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1篇
  免费   181篇
  国内免费   213篇
航空   743篇
航天技术   314篇
综合类   155篇
航天   27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71.
基于天文角度观测的机载惯性/天文组合滤波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采用天文/惯性位置组合时对导航选星有特殊要求,提出了基于天文角度观测信息的机载惯性/天文组合滤波方案及算法.对基于天文角度观测的INS/CNS组合导航系统的原理进行了充分阐述,分析并建立了基于单星或多星观测条件下的组合导航系统线性化量测方程,并针对角度观测时高度通道不可观的特点,增加了气压高度输出为系统的观测量,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组合滤波器算法.最后进行了组合导航系统仿真,并通过协方差分析的方法对比分析了单星和双星观测条件下的滤波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即使是在单星观测条件下,组合导航系统也能获得较好的定位精度;若观测星数增多,则可以大大提高系统性能,表明该组合导航系统设计方案是成功可行的.  相似文献   
972.
粒子群优化的Kriging近似模型及其在可靠性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将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引入Kriging建模过程,依靠PSO算法的群体搜索能力克服了模式搜索法单点序列搜索方式的局限性以及严重依赖于初猜解的缺点,保证了在任意初始条件下都能获取极大似然意义下的最优相关参数,从而有效确保了Kriging预测结果的最优无偏性.涡轮盘低循环疲劳可靠性分析实例表明,粒子群优化的Kriging(PSO-Kriging)近似模型对危险点周向应变变程的预测精度相对神经网络有数量级上的优势(最大误差由5.94%降低到0.09%),可不牺牲精度地代替有限元程序进行Monte Carlo模拟;同时PSO-Kriging建模与预测的总时间不及一次有限元分析的1/10.由于预测精度高(其最优无偏性由PSO算法保证)且计算开销不大,提出的PSO-Kriging对于实际工程结构的可靠性分析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73.
基于径向基函数响应面的机翼有限元模型修正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ANSYS三维实体单元SOLID45建立机翼基准有限元模型并计算其自由振动的前6阶模态频率.用均匀设计方法将结构参数分组并分别计算各组结构参数对应的模态频率,建立高斯径向基函数响应面模型.用最小二乘法则拟合系数并检验响应面拟合精度,对基准模型的结构参数施加摄动量建立待修正有限元模型.用响应面模型和基准模型计算所得模态频率的相对误差建立适应度函数的表达式,将混沌搜索机制引入粒子群算法对结构参数的摄动量进行寻优计算,搜索所得优化解代入即得修正后模型,将修正后模型与基准模型在测试频段内段外的模态频率近似度进行比较,证实了修正后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74.
针对传统线性调频信号匹配滤波的特点和仿真速度慢、效果不明显的问题,文中首先介绍了匹配滤波的概念以及传统线性调频信号匹配滤波的特点;然后结合圆周卷积重叠保留法对线性信号进行仿真,通过加权压缩得到了仿真结果。仿真结果表明,通过该算法可以得到需要的信号图像。  相似文献   
975.
采用三维模型,使用混合网格质点法HPIC(Hybrid Particle-in-Cell)对膨胀的磁场和太阳风相互作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线圈产生的偶极子磁场在注入等离子体后和太阳风粒子的相互作用过程,并对以不同速度入射的等离子体引起的太阳风粒子的变化和磁场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偶极子磁场和太阳风作用时会产生弓形激波,此时磁压等于太阳风粒子的动压,当向线圈产生的偶极子磁场中注入高能等离子体时引起磁场膨胀,膨胀的磁场将会排斥太阳风粒子向外运动,从而引起弓形激波的变化,增大与太阳风相互作用的面积,并且粒子入射速度越大,磁场膨胀越明显,与太阳风相互作用愈强.   相似文献   
976.
We have developed an operational code, SOLPENCO, that can be used for space weather prediction schemes of solar energetic particle (SEP) events. SOLPENCO provides proton differential flux and cumulated fluence profiles from the onset of the event up to the arrival of the associated traveling interplanetary shock at the observer’s position (either 1.0 or 0.4 AU). SOLPENCO considers a variety of interplanetary scenarios where the SEP events develop. These scenarios include solar longitudes of the parent solar event ranging from E75 to W90, transit speeds of the associated shock ranging from 400 to 1700 km s−1, proton energies ranging from 0.125 to 64 MeV, and interplanetary conditions for the energetic particle transport characterized by specific mean free paths. We compare the results of SOLPENCO with flux measurements of a set of SEP events observed at 1 AU that fulfill the following four conditions: (1)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interplanetary shock observed at 1 AU and the parent solar event is well established; (2) the heliolongitude of the active region site is within 30° of the Sun–Earth line; (3) the event shows a significant proton flux increase at energies below 96 MeV; (4) the pre-event intensity background is low. The results a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the transit velocity of the shock and the proton energy. We draw conclusions about both the use of SOLPENCO as a prediction tool and the required improvements to make it useful for space weather purposes.  相似文献   
977.
This work analyses basic issues of conformity of the most well-known models of solar energetic particles (SEP) fluxes to the experimental data. It is shown, that the postulates on neglecting SEP fluxes in quiet Sun years and on invariability SEP fluxes in active Sun years, underlying some models, contradict the experimental data.  相似文献   
978.
基于星间测量的卫星星座 自主导航算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自主导航能力是新一代导航星座的重要特性,利用卫星星间相对测量实现星座自主导航,是实现导航星座自主运行的基础.基于相对测量的导航卫星自主导航问题,将导致测量方程和状态方程的高度非线性,对导航算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星载导航算法方案:利用三颗卫星之间的相对矢量在惯性空间的投影作为测量量,利用高精度星载轨道预报器作为系统的状态方程,使用SRUKF(Square Root Unscented Kalman Filter)滤波算法同时对三颗卫星的位置进行估计.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可行性,并且当轨道预报器的精度较高时有可能在100d内实现5m的导航精度.   相似文献   
979.
SPT方法在纳米粒子布朗运动观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纳米粒子布朗运动特性对Micro-/Nano-PIV的使用和与粒子相关的物理现象的研究有重要意义.观测了200nm荧光粒子的布朗运动,利用单粒子追踪(SPT)算法和自编程序处理图像,获得粒子的均方位移,计算了实验扩散系数Dexp为2.09×10-12 m2/s.与Stokes-Einstein公式估计的理论扩散系数Dth相比,二者量阶一致,但实验扩散系数的数值偏小约5%.对相关的实验误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80.
针对喉衬烧蚀试验中高燃温推进荆对喉衬烧蚀较普通推进剂偏小的现象,采用Euler-Lagrangian方法,对燃烧室内离散相颗粒的传热和相变过程进行数值分析,对烧蚀偏小现象给出了理论解释.分析结果表明,在发动机燃烧室内的高温环境(4000 K)下,约有离散项总质量40%左右的颗粒发生相变成为气体,大部分离散相颗粒从喷管迟逸;离散项颗粒的相变,一方面会减弱对喉衬的烧蚀,另一方面会造成燃烧室内温度等参数分布的不均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