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5篇
航空   81篇
航天技术   12篇
综合类   9篇
航天   3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针对新型航空发动机管路连接副,研究了其在安装过程和松动过程中的接触特性。首先,将连接副的安装-松动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并对这3个阶段的摩擦力和接触压力进行了解析推导,分析了摩擦力和接触压力的变化规律。然后,建立了管路连接副的轴对称有限元模型,并对其进行了非线性瞬态分析。最后,基于施加位移载荷的方法模拟了连接副的安装和松动过程,研究了接触面的滑移量、接触压力、摩擦力和接触压应力的变化规律。同时研究了不同预紧力对连接副接触压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松动过程在滑移点前后可以分为2个阶段,这2个阶段中接触面的接触特性有明显区别;连接副接触面的接触特性只与接触面参数和预紧力大小相关,与管径、材料等其他因素无关。本文研究的安装与松动过程中接触特性变化规律在工程上可以指导新型管路连接副的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22.
高温液压脉冲试验时,试验段油液粘度变化使得波形振荡次数显著增加,影响试验结果。笔者针对液压脉冲台压力瞬态过程进行了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变阻尼控制可以在保证波形峰值、斜率和稳态压力的情况下主动控制脉冲波形。  相似文献   
23.
光纤连接器端面研磨的技术关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地介绍了连接器的生产中最关键的研磨工艺,对研磨工艺流程,研磨质量跟踪表和研磨质量指标通过实际生产过程进行研究。而且利用跟踪记录的研磨数据,并根据研磨质量的指标,找出一套最佳的研磨工艺。从而生产出高质量的连接器。  相似文献   
24.
航天用电连接器的解体失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航天用电连接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结构不可靠造成解体,是危及整个系统工程成败的致命失效。总结并分析了近年来出现的多起解体失效案例,在阐明解体失效模式和失效机理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检验和防止解体失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25.
文章介绍了一种改进的管路试验方法——多点随机激励试验技术。根据管路自身的特点,该方法可以更加真实地模拟管路的工作环境。通过试验获得了在不同相干和相位条件下管路动态响应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相位和相干都可以改变管路动态响应,这可为管路多点振动试验条件的设计或选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6.
兰成渝管道工程运行管理系统是为指导管线运行而开发的软件,在国内首先实现了以自动方式和人机交互的方式编制调度计划,并以模拟模块对编制的计划直接进行工况模拟,以调度报表的形式提供输油工况下的控制参数。介绍了软件的编制思路和算法。  相似文献   
27.
随着飞机电缆技术的发展,连接器出现了许多变化,相应地故障模式也产生了根本性变化,为了保证新型电连接器的修理质量,需要改变修理方式,创新工艺方法。本文以某型飞机电连接器常见故障为例,分析了修理的变化。  相似文献   
28.
宽边重合并行波导及E-T接头的缝隙耦合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介绍宽边重合并行波导的横向缝隙耦合,以及E-T接头的缝隙耦合特性。考虑到波导壁厚度的存在,导出求解缝隙口面场及其散射场和等效参数的表达式。结果适用于主、副波导尺寸相同和不等,壁厚和缝隙尺寸为任意的情况。给出了数值计算和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29.
航天电连接器及其组件失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奋为 《上海航天》2005,22(4):60-64
介绍了航天电连接器及其组件失效分析中初步分析、详细分析、故障假设和最终鉴定四个阶段的内容及方法。阐述了断路、接触不良、瞬断、绝缘不良、短路、误配线、固定不良和密封不良等常见失效模式和失效机理。给出了失效分析的程序和若干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30.
闫峰 《火箭推进》2012,38(6):70-73
高压液氧供应系统是我国压力最高的挤压式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台的关键分系统。在系统设计过程中,通过合理布置管路,设计专用固定支架,采用自然补偿和堆积绝热技术,解决了高压低温推进剂系统管路设计中的难题。该系统顺利通过气密性检查和调试,经多次热试车考核,系统稳定可靠,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