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44篇
航空   153篇
航天技术   122篇
综合类   21篇
航天   2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圆柱体绕流尾迹的PIV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IV是一种先进的流场定量测量技术,在生产性风洞中的应用前景非常广泛。利用PIV测量技术,采用双CCD摄像机在EL-5低速生产性风洞中对不同的雷诺数Re下圆柱体绕流尾迹进行定量的测量,给出了圆柱体绕流尾迹的瞬时速度场、涡量场和流场的流线图。通过测量发现剪切层的相互作用是圆柱体绕流尾迹区旋涡形成和脱落的重要因素,并直接验证了Gerrard的绕流尾迹理论;在雷诺数Re=104-105范围内,随着雷诺数的增大圆柱绕流近尾迹区旋涡形成区域长度在逐渐缩短。  相似文献   
162.
GH4169磨削表面粗糙度影响参数的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GH4169高温合金平面切入磨削实验,建立了表面粗糙度的经验公式,分析了表面粗糙度对磨削参数的灵敏度,获得了磨削参数稳定域和非稳定域。结合正交试验法中的极差分析方法获得了不同磨削参数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曲线,进行了磨削参数区间的优选。研究结果表明:表面粗糙度对磨削深度的变化最为敏感,对工件速度的变化敏感次之,对砂轮速度的变化最不敏感;磨削深度优选范围为0.01~0.015mm,工件速度优选范围为10~15m/min,砂轮速度优选范围为20~30m/s,可控制表面粗糙度在0.7μm以内。为高温合金材料磨削表面粗糙度控制提供理论方法和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3.
针对H.264的运动估计计算量太大的问题,通过研究并验证视频多帧参考时的运动连续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有效区域的快速运动估计算法(VRF,Valid-Region-based Fast Motion Estimation). 该算法在第一个参考帧中用三步搜索(3SS,3-Step Search)快速估计整像素精度运动矢量, 并以此定义一个有效区域, 参考其它帧时, 在该有效区域内作改进的3SS估计; 然后选择最佳参考帧; 最后在所选择的最佳参考帧的有效区域内作全搜索和相应的分数像素精度估计. 实验证明, 和H.264全搜索相比, 本算法的运动估计搜索点数降低了82%以上, 而恢复质量(用峰值信噪比(PSNR,Peak Signal to Noise Ratio)表征)平均只下降0.24 dB,且码速率只增加8.81%; 和另一个经典的帧选择快速算法相比, 本算法的搜索点数降低了39%,且码速率平均下降了5.17%, 而恢复质量只下降0.08 dB.   相似文献   
164.
SiⅡ辐射线源区的高度表征了太阳大气过渡区的底层高度.通过对超紫外线的辐射强度结构和无力场外推所得的三维磁场结构作相关分析来求相关高度是一种研究超紫外辐射线源区高度的新方法.有研究发现,该方法得到的冕洞区SiⅡ辐射线源区的高度比传统观点所认为的高.由于目前运用该方法的数据分析有限,需要用更多的数据进一步验证这一结果.运用该方法分析了SOHO/SUMER观测到的位于太阳南极冕洞之下的日面区域SiⅡ辐射线数据和美国National Solar Observatory/Kitt Peak(NSO/KP)测量的磁场数据,得到冕洞区SiⅡ辐射线源区的相关高度约为5.0Mm.该结果支持了冕洞区的过渡区底层高度比宁静区的要高的结论.同时发现了新的现象,并对其原因进行推测.  相似文献   
165.
针对阴影区较远距离手动交会对接过程中由于仪表照明灯电功率的限制所出现的摄像机无法识别目标的问题,提出增强仪表照明灯电功率、利用交会对接光学成像敏感器标志器、结合激光雷达测量数据信息、在目标上贴附主动发光材料、实施跨区域交会对接方案5种方法,有效解决了手动交会对接过程中阴影区较远距离位置的目标识别问题.该方法切实可行,可供后续型号参考.  相似文献   
166.
研究了共享数据临界保护正确性测试,提出一种基于共享数据地址监控的临界保护正确性测试方法(SVAM,Shared Variable Address Monitor).SVAM由实时地址监控模块和共享变量地址列表组成.当系统运行时,SVAM在地址总线上实时监测共享变量的写操作,当系统在更新共享变量值时没有关闭中断说明对该变量的操作破坏了临界保护,存在运行风险.理论分析证明了SVAM的正确性,仿真试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7.
利用MM5模式对比5种不同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即Kuo方案、Grell方案、Kain-Fritsch方案、Betts-Miller方案和赵思雄修改的Kuo方案对东亚季风区强、弱季风年夏季风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5种对流参数化方案对各季节都有一定的模拟能力,各个方案对降雨的预报能力随地区和年际而有所不同,对强季风年grell和bm方案对雨带特征的描述较好,对弱季风年bm和zhao方案对雨带的模拟与实际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168.
We compare electron density predictions of the International Reference Ionosphere (IRI-2007) model with in situ measurements of the satellites CHAMP and GRACE for the years from 2005 to 2010 over the subauroral regions. The electron density between 58° and 68° Mlat are considered. The trough region Ne peaks during local summers and attain the valley during local winter. Around −100°E and 60°E, two larger electron density sectors features can be seen in both hemispheres during all three seasons, which attributed to the electron extending from middle latitude to trough region. From 2005 to the beginning of 2010, the model overestimates the trough region Ne by 20% on average and the decrease of Ne in this region can also be seen during the last solar minimum. In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the model prediction shows quite well consistence with the observation during all three seasons while the huge difference between observations and model estimation implies that the IRI-2007 model needs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to predict better the trough region in northern hemisphere.  相似文献   
169.
Near-tropopause phenomena like upper level fronts and cyclones, penetrative cumulus convection and mesoscale mechanisms of exchange make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o the mixing processes in the atmosphere. Spatio-temporal monitoring of the tropopause height,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is an appropriate tool to show the running processes in the atmosphere. In this study, GPS radio occultation data i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tropopause height fluctuations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stratosphere–troposphere exchange and the aforementioned phenomena over the Iranian region. The paper shows how the position of the sub-tropical jet has changed with time, using GPS radio occultation observations. The tropopause height changes latitudinally, and three different bimodal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functions are observed. The results also show that the mixing region in the south of Iran is associated with the subtropical jet in winter. However, this region shifts north of Iran due to changes in the position of the subtropical jet during the summer. Consistency of the mixing region from the radio occultation data and the total ozone of TOMS over the Iranian region is also observed.  相似文献   
170.
吴蓓蓓  黄海 《航天控制》2012,30(4):54-59
针对空间多目标交会(拦截)平台停泊轨道设计问题,定义有效交会(拦截)区作为衡量平台交会(拦截)目标能力的指标,提出并建立了该类空间平台停泊轨道设计优化和分析模型,采用多岛遗传算法(MGA),以有效交会(拦截)区的最大化作为优化目标,以可交会(拦截)目标的数目和子飞行器轨道转移所需要的脉冲速度增量等为约束条件,对该类平台停泊轨道要素和子飞行器变轨时机进行综合设计优化。将上述模型和算法用于两空间平台设计中,一个是针对低轨2目标的交会平台,另一个是针对中轨3目标的拦截平台,得到合理的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设计优化模型以及选择的寻优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