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44篇
航空   153篇
航天技术   122篇
综合类   21篇
航天   2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近年来,深度强化学习在解决序列决策问题上取得了很大进展,无模型强化学习算法在与环境不断交互的过程中学习策略,不需要提前对环境建模,使其适用于许多问题。针对以往使用强化学习进行末制导策略学习的训练不稳定问题,使用信任域策略优化算法直接学习末制导控制量,同时设计了一种新颖的奖励函数,可以提高训练稳定性和算法性能。在二维环境下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训练稳定性,并可以达到很好的命中效果。  相似文献   
212.
根据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和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基于遴选出的十个指标,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影响河南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河南省高技术产业发展呈现中性特征,经济发展和高技术产业发展之间尚未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教育与高技术产业的关系在河南省也未能很好地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213.
中部崛起是21世纪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最有突破性意义的重大课题之一。文章对中部发展中的战略定位、制度安排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地区协调发展应贯彻“东、中、西互动”的发展思路;促进中部地区的发展应继续推进长江中游经济带的开发开放,支持农业企业化发展应与支持加快工业化相结合,尽快使老工业基地企业走出困境,加大对中部五省老区、库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力度。  相似文献   
214.
河南省与中部四省对外贸易发展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外贸易规模、结构及其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是衡量一国或地区对外贸易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比较河南省与湖北省、安徽省、湖南省、江西省的对外贸易发展状况后可以发现。河南省对外贸易规模在中部五省中位居前列,且具备较快的增长速度;河南对外贸易结构中,初级产品出口比例偏高,且工业制成品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规模和比例与湖北、安徽的差距明显;河南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较高,且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215.
中低分辨率航空图像中居民区域的自动提取对地理信息系统更新和无人机导航具有重要作用.详细分析了Gabor滤波器参数对纹理提取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Gabor滤波器的居民区快速提取算法.算法包含4步:运用Gabor滤波器分析图像纹理,采用核密度估计生成居民区域置信图像,进而计算自适应阈值分割置信图得到候选区域,最后根据区域几何形状去除干扰得到居民区.算法平均运算时间为0.42s,实验结果表明了算法的高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216.
介绍了舰空导弹发射时间窗的概念和舰空导弹杀伤区、发射区的形状和参数,在舰空导弹发射区解算的基础上,对时间窗的解算进行了数学建模,其目的是将结果作为目标威胁评估的一个指标和确定舰空导弹的发射时机。为了使时间窗解算具有实时性和合理性,在解算中考虑了来袭目标机动的影响,采用MATLAB对所建模型进行了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所得数据可作为舰空导弹对来袭目标的威胁评估和目标分配的依据,指导防空作战指挥决策。  相似文献   
217.
CMEs are due to physical phenomena that drive both, eruptions and flares in active regions. Eruptions/CMEs must be driven from initially force-free current-carrying magnetic field. Twisted flux ropes, sigmoids, current lanes and pattern in photospheric current maps show a clear evidence of currents parallel to the magnetic field. Eruptions occur starting from equilibria which have reached some instability threshold. Revisiting several data sets of CME observations we identified different mechanisms leading to this unstable state from a force free field. Boundary motions related to magnetic flux emergence and shearing favor the increase of coronal currents leading to the large flares of November 2003. On the other hand, we demonstrat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s that magnetic flux emergence is not a sufficient condition for eruptions. Filament eruptions are interpreted either by a torus instability for an event occurring during the minimum of solar activity either by the diffusion of the magnetic flux reducing the tension of the restraining arcade. We concluded that CME models (tether cutting, break out, loss of equilibrium models) are based on these basic mechanisms for the onset of CMEs.  相似文献   
218.
根据2007-2009年STEREO-BEHIND (STB)和ACE卫星的行星际磁场和太阳风数据, 基于冕洞高速流从太阳向外匀速径向传输假设, 讨论了随着STB和ACE卫星与太阳之间的夹角从0°增大至70°时, 冕洞发出的高速太阳风形成的相互作用区(CIR)依次扫过STB和ACE卫星的时间差特性, 并统计分析了两颗卫星观测到的CIR参数的变化特征. 结果显示, 可以利用STB对CIR事件的观测来预测这个CIR事件到达ACE的理论时间, 时间误差均值和最大值分别为0.217d和0.952d, 时间误差的产生与STB和ACE卫星观测到的CIR速度大小的不同有关, 用速度差异矫正后, 时间误差的平均值和最大值可分别减小为0.194d 和0.489d; STB和ACE卫星观测的CIR事件太阳风速度最大值的线性相关系数达到了0.84, STB和ACE卫星观测到的CIR事件对特征物理量中速度、质子温度的变化最小, 而质子密度及总压力的变化最大. 分析结果表明, STB和ACE卫星观测到的CIR事件有很强的相似性, STB卫星的CIR观测可以作为ACE卫星观测CIR事件特征的参考, 从而为地球空间环境扰动预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19.
The interface between the bright solar surface and the million-degree corona continues to hold the key to many unsolved problems in solar physics. Advances in instrumentation now allow us to observe the dynamic structures of the solar chromosphere down to less than 0.1 with cadences of just a few seconds and in multiple polarisation states. Such observational progress has been matched by the ever-increasing sophistication of numerical models, which have become necessary to interpret the complex observations. With an emphasis on the quiet Sun, I will review recent progress in the observation and modelling of the chromosphere. Models have come a long way from 1D static atmospheres, but their predictions still fail to reproduce several key observed features. Nevertheless, they have given us invaluable insight into the physical processes that energise the atmosphere. With more physics being added to models, the gap between predictions and observations is narrowing. With the next generation of solar observatories just around the corner, the big question is: will they close the gap?  相似文献   
220.
太阳耀斑与太阳质子事件的发生通常与太阳活动区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 对这种关系的深入分析有助于太阳耀斑和太阳质子事件预报模型的建立. 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方法对1997-2010年太阳质子事件所在活动区的主要参量进行分析, 选取的参量包括黑子磁分类、 McIntosh分类、太阳黑子群面积、10.7 cm射电流量、耀斑指数、质子耀斑位置和软X射线耀斑强度. 结果得到81个太阳活动主成分得分值排序(得分值代表每个事件的强弱), 与太阳质子事件峰值流量、太阳黑子年均值以及10.7 cm射电流量年均值的对比显示相似度非常高, 表明主成分得分值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太阳活动的强弱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