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63篇
航空   354篇
航天技术   49篇
综合类   35篇
航天   4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利用涡流发生器抑制S弯进气道旋流畸变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弯进气道由于其良好的隐身性能为现代作战飞机所青睐,但是由于进气道是弯曲的,较大的表面曲率容易导致边界层分离,降低了进气道的总压恢复,增加了气流的湍流脉动,导致旋流畸变的发生。对边界层流动实施控制可以推迟、扼制流动分离,改变进气道的气动性能。本研究在某机型进气道的CAD模型的基础上,利用FLUENT软件对采用不同类型的边界层扰流片(涡流发生器)进行数值模拟,控制边界层分离,使大S弯进气道出口的总压恢复和旋流畸变指标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272.
魏巍  任思源  达兴亚  季路成 《推进技术》2021,42(8):1815-1826
针对边界层吸入条件下的跨声速风扇设计问题,提出了一种掠型叶片的设计方法,分析了三种前缘掠角分布对风扇气动性能的影响,并在边界层吸入情况下对比了复合掠型风扇和原型风扇的气动性能和流动特征,探讨了叶片通过低压畸变区过程中的流场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均匀来流时复合掠型风扇没有改变原型风扇堵塞流量,但稳定裕度提高了7.1%;边界层吸入20%进口高度时,复合掠型风扇峰值效率比均匀来流时降低了1.8%;比Rotor67风扇能够在更低的流量工况下承受同等的来流参数畸变流场。在叶片通过畸变区域过程中,退出畸变流场时更容易触发旋转失速。  相似文献   
273.
冯路宁  程邦勤  王加乐  张磊  李军 《推进技术》2021,42(9):1993-2001
为研究不同旋流强度的整体涡旋流畸变对跨声速压气机的影响,本文采用定常数值仿真的方法,基于一种整体涡旋流畸变发生器与Stage67跨声速压气机展开联合仿真研究。通过改变旋流畸变发生器叶片角度,可以模拟不同强度的整体涡旋流畸变流场,在不同旋流进气工况下得到了压气机的压比、效率特性曲线,并针对流场细节进行分析,研究其失速机理。结果表明:同向整体涡有效降低近失速点叶顶通道堵塞程度,使叶片流动损失减小,压气机稳定裕度扩大;反向整体涡加剧叶背气流流动分离程度,引起吸力面尾部低速区面积扩大,导致叶顶堵塞程度的显著加剧,通道流动损失增加明显,造成压气机稳定裕度下降。  相似文献   
274.
以配装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某型运输机在未铺装跑道静止开车、滑行等实战使用环境为背景,建立了全尺寸三维仿真计算模型,通过数值仿真,分析研究了风速、风向以及滑跑速度对该型飞机进气道地面涡的流动特性及发动机进口畸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型运输机270°侧风条件下,随着风速的增加,地面涡强度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规律,风速为2~4 m/s时强度最大,风速在6 m/s以上地面涡特性消失;风速为3m/s时,在风向为210°左右地面涡强度达到最大,外物吸入能力最高,其导致的进气道出口周向压力畸变最强。该型运输机滑行状态相对于其静止、逆风环境,地面涡的范围、强度均较小,对进气道出口流场品质也影响较弱。   相似文献   
275.
卫星遥感图像几何质量的仿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卫星图像摄影过程,建立了图像质量评价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包括:整机侧视和反射镜侧视两种相机侧视方案,姿态运动、轨道运动、地球自转、地图投影等因素对卫星图像几何质量的影响。并在计算机上分析了图像的几何质量,提出了几何校正方法,为遥感卫星设计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76.
Passive intermodulation(PIM) has gradually become a serious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due to the development of high-power and high-sensitivity RF/microwave communication systems, especially large deployable mesh reflector antennas. This paper proposes a field-circuit coupling method to analyze the PIM level of mesh reflectors. With the existence of many metal–metal(MM) contacts in mesh reflectors, the contact nonlinearity becomes the main reason for PIM generation. To analyze these potential PIM sources, an equivalent circuit model including nonlinear components is constructed to model a single MM contact so that the transient current through the MM contact point induced by incident electromagnetic waves can be calculated. Taking the electric current as a new electromagnetic wave source, the far-field scattering can be obtained by the use of electromagnetic numerical methods or the communication link method. Finally, a comparison between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is illustrated to verify the valid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相似文献   
277.
《中国航空学报》2016,(6):1806-1814
Inspection techniques for aero-engine blades are a hot topic in industry. Since these blades have a sculptured surface and a small datum, measurement results may deviate from an actual position. There are few proper approaches compensating for non-uniform distribution errors that are within specified tolerance ranges. This study aimed to develop a meshing structure measur-ing approach for the distortion of blades via non-contact optical 3D scanning. A rough measure-ment and a registration procedure are initially adopted to rectify the coordinate system of a blade, which avoids the initial coordinate system errors caused by the small datum. A measurement path with meshing structure is then unfolded on the blade surface. For non-uniform distribution errors, the meshing structure measurement is more visual and clear than the traditional constant height curves method. All measuring points take only 7 min to complete,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error is directly and accurately presented by the meshing structure. This study provides a basis for future research on distortion control and error compensation.  相似文献   
278.
埋入式进气道流场控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埋入式进气道总压恢复系统数低、畸变大的特点,提出了利用扰流器对埋入式进气道进行流场控制的方案。通过吹风实验,分析了扰流器的轴向位置、长度、高度、安装角、数目等对埋入式进气道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流场控制方案可以大幅度提高进气道总压恢复和降低流场畸变,总压恢复σ可提高 3.5%以上,流场畸变指数 Δσ可降低 5.4 2 %以上,使埋入式进气道的性能达到可应用的水平,为埋入式进气道流场控制提供理论和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279.
为降低进气畸变对压气机气动性能的影响,设计了 1种压气机非轴对称静子,并对设计方案开展数值模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在最高效率工况下,非轴对称静子能减小畸变区静叶的流动分离,缩小叶尖低密流区域,提升通道的流通能力,压气机的最高效率约增加 0.46%,此外,畸变区叶片进口气流角得到改善,在 90%叶高处的峰值气流角降低 2.5°;在近失速工况下,非轴对称静子能降低畸变区静叶上半叶高的扩压因子,缩小分离范围,虽略微恶化了叶根区域流场,但压气机整体气动性能与流通能力有所提升,能够在更低的流量下工作,稳定裕度增加 31.5%。  相似文献   
280.
涡轴发动机稳定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评定涡轴发动机的稳定性,采用了可移动插板式压力畸变发生器评定方法对其稳定性进行评定,通过分析喘振时的压力信号,得到了临界状态下的各种参数和临界畸变指数,在此基础上间接地比较了四台发动机的稳定性的好坏,并且发现该发动机由于离心压气机首先失稳从而引起发动机喘振,且低转速下对喘振的容忍能力要高于高转速状态,这些结论可以作为该型涡轴发动机改进和设计使用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