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72篇
航空   179篇
航天技术   58篇
综合类   36篇
航天   6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41.
改进的Woodward方法及用于设计大口面天线馈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传统的Woodward综合方法及其改进方法的基础上,引入最小二乘及伪逆,得到一种新的方向图综合方法;并将新方法与阵列波束形成技术结合,用于设计大型口面天线/FAST(Five-hundred 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Telescope)的初级方向图.在本文提出的方法中,抽样点数可以与阵列单元数相等和不等,对综合区域没有限制,所以综合的赋形波束更加灵活,适应场合更广泛.   相似文献   
242.
对飞行/推进综合控制系统应用分散设计的方法,确定各通道补偿器结构形式.采用输出反馈线性二次型最优方法,以反馈增益的形式实现了对控制补偿器的零点选择,并初步探讨了速度控制和高度控制之间耦合因素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分别对进场下滑和地形跟踪/轰炸任务进行设计,验证了加权矩阵和耦合因素对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输出反馈线性二次型最优方法设计飞行/推进综合控制系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43.
一种双S形进气道流场特性及控制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首先利用高速风洞对一种与机身保形的双S进气道原始模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进气道出口截面总压周向畸变指数较大.继而,在低速风洞试验的基础上选择了一种基于涡流发生器的流场控制方案,并在高速风洞中开展了对该进气道高速风洞流场控制试验研究,分别获得了流量特性、速度特性、攻角特性和侧滑角特性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原型方案的高速风洞试验结果说明双S弯进气道第二S弯上壁面产生了气流分离,在横截面二次流的共同作用下,导致该方案出口截面的上方存在一较大的低压区,当Ma0=0.8,α=0°,β=0°时匹配点处总压恢复系数σ为0.958,周向总压畸变指数Δσ0达到11.7%,超过了一般航空发动机的忍受范围.(2)与原型方案的风洞试验结果相比,涡流发生器控制技术能够有效抑制双S弯进气道第二S弯上壁面的气流分离,大幅度降低了该进气道的流场畸变.设计状态下(Ma0=0.8,α=0°,β=0°)总压恢复系数σ为0.953,周向总压畸变指数Δσ0仅有2.3%,综合畸变指数W为4.1%,满足了发动机的使用条件.(3)研究范围内,较低的飞行马赫数使得流场控制方案出口截面的总压恢复系数略有升高,但对周向畸变指数有着不利影响.此外,随着攻角从-4°增加到8°,出口总压恢复系数和周向畸变指数均逐渐降低.而当侧滑角从0°变化到6°时总压恢复系数几乎不变,但大侧滑角给周向畸变指数带来的不利影响较为显著.(4)在飞行马赫数Ma0=0.6~0.85,攻角α=-4°~8°,β=0°~6°的范围内,匹配点处进气道的总压恢复系数在0.936~0.961之间,周向畸变指数在1.4%~5.4%之间,综合畸变指数在3.8%~7.0%之间,表明采用流场控制后的进气道方案已达到实用水平.  相似文献   
244.
模态综合法在航天器结构动力学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要介绍了模态综合法的基本原理和在国内外航天领域的应用发展,初步研究了模态综合法在航天领域结构动力学分析应用中受限的两个问题,即采用不同商业有限元软件建立的部组件模型如何统一缩聚为Nastran版本一级缩聚模型的接口匹配问题,以及包含部组件一级缩聚模型的航天器缩聚/物理混合模型能否二次缩聚并用于耦合载荷分析的二级缩聚问题。  相似文献   
245.
为验证镜像综合孔径微波辐射成像的原理,设计了V波段镜像综合孔径辐射成像原理实验系统(MAS-V),介绍了系统组成及原理并进行了电暖器辐射成像及空间分辨率实验,电暖器热辐射部分清晰可见,且轮廓与光学图像结果一致。实验结果表明:镜像综合孔径微波辐射成像的原理正确。对于相同的天线阵列,镜像综合孔径的空间分辨率优于常规综合孔径,约为其2倍。若增大反射板与天线阵列的距离,镜像综合孔径的空间分辨率将进一步提高。研究结果为镜像综合孔径微波辐射成像方法应用于静止轨道大气遥感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46.
基于某级压气机叶片盘扇区,建立考虑非线性榫接触叶片盘有限元模型,应用提出的自由界面子结构-固定界面预应力模态综合超单元近似分析方法,并基于提出的围绕实验与有限元分析拟合出线性表达式的失谐参数识别方法,探究失谐关键因素对于叶盘系统振动的影响.结果表明,非线性榫接触不可忽略,提出的超单元法精度达到3.07%,满足要求.同时也表明,叶片平均频率、叶盘刚度比与频率转向对于失谐叶盘系统振动幅值、共振频率及应变能等参数均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47.
基于数字模拟阻抗的概念,采用数字化的方法,利用了数字波形合成技术、幅值比例调制技术、相位差拟合技术以及频率锁相跟踪等关键技术研制出了数字模拟阻抗标准器,从而证明了这个新概念的正确性。研制出的数字模拟阻抗标准器可适用于校准电压和电流分开测量的数字电桥或LCR阻抗测量仪,为模拟阻抗量值传递方法开辟了数字化途径。  相似文献   
248.
亚纯函数与整函数的分解理论是单复变函数中一个令人感兴趣的课题。本文的结论一方面推广了文「1」的结果,证明了对唯一分解的有理函数Q(z),任一超越亚纯函数f(z),f(z)-αQ(z)和f(z)(Q(z)-α)几乎对所在的复数α都是唯一分解的。  相似文献   
249.
压气机叶片加工误差影响不确定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为了正确评估加工误差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考虑加工误差大小、分布随机性的数值研究方法以实现叶片性能不确定性分析。采用NURBS(非均匀有理B样条) 方法实现叶型参数化,通过检测及统计手段获取误差真实分布,运用蒙特卡洛模拟生成随机样本,并训练Kriging代理模型进行不确定性分析,得到了叶片加工误差对气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工误差对气动性能的影响与所处工况有关,最高使得损失增加0.853%;叶型性能对于吸力面表面型线更为敏感,在加工及检测过程应给予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250.
以涡扇发动机参数限制保护为目标设计了一种滑模(SM)调节器.采用区域极点配置的混合范数综合法设计了滑模调节器的反馈增益系数;根据全局渐近稳定性判据验证了本滑模控制仿真的稳定性;基于滑模调节器在仿真环境中进行了控制系统的建模,对不同的滑模可调参数切换增益进行了比对分析,并选取了某一组切换增益值作为后续仿真的基准参数;仿真对比分析了滑模调节器和线性调节器的调节效果.结果表明:基于滑模控制方法所设计滑模参数限制调节器在发动机过渡态过程中对发动机进行主控,克服了线性参数限制调节器在过渡态过程几乎无法实施控制的缺点; 该设计的滑模参数限制调节器能在7s内实现发动机过渡态的参数限制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