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49篇
航空   270篇
航天技术   57篇
综合类   47篇
航天   6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31.
根据国际工程教育评估组织 ABET 将评价重点放在学生“学到了什么”的精神,本文提出了依据学生在各种场合表现出的实际能力来评价一门课程的教学质量的“以目标为导向”的方法,并实现了课程评价信息系统。该方法的评价逻辑是:从学生学到的能力评价课程目标达成度,从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专业培养水平。该方法的优点是,不需要增加额外的测试,即可以定量评价课程质量,并促使教师主动改善课程设计。  相似文献   
432.
针对迭代制导完成后入轨参数或终端程序角修正问题,研究一种基于模型参考的自适应预测补偿迭代制导算法在运载火箭上的应用。该算法在经典迭代制导算法的基础上,根据预测的迭代终端程序角和飞行视加速度的参考模型,对关机点参数进行补偿,依据补偿后的终端指标重新规划飞行轨迹,进而得出满足入轨参数或终端程序角偏差修正的制导指令,提升迭代制导对入轨参数偏差或终端程序角的修正能力。此外,阐述了经典迭代制导的基本算法,概括了自适应预测补偿迭代制导算法的基本原理,并以大推力直接入轨、终端程序角大偏差以及满足终端程序角约束为例,给出相应工况的自适应预测补偿的迭代制导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对入轨参数和终端程序角偏差具有一定的修正能力。  相似文献   
433.
矩形转圆形进气道马赫5正8°攻角启动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马赫5、正8°攻角状态对收缩比为6.9的带楔形前体的矩形转圆形内收缩进气道进行了风洞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了该进气道无放气及有放气时在风洞中的启动特性。结果表明,无放气状态该进气道在风洞中并不能顺利启动,不启动状态进气道顶板上存在较大分离区,分离激波被推出内压缩段,此时总压恢复仅为0.378,增压比为54.1,出口马赫数为1.48。通过在内压段的顶板上激波附面层相互作用区域放气后,该进气道可在风洞中正常启动。启动后总压恢复为0.558,增压比减小至44.9,出口马赫数为1.84,放气量约为唇口封闭处截面流量的1.2%。以上研究表明,放气可有效改善内收缩进气道的启动性能,启动后放气量较小,总体性能较优。  相似文献   
434.
航空领域专项计划的实施需要发现大量重大基础研究项目进行支撑,而目前航空科研管理部门在项目发现过程中以被动管理为主,未能充分发挥其作用。通过分析自上而下航空领域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内涵及现状基础上,借鉴项目集识别过程及其项目识别特点,构建自上而下的航空领域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发现过程及机制,分析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发现所涉及的航空领域专项计划主管部门、航空科研管理部门以及科研人员间的相互关系和功能,并结合某航空科研管理部门进行实例应用。表明基于项目集识别过程梳理和完善了航空领域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发现过程及机制,强化了航空科研管理部门作用,提升了项目发现有效性。  相似文献   
435.
针对车载捷联惯导系统(SINS),提出一种快速行进间粗对准方法。将捷联矩阵分解为3个矩阵相乘,利用GPS提供的载体在导航坐标系的速度和里程计提供的载体在载体坐标系的速度构建不共线向量,求解初始载体坐标系相对惯性坐标系的常值转换矩阵,进而求得初始姿态矩阵。该对准方法对载车的唯一要求是在对准过程中做一个转弯机动。与现有对准方法相比,该方法没有用到加速度计信息。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1 min之内完成粗对准,采用零偏为0.1(°)/h的低精度陀螺,对准误差小于0.3°。  相似文献   
436.
为解决大飞机多轮多支柱起落架研制中的载荷分配难题,实测伊尔76飞机起落架载荷,对多支柱起落架在着陆撞击及转弯过程中的载荷特点进行详细分析.实测结果发现着陆时前、后主起落架承担的冲击载荷基本相当,起转载荷相对较大.与常规三点式起落架相比,转弯时多支柱起落架载荷有很大不同,前主起落架侧向载荷指向转弯圆心反方向,构成阻碍飞机...  相似文献   
437.
High-precision turning(HPT) is a main processing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rotary high-precision components, especially for metallic parts. However, the generated vibration between tool tip and workpiece during turning may seriously deteriorate the surface integrity. Therefore,exploring the effect of vibration on turning surface morphology and quality of copper parts using3D surface topography regeneration model is crucial for predicting HPT performance. This developed model can update the machin...  相似文献   
438.
《中国航空学报》2023,36(4):338-353
Reinforcement Learning (RL) techniques are being studied to solve the Demand and Capacity Balancing (DCB) problems to fully exploit their computational performance. A locally generalised Multi-Agent Reinforcement Learning (MARL) for real-world DCB problems is proposed.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deploy trained agents directly to unseen scenarios in a specific Air Traffic Flow Management (ATFM) region to quickly obtain a satisfactory solution. In this method, agents of all flights in a scenario form a multi-agent decision-making system based on partial observation. The trained agent with the customised neural network can be deployed directly on the corresponding flight, allowing it to solve the DCB problem jointly. A cooperation coefficient is introduced in the reward function, which is used to adjust the agent’s cooperation preference in a multi-agent system, thereby controlling the distribution of flight delay time allocation. A multi-iteration mechanism is designed for the DCB decision-making framework to deal with problems arising from non-stationarity in MARL and to ensure that all hotspots are eliminated. Experiments based on large-scale high-complexity real-world scenarios are conducted to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and efficiency of the method. From a statistical point of view, it is proven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is generalised within the scope of the flights and sectors of interest, and its optimisation performance outperforms the standard computer-assisted slot allocation and state-of-the-art RL-based DCB methods. The sensitivity analysis preliminarily reveals the effect of the cooperation coefficient on delay time allocation.  相似文献   
439.
军用飞机维修大纲修订流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首先论述了维修大纲修订的必要性和实际状况,接着介绍了B777、Y8和某型军机的维修大纲修订情况,以及波音的维修大纲修订实施程序,最后重点阐述了如何从实际情况出发,并借鉴波音的经验,建立一套适用于我国军用飞机维修大纲修订工作的实施流程,以有效地指导该项工作,提高军用飞机的可用度,降低维修成本。  相似文献   
440.
高马赫数V字形钝化前缘平板表面压力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三维内转式进气道V字形唇口下游面临的严酷压力载荷问题,将唇口简化为V字形钝化前缘平板,在来流马赫数为6的条件下,采用数值模拟结合激波风洞压敏涂料测量方法,研究了半径比R/r = 0 ~ 20(V字形根部倒圆半径R与前缘钝化半径r之比)的平板表面压力演化特性。结果表明,随着R/r增大,V字形钝化前缘产生的三维波系结构发生变化,引起下游平板表面压力演变出4种类型。R/r较小时,V字形钝化前缘激波干扰产生的大范围流动分离,诱导形成了偏离中心线较远的分叉状高压区(Type Ⅰ,分叉型);随着R/r增大,流动分离减弱,分叉状高压区逐渐消失,由透射激波扫掠壁面所形成的条带状高压和超声速射流对撞所形成的中心线高压区逐渐显露,依次出现过渡型(Type Ⅱ)、严酷型(Type Ⅲ)和渐匀型(Type Ⅳ)压力分布。平板上分叉型和过渡型的压力最大值仅为4.3 ~ 7.2p∞(p∞为来流静压),但V字形钝化前缘处的流场品质恶劣;严酷型的压力最大值,随着射流对撞强度的增强而增大,最高可达19p∞;渐匀型的压力最大值,随着射流对撞强度的减弱,逐渐趋近于二维钝前缘平板产生的压力最大值4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