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07篇
  免费   736篇
  国内免费   613篇
航空   2954篇
航天技术   940篇
综合类   511篇
航天   1151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20篇
  2022年   156篇
  2021年   200篇
  2020年   203篇
  2019年   211篇
  2018年   191篇
  2017年   193篇
  2016年   239篇
  2015年   213篇
  2014年   341篇
  2013年   258篇
  2012年   300篇
  2011年   352篇
  2010年   232篇
  2009年   222篇
  2008年   278篇
  2007年   271篇
  2006年   225篇
  2005年   213篇
  2004年   191篇
  2003年   153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31.
针对涡扇发动机用三轴承矢量喷管(3BSN),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在巡航和垂直起降(VTOL)状态即非矢量和90°矢量状态下三轴承矢量喷管的红外辐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了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在非矢量状态下由于特殊的几何型面使得喷管下壁面出现了局部高温区,喷流形状也变成椭圆锥形,造成垂直探测面上正探测角壁面红外辐射较负探测角最大增加44.6%,水平探测面上的燃气红外辐射大于垂直探测面;90°矢量状态下,由于偏转的喷管结构对前端高温部件的遮挡,总辐射峰值仅为非矢量状态的43.3%;喷管90°矢量偏转使得远离曲率中心一侧的气流速度降低温度升高,喷管外侧出现了大范围的局部高温区,导致垂直探测面负探测角范围的壁面辐射大于正探测角范围,最大相对差值达到71.9%。喷管偏转也遮挡了部分喷管内部的高温燃气,垂直探测面负探测角的仅能覆盖喷管出口处的高温燃气区域,明显小于正探测角,造成燃气辐射出现了20%的最大相对差值。  相似文献   
832.
《中国航空学报》2022,35(10):381-392
Model-based fault diagnosis serves as an efficient and powerful technique in addressing fault detection and isolation (FDI) issues for control systems. However, the standard methods and their modifications still encounter some difficulties in algorithm design and application for complex higher-order systems. To avoid these difficulties, a novel fault diagnosis framework based on multiple performance indicators of closed-loop control system is proposed. Under this framework, a so-called performance residual vector is constructed to measu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real system and the nominal model in terms of system stability, accuracy, and rapidity (SAR) respectively. The criteria for quantification, normalization of the SAR residuals and the explicit mappings between the thresholds and the required performance are given. FDI can be easily achieved simultaneously by monitoring the normalized residual vector length and direction in the SAR performance residual space. A case study on electro-hydraulic servo control system of turbofan engine is adopted to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相似文献   
833.
基于航空卫星通信的飞行监视,即自动相关监视(ADS),是航空卫星移动业务(AMSS)通信应用新领域,是建立在航空卫星通信基础上的一种新的飞行监视技术。该文介绍了基本ADS报告信息电文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含义,着重阐述将所收到的ADS数据进行处理,并以直观易懂的表格及图象形式显示出来,便于确切地知道飞机的四维位置(纬度、经度、高度和时间)。  相似文献   
834.
螺旋桨桨叶1P气动载荷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介绍了一种1P载荷实验研究方法-桨叶应变测试法,首先通过桨叶剖面速度三角形及气动力分析给出了1P载荷与测量应变的关系,然后通过地面试验和飞行试验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螺旋桨1P载荷主要由于非对称气流流过桨盘面改变了桨叶剖面速度三角形而引起,迎角,侧滑角的增加,会产生较大的1P载荷;机动飞行,如快速拉杆,荷兰滚等也会产生较大的1P载荷。  相似文献   
835.
Y7-200A飞机自然结冰飞行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Y7-200A飞机防冰除冰系统,自然结冰飞行试验所需气象专用设备和机场气象条件的选择以及自然结冰的飞行安全。同时还介绍了飞行试验的内容、试验方法及试验结果,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试飞结果表明,带自然积冰飞机性能比带模拟冰型的好,自然结冰试验与模拟冰型试验之间的飞机操纵特性没有不可接受的差异,飞机飞行品质良好。可供运输类飞机自然结冰飞行试验时参考。  相似文献   
836.
刘艳  刘斌 《飞行力学》1999,17(4):12-16
介绍了K8V变稳飞机飞行试验验证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分别阐述了该系统的飞控软件综合验证子系统、机上地面试验数据采集与处理子系统和飞行试验数据处理分析子系统等三部分的组成、工作原理、以及在飞行试验各个阶段的不同特点和作用。通过K8V变稳飞机飞行试验的应用,表明该系统能够满足变稳飞机的软件维护、系统验收试飞及后续的应用研究,具有实时,快速,准确,自动化等优点,可为K8V变稳飞机应用研究提供重要的支持手段  相似文献   
837.
高性能军用机环境控制系统研究发展趋势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袁修干 《航空学报》1999,20(Z1):2-4
讨论了未来高性能军用机环境控制系统发展可能采用的技术,例如:闭式空气循环技术;综合数字控制技术;蒸发循环技术;先进驱动的空气循环机和压气机技术;以及从属于综合机载机电系统的综合环境控制系统技术。  相似文献   
838.
外测系统突发性故障的检测与诊断在航天测控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动态测量数据的容错处理技术, 建立了三组实用的过程故障诊断方法: 无须建模的容错平滑器方法; 基于模型拟合的容错辨识方法; 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有界影响滤波方法。这些方法既可用于对测控网跟踪质量的事后分析也可用于(准) 实时在线处理。仿真计算结果显示, 这些方法不但能够以100% 的准确率检测出脉冲型故障, 还可快速有效地检测出任何形式的关联型故障, 准确率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839.
对无限长渠道中小振幅入射波通过两块间距为l,透水性能不同的多孔透水板的反射和透射进行了研究。应用分离变量法得到了反射波和透射波的波形。结果表明,当l为入射波半波长的倍数时,反射波和透射波振幅最大,消波效果差,最佳消波率为50%。当l为入射波1/4波长加半波长的倍数时,反射波和透射波振幅最小,消波效果好,最佳消波率大于50%。此外,还得到了无反射波的条件。  相似文献   
840.
LY12CZ 薄板拉伸过程中宏、细观损伤变量间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银燕  周利 《航空学报》1998,19(1):95-97
分别从宏观与细观的角度定义了D(E)、D(A)和D(Ra)3个损伤变量,对LY12CZ铝合金薄板同一损伤过程的D-ε曲线进行了分析与对比。结果表明:其D-ε曲线多呈幂函数变化;宏、细观损伤变量之间线性相关性良好,且表征损伤变量D(A)和D(Ra)较整征损伤变量D(E)的变化稍有滞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