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4篇
  免费   363篇
  国内免费   280篇
航空   1271篇
航天技术   413篇
综合类   269篇
航天   414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主要研究了利用OpenGL三维图形实用编程技术与网络通讯技术 ,在PC机上实现无人直升机的三维可视化仿真。其中探讨了有关OpenGL的应用、无人直升机的实体创建、网络通讯、动画实现等内容。  相似文献   
952.
声表面波 (SAW)传感器能将被测量转换成容易检测的频率信号 ,即一种准数字信号的输出。针对 SAW压力传感器 (以 CSF- 1 0型 SAW压力传感器为对象 )的输出特点 ,利用等精度频率测量法测量输出频率 ,并用 Dallas的单线数字温度传感器 DS1 8B2 0测出现场温度 ,采用 BP神经网络对所得数据进行温度补偿后得到精确的被测压力值  相似文献   
953.
以人工神经元网络实现铸钢件几何模数、挂砂层种类、挂砂层厚度、冷铁厚度与凝固模数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网络对检验样本的输出误差小,误差分布合理,能根据铸钢件的凝固补缩要求快速准确地确定铸钢件外冷铁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954.
材料设计中的BP神经网络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论述了BP神经网络在材料设计中的应用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根据材料设计的要求,建立用于材料设计的模型,并对模型建立与参数选择进行了分析,为BP网络用于材料设计提供了依据,为材料性能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55.
根据分解炉温度控制的实际生产情况,确定了三次风、煤粉和生料流量与分解炉温度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分解炉温度控制的数学模型。由于神经网络可以实现对复杂非线性对象进行卓有成效的控制,因此选定神经网络中应用最广泛的BP神经网络作为控制算法,对三次风和煤粉阀门开度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对分解炉温度预测控制。  相似文献   
956.
红外成像制导具有在各种复杂战术环境下自主搜索、捕获、识别和跟踪目标的能力,代表了当代红外制导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一种红外图像预处理、跟踪、分类的自动目标识别算法,利用小波变换、形态学方法对红外图像进行预处理,提取不同频带的惯性不变矩作为特征量,利用神经网络进行分类识别,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很高的识别率,对于精确制导武器的目标识别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57.
分析了现代电子系统机内测试 (BIT)技术存在的虚警问题 ,提出运用神经网络虚警过滤器(NNFAF)技术来降低虚警、改进BIT能力 ;并介绍了NNFAF的原理和网络开发方法 ;最后分析了NN FAF技术的特点、应用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58.
师勇  万小朋  李爱军  吕旸 《飞行力学》2005,23(4):37-39,44
研究了一种不确定性非线性系统的自适应输出反馈控制方法.首先引入伪控制信号使系统反馈线性化,然后设计一个线性动态补偿器和在线神经网络,自适应消除不确定性和建模所引起的误差.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能够消除系统的稳态误差,提高系统动态性能,并且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959.
There are hundreds of satellites operating at the geosynchronous (GEO) orbit where relativistic electrons can cause severe damage. Thus, predicting relativistic electron fluxes is significant for spacecraft safety. In this study, using GOES satellite data during 2011–2020, we propose two neural network models with two hidden layers to predict geosynchronous relativistic electron fluxes at two energy channels (>0.8 MeV and > 2 MeV). The number of input neurons of the two channels (>0.8 MeV and > 2 MeV) are determined to be 36 and 44, respectively. The > 0.8 MeV model has 22 and 9 neurons in the hidden layers, while the > 2 MeV model has 25 and 15 neurons in the hidden layers. The input parameters include the north–south component of the interplanetary magnetic field, solar wind speed, solar wind dynamic pressure and solar wind proton densit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different time delays, we determine that the optimal time delays of two energy channels (>0.8 MeV and > 2 MeV) are 8 days and 10 days, respectively. The training set and validation set (Jan 2011-Dec 2018) are divided by the 10-fold cross-validation method, and the remaining data (Jan 2019-Feb 2020) is used to analyze the model performance as a test set. The prediction results of both energy channels show good agreement with satellite observations indicated by low RMSE (~0.3 cm-2sr-1s?1), high PE (~0.8) and CC (~0.9).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only using solar wind parameters is capable of obtaining reasonable predictions of geosynchronous relativistic electron fluxes.  相似文献   
960.
文章分析了Windows2000Server的安全问题以及适用策略,为Windows2000Server局域网络的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