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2篇
  免费   373篇
  国内免费   291篇
航空   1628篇
航天技术   278篇
综合类   301篇
航天   29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41.
载人航天器密封舱内管路设备维修设计与验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载人航天器密封舱内配置大量的气、液管路设备,实现管路设备的在轨维修,对于提高长期在轨飞行载人航天器的安全性及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某载人航天器再生生保管路设备在轨维修性进行了设计,经地面充分验证后,航天员在轨完成了管路设备维修操作,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管路设备在轨维修设计正确、有效,可为载人航天器其他在轨维修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42.
Due to the presence of periodic forcing terms in the gravity gradient torque, orbit eccentricity may produce large response for the roll, yaw and pitch angle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influence of the orbit eccentricity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attitude determination and control subsystem (ADCS) pointing of passive Low Earth Orbit (LEO) satellites stabilized by a gravity gradient boom or having long appendages before and after the deorbiting operation. The contribution of this work is twofold. First, the satellite attitude dynamics and kinematics are modeled by introducing the orbit eccentricity in the equations of motion of a LEO satellite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best scenario in which satellite operators can keep the nominal functionality of LEO satellites with a gravity gradient boom after the deorbiting operation. Second, a Quaternion-based Extended Kalman Filter (EKF) is analyzed when the orbit eccentricity is considered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influence of this disturbance on the convergence and stability of the filter. The simulations in this work are based on the true parameters of Alsat-1 which is a typical LEO satellite stabilized by a gravity gradient boo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rbit eccentricity has a big influence on the pointing system accuracy causing micro-vibrations that affect the geocentric pointing particularly after the deorbiting phase. In this case, satellites have no orbital correction option. The Quaternion-based Extended Kalman Filter analyzed in this paper, achieved satisfactory results for eccentricity values less than 0.4 with respect to pointing system accuracy. However, singularities were observed for eccentricity values greater than 0.4.  相似文献   
843.
本文针对临近空间大气压力传感器现场校准需求,介绍了临近空间大气压力传感器现场校准装置工作原理, 进行理论分析与仿真,提出需突破的关键技术,给出了不确定度预估。  相似文献   
844.
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建立了发射箱内燃气流场计算分析模型,对火箭弹发射时箱内压力波传播进行了数值分析,获得了箱内前后出口处的流场压力。通过合理的设计开盖压力,能可靠实现发射箱前后盖的自动开启。经飞行试验验证,数值分析结果与试验情况吻合良好,表明箱内燃气流场计算分析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45.
某涡轮导向叶片换热实验与计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某涡轮导向叶片,实验测量了光滑叶片表面的压力系数和速比系数,并使用瞬态液晶测量技术获得了叶片全表面传热系数分布.分别使用shear stress transport(SST),k-ω,k-ε和renormalization group(RNG)k-ε四种湍流模型模拟了相同结构尺寸的叶栅通道内的流动与换热,并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压力面压力系数沿弧长方向逐渐下降,吸力面上压力系数先快速下降达到最小值后缓慢上升(出现逆压梯度).叶栅通道和叶片表面附近气流流动结构的复杂性导致叶片表面传热系数分布较为复杂.4种湍流模型对压力系数和速比系数的计算结果相互差别不大,计算数据也比较接近实验值.关于叶片表面传热系数,SST模型计算结果分布规律与实验接近,而其他3种湍流模型都没有能模拟出吸力面边界层分离对换热的影响.   相似文献   
846.
宋言明  杨洋 《航空学报》2014,35(4):1157-1164
由于内反馈式静压轴承具有高回转精度、大承载能力和高油膜刚度等特性,固将其引入到非晶态薄带冷却铜辊支承结构中。为了获取冷却铜辊用内反馈静压轴承的承载能力特性,利用流体力学软件建立不同偏心距下的内反馈式静压轴承油膜模型,研究不同进油压力下随偏心距变化时轴承油膜压力场分布情况并计算出其承载能力。结果表明:在同等进油压力下,油膜承载能力随偏心距的增大而增大;在同等偏心距下,油膜承载能力随进油压力的增大而增大。最终通过与工作现场实验数据比对分析,当进油压力分别为3.0 MPa和3.5 MPa时,数值模拟载荷值与实际载荷值的相对误差分别为5.3%和5.4%,证明了数值模拟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47.
从某颗在轨卫星地面轨迹漂移“异常”出发,分析了该现象发生的内在机理,建立了零偏模式下(卫星姿态偏航角保持为零)光压摄动力沿迹方向累积效应解析模型,并基于历史观测数据通过轨道改进估计模型参数。最后,利用该卫星2018年真实地面轨迹对新模型预报精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新模型后,卫星地面轨迹漂移预报误差得到明显改善,为该卫星轨迹保持控制策略制定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48.
认为经典升力理论遗漏了一个决定升力的重要因素:流体的压强梯度。指出:地球上的流体都具有压强梯度,这是由地球引力引起的流体的一种不均匀性,这种不均匀性会在流体的运动中表现出来。运用“升腾效应”和“擅升效应”解释了一些与升力有关的现象,特别是解释了机翼的展弦比、机翼的厚度、雷诺数等对升力的影响,并设计了几个检验这两个效应的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849.
砂尘环境试验风洞的压力调节方式不同于常规回流式风洞,为了研究风洞中压力变化的动态特性,进行合理分析与简化后,应用集总参数法建立起风洞压力控制点、试验段及加砂段压力变化的动态特性模型,给出了相应的控制策略.通过仿真试验得出不同扰动因素对压力分布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对砂尘环境试验风洞的压力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能够有效优化风洞结构、提高承压能力及确定各部件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850.
王何建  刘波  张博涛 《推进技术》2021,42(12):2675-2683
为拓宽大弯角扩压叶栅可用攻角范围,优化叶片吸力面流动分离结构,本文以一大弯角叶栅为研究对象,对叶片采用压力面到吸力面打通的双“C”型槽道结构处理,在保持槽道长度及其他参数不变的条件下,设置85%、80%、75%、70%轴向弦长四个出口位置研究槽道出口位置对叶栅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特定攻角下,槽道出口位于吸力面角区分离线起始点之后、尾缘分离线之前,对吸力面流动分离的控制效果较佳;在全攻角范围,槽道出口则取在0o攻角对应较佳出口位置为好。为减小槽道内总压损失,本文提出了一种“SC”型槽道改进结构,在80%轴向弦长槽道出口位置处与双“C”型槽道以及原型叶栅进行对比。结果表明,“SC”型槽道结构相比于双“C”型槽道结构,叶栅尾迹损失及槽道内总压损失减少,槽道出口射流速度提高,叶片尾缘处静压升高;相比于原型叶栅则能有效降低其在全攻角范围内的总压损失,基本消除叶片吸力面附面层分离,削弱角区分离,提高叶栅的扩压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