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21篇
航空   130篇
航天技术   137篇
综合类   18篇
航天   5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331.
针对电波折射修正精度直接影响无线电系统的探测和定位精度这一问题,提出了利用微波辐射计反演大气折射率剖面进行电波折射修正的解决方法,并引入RBF(Radial Basis Function,径向基)神经网络算法反演大气折射率.在青岛市气象局架设MP-3000A型多通道微波辐射计,开展了长达1个月的与探空数据的联合观测比对实验,对输出的大气折射率剖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实验结果表明:RBF神经网络算法与MP-3000A自带的神经网络算法相比,反演大气折射率剖面的精度提高了30%以上,同时,电波折射修正的精度也得以提高.因此,利用微波辐射计反演大气折射率剖面进行电波折射修正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332.
民用飞机航电系统复杂,试飞科目和架次繁多,为提高试飞效率,结合试飞是一个重要途径。深入研究了指点信标系统和FAA咨询通告(AC)对于指点信标建议的试飞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结合试飞方案——从飞机正常着陆中获取需要的参数作为指点信标符合性分析,相比于独立的指点信标试飞,这样不仅获得的数据量大,试飞效率也更高。  相似文献   
333.
雷达射频掩护信号分析及对抗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抗干扰能力,雷达采用射频掩护信号对抗有源干扰机.分析射频掩护信号的产生机理和工作波形,以及射频掩护信号对雷达有源干扰机中测频接收机、信号处理机、数字射频存储器及脉冲行波管发射机的影响,从而给出雷达有源干扰机对抗射频掩护信号的方法.  相似文献   
334.
文章通过对软件无线电基本理论的研究,得出一种多相滤波数字正交变换的中频软件无线电结构,A/D的采样频率只有原采样频率的一半,这样就降低了对采样器件的要求。为了降低后续DSP处理速度需求压力,文中利用FPGA实现了多相滤波数字正交变换结构的延迟滤波,证明了这种结构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35.
为了对高功率微波作用于伪码脉冲无线电引信的干扰效果进行分析,建立了引信信号处理模型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频率对准的情况下,当 HPM进入引信距离门对回波信号造成压制时,由于 HPM的信号频带较宽,覆盖了多普勒滤波器带宽,多普勒滤波器的输出信号幅度仍可达到启动门限电平,压制干扰无效。  相似文献   
336.
相比于传统的长基线和超短基线等导航方式,水下单信标导航具有布放简单的优点,但其导航精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为此,提出了单信标导航的航路规划方案,通过泰勒级数展开推导了水平位置精度因子的表达式,并分析了导航点和声信标的相对几何位置关系对导航精度的影响,最终提出了航路规划方案。在此基础上,还提出了自主水下航行器(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AUV)从其他位置接近最优航路的方法,包括两部分:一是建立以时延为观测量的滤波模型,利用滤波算法实时获取AUV的位置估计值;二是基于可观测度分析结果对最优航路接近过程的轨迹进行了设计。二者的结合使得AUV高效率且高精度地逼近最优航路。仿真证明了采用所提出的航路规划方案和最优航路接近方法可以提高导航精度,航路规划方案使得AUV位置估计的均方根误差近似为2 m。  相似文献   
337.
雷达遥感卫星作为一种重要的民用空间基础设施,能够实现全天时、全天候的高分辨对地观测,对推动科学进步、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但随着全域无线电业务的快速增长,频率共享导致的兼容冲突日益加剧,衍生出的射频干扰已成为困扰定量化精确遥感探测性能的共性难题。本文系统地梳理了典型波段的对地观测业务频率分配现状,介绍了射频干扰的定义和影响机理,提出了模型数据混合驱动的干扰抑制新思路,并对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归纳总结,为新一代雷达遥感卫星的频率优化设计提供知识依据,进而保障其在复杂电磁环境的对地观测效能。  相似文献   
338.
为实现宽带雷达回波信号的模拟生成,通常采用基于信道化技术的射频存储(DRFM)系统。在信道化DRFM系统中,不合理的信道划分方案和多相滤波器设计会导致频谱混叠、频谱分量缺失和幅度失真。文章提出了一种相邻信道频谱有50%交叠的信道划分方法,并对信道化滤波器组进行了优化设计。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种瞬时大带宽DRFM系统的实现方案。仿真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设计方案可以实现Nyquist采样带宽内雷达信号的射频存储和模拟转发,且具有较小的幅度失真,可以满足瞬时大带宽雷达回波信号的模拟需求。  相似文献   
339.
《中国航空学报》2022,35(9):106-116
A real-time ray-based hardware emulator for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 communication channels which suits for the Three-Dimensional (3D) dynamic scenarios and considers the movements of both terminals is developed in this paper. The time-variant channel parameters, i.e., ray delay, ray gain, and ray Doppler frequency are precalculated in the host by using the Ray Tracing (RT) method. Meanwhile, RT simulation dramatically increases the number of valid rays. To address the problem of resource limitation and huge computational burden in the implementation, an efficient ray coefficients generation method based on iteration is proposed and implemented. With the advantages of low cost and high flexibility, a Software Defined Radio (SDR) hardware platform is used to emulate the ray-based UAV channels by utilizing the compact architecture including the Time-Division (TD) scheme and Tapped-Delay Line (TDL) for channel convolution. Finally, hardware measurement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erties of emulated channel, i.e., Power Delay Profile (PDP) and Doppler Power Spectrum Density (DPSD) consist with the simulated ones, which verifies the correctness of hardware implementation. The proposed channel emulator provides an efficient way for optimization, ver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UAV communication systems.  相似文献   
340.
针对月球车月面探测活动任务中对高精度定位的需求,当前视觉惯性定位方法存在误差累积,并且在缺乏先验环境信息时无法消除,基于三角测量原理的无线电定位方法可以通过测量接收端到至少三个不同发射端的距离来确定目标物体位置,但需要架设三台以上基站,因此难以满足月面环境下大范围定位的需求。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基站无线测距和视觉惯性里程计融合定位方法,以解决上述定位手段存在的问题。该方法首先利用视觉惯性里程计构建的环境模型将WIFI、UHF和UWB三类无线电基站测距信息进行融合,然后将测距结果和视觉IMU信息进行位置联合解算来确定月球车位置,最后在Matlab和Gazebo软件平台上进行仿真验证,在距离基站最远行进1500米的条件下实现了0.92米定位误差。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满足月面探测任务对于精准定位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