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8篇
  免费   331篇
  国内免费   275篇
航空   925篇
航天技术   247篇
综合类   165篇
航天   64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91.
新能源汽车用电机对大小及质量的要求严格,具有功率密度高、质量轻、体积小、内部结构紧凑等特点,故不可避免会产生较大的散热压力,因此带水套的液冷电机成为主流形式。如何建立电机内部与壳体之间高效的导热通道,是限制电机性能的重要问题之一。运用电机灌封技术在定子槽内绕组以及端部绕组处填充热导率相对较高的灌封胶,以提高绕组的导热效率。利用流体仿真的方法对灌封后的电机流场以及温度场进行研究,与未灌封电机对比,利用现有的试验平台,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电机灌封后有效的改善了端部绕组以及槽内绕组的散热条件,降低了端部与槽内的温度梯度,电机绕组的最高温度下降了22 K,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992.
具有终端角度约束的机动再入飞行器的最优制导律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对具有终端角度约束的机动再入飞行器的最优制导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角度反馈形式的最优制导律,并与已有的角速度反馈形式的最优制导律进行了比较研究,所得到的结论对机动再入飞行器制导律的选择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3.
航天器对空间碎片撞击危害的被动防护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人类对空间碎片的认识过程和被动防护屏的演变,着重讨论了多次冲击防护屏概念,各层的功能及多次冲击防护屏的优点,并提出了防护屏综合设计应考虑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994.
容错箭载计算机的硬件故障注入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容错机制和设计方案的正确性验证是容错箭载计算机研制的重要环节,验证方法有理论计算、软件模拟和硬件模拟等3种。硬件故障注入法采用人为引入故障方法可加速系统的失效,并通过观察系统在出现故障之后的行为反应对容错计算机系统的容错能力进行评价,更适合工程应用。本文研究采用硬件故障注入方法和特定容错测试仪,对容错箭载计算机的容错机制和设计方案进行了正确性验证,为容错箭载计算机的工程应用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995.
20世纪90年代大运载总体方案论证的一些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型运载火箭是人类进入空间并进一步进行深空探索的关键空间运输工具,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大型运载火箭总体方案研究和论证工作,众多技术专家参与了论证。回顾了多种大型运载火箭总体方案的提出思路,介绍了20世纪90年代863第二届专题组在总体方案论证中完成的总体参数分析论证工作,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以发射20t级空间站为目标,提出了大型运载火箭多种总体方案的参数分析结果,为以后论证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96.
运载火箭智慧控制系统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总结了国内外先进运载火箭控制系统的特点,结合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现状,提出目前我国运载火箭控制系统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应现阶段智能高可靠需求的自主轨道规划技术、在线故障辨识技术、姿控喷管隔离重构技术和全程四元数控制技术,所提技术可有效提高控制系统可靠性,使全箭在面对非灾难性故障时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997.
针对高马赫数临近空间无人机(HSUAV)概念设计的需求,研究一种飞行器主要总体参数设计的改进方法,目的是提高主要总体参数设计的可信度。在现有的约束分析和任务分析方法基础上,通过融入适用性更广、预测精度更高的气动模型和推进系统模型,建立了一种迭代的设计计算流程。应用参数化建模方法建立了气动数值分析模型,应用发动机热力循环分析建立了推进系统模型。应用本文方法完成了高马赫数临近空间无人机主要总体参数设计计算,结果表明:经过若干次迭代设计计算,主要总体参数值收敛;由传统方法确定的主要总体参数与本文方法的结果有明显差别。由于本文方法中使用了可信度更高的气动和推进系统模型,根据本文方法确定的主要总体参数具有更高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998.
外激振动条件下气体减压器工作稳定性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运载火箭增压系统中减压器在外激振动条件下的工作稳定性,在减压器模型中通过壳体位移坐标引入振动激励源,建立了可模拟减压器在外激振动条件下工作过程的计算模型,对外激随机振动条件下增压系统动态工作过程进行了仿真.针对仿真发现的减压器下游压力振荡的不稳定现象,对减压器下游不同管路尺寸和减压器不同参数下的系统工作过程进行了对比计算.计算结果显示:增大减压器下游管路尺寸,减小减压器阀芯组件质量与减小阀芯组件与壳体间滑动摩擦力,都可以使压力振荡过程减弱,有利于改善减压器在外激振动过程下的工作稳定性.计算结果为减压器及增压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99.
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前体/进气道一体化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前体/进气道一体化设计的问题,以总体指标为约束,采用数值设计手段开展了前体/进气道一体化设计,并对高超声速飞行器进行测压/测力试验,考核了前体/进气道的一些主要性能,结果表明:①设计状态下,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前体/进气道性能符合总体指标要求,设计手段有效;②数值手段模拟结果和风洞试验结果吻合良好,流量系数最大误差为4%,总压恢复系数最大误差为42%,数值算法有效;③前体/进气道的附加阻力随来流马赫数的增大而减小,0°攻角下,在来流马赫数为4时,附加阻力占总阻力的172%,在总体设计时应予以考虑;④在进行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通流测压/测力试验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进气道不起动的试验预案,防止由于进气道不起动导致整个试验的失败.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自适应控制的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甄子洋  朱平  江驹  陶钢 《宇航学报》2018,39(4):355-367
综述了高超声速飞行器数学建模与自适应控制技术。在概述典型数学模型基础上,着重概述了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浸入-不变集非线性自适应控制、自适应动态面反步控制、自适应滑模控制、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和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等多种自适应控制技术在高超声速飞行器中的应用与研究。对高超声速飞行器自适应容错控制技术现状,自适应控制在高超声速飞行器飞行测试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概述。总结了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当前研制项目和技术现状,重点展望了若干种鲁棒非线性自适应控制技术。与已有综述相区别,重点概述自适应控制在解决高超声速飞行器鲁棒、稳定、切换、协调等关键控制问题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