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72篇 |
免费 | 101篇 |
国内免费 | 84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396篇 |
航天技术 | 85篇 |
综合类 | 82篇 |
航天 | 9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19篇 |
2021年 | 15篇 |
2020年 | 15篇 |
2019年 | 29篇 |
2018年 | 28篇 |
2017年 | 36篇 |
2016年 | 34篇 |
2015年 | 22篇 |
2014年 | 36篇 |
2013年 | 20篇 |
2012年 | 30篇 |
2011年 | 51篇 |
2010年 | 28篇 |
2009年 | 39篇 |
2008年 | 31篇 |
2007年 | 32篇 |
2006年 | 33篇 |
2005年 | 27篇 |
2004年 | 20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1.
412.
目前以碳氢燃料与空气可爆混合物的直管爆震室存在较长的爆燃向爆震转变(Deflagration to Detonation Transition,简称"DDT")距离,从而导致发动机整机长度过长等问题。为解决此问题,采用8种螺旋构型的爆震管替代现有国内外普遍研究的直管构型的爆震管进行了一系列实验。首先对不同螺旋结构的爆震管进行冷态流阻特性实验,得出了螺旋结构参数和流阻的关系;再结合冷态实验结果,选取4种螺旋结构进行了热态爆震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有螺旋结构均可获得充分发展的爆震波;螺旋爆震管缓燃向爆震转变时间随螺旋中轴线曲率半径增加而减小;相对于长2.0m的直管爆震管,螺旋爆震管DDT时间缩短了0.415~0.589ms,DDT距离沿螺旋线方向缩短了0.35m,爆震管轴向长度缩短了0.78~1.28m。 相似文献
413.
<正> 垂尾紧靠涡轮喷气发动机尾喷口,随着飞机发动机功率的迅速提高,垂尾声载荷问题的研究愈来愈急需。因空测飞机垂尾声载荷难度较大,费用较贵,本文介绍关于地测声载荷的研究。 相似文献
414.
415.
正-反激组合式变换器中,两个变压器轮流向负载传递功率,LCD缓冲网络实现了功率器件的零电压关断,并且将多余的能量回馈电网,减小了关断损耗,提高了效率,文中详细分析了该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列出了各种工作状态下的等值电路和微分方程,给出了各工作状态转换的条件,并绘制了50W100kHz实验电路的实验波形,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16.
417.
418.
为方便航空供电系统交流负载用电性能的研究,提出了交流负载的半实物仿真技术.以电压型脉冲宽度调制整流拓扑结构和三相电流的解耦控制为基础,采用复合补偿结构保证快速性;增加一组桥臂为中线电流提供通路;在电网端加入滤波器滤除开关谐波以得到更真实的负载特性.交流负载的半实物仿真技术在115 V,400 Hz的航空电源系统中实现了网侧电流跟踪上位机数字仿真后的给定电流的功能,模拟了交流负载的功率因数、电流谐波和不平衡性的动态变化过程.通过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了提出的半实物仿真技术的精度和快速性都达到了要求,为航空供电系统交流负载用电性能的研究提供了工具. 相似文献
419.
420.
为了防止钛合金与其它活泼金属接触时发生电偶腐蚀,防止粘结,提高其表面硬度,减少摩擦磨损而提出了脉冲微弧阳极氧化工艺。微弧阳极氧化在L(含硫化合物)、T(含磷化合物)及若干添加剂的混合电解液中进行。由脉冲电源供电。高压、高热的微弧使零件表面发生等离子体放电现象,形成2-15μm致密的、高绝缘的氧化膜层。它有抗腐蚀、防粘结的功能;同时,钛合金的表面硬度得到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