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篇
  免费   177篇
  国内免费   105篇
航空   331篇
航天技术   111篇
综合类   95篇
航天   14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601.
从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出发,对高职大学生学习心理困扰的现象进行研究,认为高职大学生学习心理困扰主要表现为厌学情绪、学习注意力不集中和考试焦虑症,分析产生学习心理困扰的心理机制,提出帮助他们对学习心理进行自我调适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602.
杨飞飞  王聪  曾玮 《宇航学报》2015,36(7):811-818
研究一类空间机械臂系统的基于模式的控制方法。首先在训练阶段,基于确定性学习理论设计自适应神经网络控制器使机械臂系统跟踪不同的任务模式,得到对应于不同任务模式的一系列空间机械臂闭环动态的局部准确神经网络建模,并利用这些模型构造对应不同任务模式的常值神经网络控制器。其次,在测试阶段,首先快速识别出任务模式,然后调用相应的常值神经网络控制器实现对空间机械臂系统基于模式的闭环控制。理论证明基于模式的控制方法可提高机械臂闭环系统的控制性能,并可避免频繁切换。理论结果最后在空间机械臂中得到了仿真校验。  相似文献   
603.
一种基于Kriging和Monte Carlo的主动学习可靠度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佟操  孙志礼  杨丽  孙安邦 《航空学报》2015,36(9):2992-3001
机械结构可靠性分析时,常常会采用代理模型拟合隐式功能函数来解决计算量大的问题,但由于试验设计方案需要同时考虑代理模型的拟合精度和可靠度计算精度的问题。因此,为了能够充分使用较少的样本信息,最大化可靠度计算精度,本文充分发挥Kriging预测的随机特性,提出一种主动学习可靠度计算方法。首先,类似于优化问题中改善函数的选点方式,提出一种基于Kriging预测的学习函数,基于Monte Carlo法生成大量的候选样本点,找出学习函数最小值对应的样本点作为最佳取样点。其次,推导和提出了一种学习停止的条件,保证了Monte Carlo样本点预测符号的正确性且学习次数明显减小。最后,通过2个数值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相比其他方法需要更少的样本数量,得到的可靠度计算精度更高,验证了本文算法的正确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604.
李左飙  温风波  唐晓雷  苏良俊  王松涛 《航空学报》2021,42(4):524331-524331
气膜冷却是增强涡轮叶片的高温耐受力,间接提高涡轮进口温度的有效手段之一。目前气膜冷却孔布局的主流设计方法是先通过计算流体力学(CFD)筛选和优化初始方案,再进行模型实验。这种方法设计周期长,时间成本高。传统上用于快速评估冷却效率的经验公式法存在函数形式复杂,拟合精度有限,参数适用范围较窄等问题。因此基于深度学习原理,设计了一种基于多层感知器模型(MLP)的深度神经网络,建立了绝热气膜冷却效率的预测模型。使用CFD数据训练网络,结果表明:深度学习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上具有大于0.95的拟合度,在测试集上具有大于0.99的拟合度,可以较好地识别数据集中的抽象特征,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较好的泛化能力。此外,在满足精度要求的前提下,一个完成训练的深度学习模型能够有效减少预测耗时,提高预测效率,在快速评估冷却布局性能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05.
《中国航空学报》2021,34(2):217-228
Currently, cybersecurity and cyber resilience are emerging and urgent issues in next-generation air traffic surveillance systems, which depend primarily on Automatic Dependent Surveillance-Broadcast (ADS-B) owing to its low cost and high accuracy. Unfortunately, ADS-B is prone to cyber-attacks. To verify the ADS-B positioning data of aircraft, multilateration (MLAT) techniques that use Time Differences of Arrivals (TDoAs) have been proposed. MLAT exhibits low accuracy in determining aircraft positions. Recently, a novel technique using a theoretically calculated TDoA fingerprint map has been proposed. This technique is less dependent on the geometry of sensor deployment and achieves better accuracy than MLAT. However, the accuracy of the existing technique is not sufficiently precise for determining aircraft positions and requires a long computation time. In contrast, this paper presents a reliable surveillance framework using an Actual TDoA-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 (ATBAS). It uses historically recorded real-data from the OpenSky network to train our TDoA fingerprint grid network.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accuracy of the proposed ATBAS framework in determining the aircraft positions i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MLAT and expected TDoA techniques by 56.93% and 48.86%, respectively. Additionally, the proposed framework reduced the computation time by 77% compared with the expected TDoA technique.  相似文献   
606.
未来智能空战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智孝  杨晟琦  朴海音  白成超  葛俊 《航空学报》2021,42(8):525799-525799
随着装备战斗力生成模式逐渐向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三化融合"发展演变,未来航空主战装备的定位、形态及运用将可能发生根本性变革。为应对新时期空战任务所面临的环境高复杂性、博弈强对抗性、响应高实时性、信息不完整性、边界不确定性等一系列挑战,交叉融合人工智能理论与空战对抗技术,研发智能空战系统,将有望在下一代无人制空装备谱系中构建不对称"智能代差",成为制胜未来空天战场的核心关键。本文完整梳理了智能空战研究的发展脉络,总结了以专家机动逻辑、自动规则生成、规则演进、机器学习等方法为代表的智能空战基础理论。从体系、应用及技术视角全面剖析了智能空战的发展趋势,以智能空战的不确定性、安全性、解释性、迁移性、协同性为切入点阐述了智能空战应用落地的若干问题,以期为未来智能空战技术研究勾勒出一条新的探索路径,为人工智能理论与航空科学技术的跨领域交叉融合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607.
在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着辅导员学习研究意识淡漠,缺乏学科背景支持、学习氛围不浓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高职院校须构建一支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可采取的具体策略包括:建设学习型学生工作领导队伍、培养问题研究意识、加强团队学习和培训指导等策略。  相似文献   
608.
Craters are distinctive features on the surfaces of most terrestrial planets. Craters reveal the relative ages of surface units and provide information on surface geology. Extracting craters is one of the fundamental tasks in planetary research. Although many automated crater detection algorithms have been developed to exact craters from image or topographic data, most of them are applicable only in particular regions, and only a few can be widely used, especially in complex surface settings. In this study, we present a machine learning approach to crater detection from topographic data. This approach includes two steps: detecting square regions which contain one crater with the use of a boosting algorithm and delineating the rims of the crater in each square region by local terrain analysis and circular Hough transform. A new variant of Haar-like features (scaled Haar-like features) is proposed and combined with traditional Haar-like features and local binary pattern features to enhanc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lassifier. Experimental results with the use of Mars topographic data demonstrate that the developed approach can significantly decrease the false positive detection rate while maintaining a relatively high true positive detection rate even in challenging sites.  相似文献   
609.
为了推进高校公共英语教学,以国家示范性院校建设为契机,学院建立了英语语言学习中心,开始了结合网络自主学习概念的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尝试。英语口语教学作为公共英语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是以基于网络语言自主学习的辅助教学展开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610.
提出一种基于极限学习算法的离散过程神经网络模型,用于解决液体火箭发动机状态预测这一难题。首先,在历史数据的基础上建立离散过程神经网络(DPNN)预测模型;然后,根据在线更新的数据样本,采用递推极限学习(EL)算法对双并联前馈离散过程神经网络(DPFDPNN)隐层到输出层的权值进行更新,并应用权值更新后的过程神经网络对发动机状态进行预测;最后,以液体火箭发动机状态预测中氢涡轮泵扬程预测为例,分别采用有权值更新和无权值更新两种预测模型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更新过程神经网络权值可以使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和更好的适应能力,该方法能够为液体火箭发动机状态预测提供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