
吸热型碳氢燃料在解决飞行器热管理问题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但其在高温裂解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结焦,需要通过改变燃料组成、使用添加剂或处理冷却通道等结焦抑制技术来减少结焦.本文着重综述不同结构、材料组成和表面处理的冷却通道对抑制碳氢燃料结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优化冷却通道结构,改善燃料流动状态,可以提高传热效率,减少结焦;调控基底材料组成,降低催化生焦活性,有利于结焦抑制;通过机械抛光、涂层和预氧化等表面处理方法,覆盖金属表面催化活性位点,降低焦炭前驱体与催化位点接触概率,达到抑制催化结焦的目的.同时,给出了优化结构设计、开发新型材料以及联用多种表面改性技术等方向的建议,期望为吸热型碳氢燃料的工程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