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69篇
航空   280篇
航天技术   84篇
综合类   86篇
航天   8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1.
推进剂用铝粉与水反应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高压反应釜实时监测系统原位研究了铝/水反应的放热过程,提取了反应过程中3个特征温度(反应放热起始温度,反应速率最大温度,反应基本结束温度)和反应特征参数(反应放热起始温度点,反应速度,反应放热量),从而建立关于铝/水体系应用于固体推进剂的评价体系。同时,还探究了铝粉粒径、铝/水原料摩尔配比及加热功率对铝/水反应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30~250℃温度区间内,纳米铝/水体系较微米铝/水体系性能更好,当铝粉粒径大于13μm时,没有明显放热;高功率加热条件有助于激发纳米铝迅速处于高活性状态,降低了反应放热起始温度,并高效释能;纳米铝/水的最佳原料摩尔配比区间为[1∶2,1∶2.2]。  相似文献   
512.
为深入了解超空化流动机理,采用高速录像和数字粒子图像测速系统(DPIV)对绕hydronautics水翼的超空化流场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在两相共存超空化阶段,水汽混合相和汽相的分布决定了超空化区域速度场和涡量场的分布特性;水汽混合区的速度相对较低,而汽相区则与主流区有着相近的速度分布,而且空化区与主流区交界面处有着较大的速度梯度;在水汽混合区与主流区的交界处形成了上下涡带,其涡量分布表现出了明显的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513.
不同燃料对涡轮增压器试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霍磊  王洪铭 《航空动力学报》2012,27(7):1537-1541
利用理论分析和试验方法对燃气发生器采用不同燃料时其涡轮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涡轮试验中,醇类燃料由于溶水度的随环境而变化,得到的涡轮特性是不定数;采用醇类燃料,其燃烧产物对涡轮部件增加额外的腐蚀,造成涡轮部件安全隐患;采用汽油为燃料进行涡轮试验,可以得到确定的涡轮特性,其试验结果可以为改进涡轮性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14.
水冲压发动机补燃室铝水燃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铝粉在水蒸气中燃烧时间的测定是非常复杂和困难的,文中对几种燃烧模型进行了对比计算.结果表明,各种模型的计算结果相差较大.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了Brooks模型来计算燃烧时间,并由此获得了颗粒轨道模型中所需的计算参数.对某试验发动机的补燃室流场进行计算,获得的温度场与试验结果相吻合,说明这种处理方法是合理的.所建立的水冲压发动机补燃室的数值模型为补燃室燃烧组织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15.
燃气蒸汽式发射动力装置复杂内流场数值模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水下发射的燃气.蒸汽式发射动力装置内是一种包含了高温高压燃气湍流流动、冷却水射流的形成、喷嘴出口处的一次雾化、在横向高速燃气流中的二次雾化与汽化、含相变的水、汽两相流动等复杂的流动过程.应用CFD技术对水下发射试验低压强点和高压强点进行了含相变的三维两相加质流场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采用雾化理论和数值仿真技术计算得到的流场形态、特征点状态参数以及冷却水汽化情况等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这种新的计算方法可作为发射动力装置研究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16.
收缩通道内水滴形扰流柱群的换热和压力损失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宣建光  王奉明 《航空动力学报》2008,23(12):2291-2295
对装有三种不同截面的水滴形扰流柱叉排阵列的收缩通道内的流动和换热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获得了收缩通道扰流柱排内旋涡强度分布的基本特征,并根据流场分析了扰流柱形状对柱群压力损失性能和换热性能的影响,并与具有相同流动空间的矩形通道内的流动换热特性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Re数变化范围内,收缩通道的端壁Nuavr要高于矩形通道的,随着Re的升高,二者之间的差距有变大的趋势;收缩通道和矩形通道的压力损失系数差别很大,相同Re数下,收缩通道的压力损失系数约是矩形通道的34.5倍.   相似文献   
517.
对水中亚硝酸盐的测定方法——溴酸钾-甲基红催化分光光度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得出测定的最佳条件为:向两只比色管中分别加入4.0mlH3PO4、2.6ml甲基红、4.5ml KBrO3溶液,向其中一只加入2ml的NO2-标准液,然后均置于80℃水浴中加热15min。取出后用流水冷却至室温,在波长518nm处用1cm的比色皿,以水作参比,分别测量吸光度。该法的测定范围为:0.2~20μg/ml。  相似文献   
518.
Fe2O3/CNTs复合粒子的制备及其对AP热分解催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碳纳米管(CNTs)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Fe2O3/CNTs复合粒子,应用红外光谱仪(FT-IR)、X-ray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EDS)、比表面积分析仪(BET)等手段对产物的结构、形貌、粒度和比表面积进行表征,并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纯CNTs、CNTs和Fe2O3简单混合、Fe2O3/CNTs复合粒子及不同比例Fe2O3/CNTs复合粒子对AP热分解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Fe2O3/CNTs复合粒子结晶好、包覆均匀、比表面积大。Fe2O3/CNTs复合粒子可显著降低AP热分解峰温,使总表观分解热明显增加,高温分解的表观活化能降低,热分解反应速率常数增加,表现出显著的催化效果。  相似文献   
519.
为研究某型航天离心泵汽蚀特性,基于Mixture多相流模型与汽蚀模型相结合对长短复合叶轮离心泵内乙二醇水溶液进行不同的进口负压下汽液两相定常数值模拟并进行不同进口压力下的汽蚀性能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汽化区域随进口负压的增大而扩大。当进口负压在-50kPa,泵进出口压差在155kPa,已经接近额定压差的3%限制范围,此时离心泵的出口压力105kPa为临界汽蚀出口压力;进口负压到-60kPa时,出口流量突变为300L/h,该泵产生临界汽蚀状态,小于技术要求的最小进口压力10kPa,因此该泵在其工作范围内不会发生汽蚀现象,并证得本文数值模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20.
针对弹体外表面平方米级区域的高峰值、短脉宽压力加载难题,依据一维可压缩流设计了高压腔、膜片腔、试验腔的气腔加载系统,附加了与试验件随形、扩展加压面积、均化压力分布的水腔,实现了平方米级区域1 MPa峰值、10 ms上升沿的脉冲压力加载要求,建立了弹性水腔的两自由度压力分析模型,获得了水腔系统的动特性参数,计算拟合曲线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