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8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64篇
航空   271篇
航天技术   140篇
综合类   32篇
航天   10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31.
飞机着陆系统是保障飞机安全进近着陆的关键系统,如何评估着陆系统满足安全性设计要求是系统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阐述民用飞机安全性评估的基本流程,以微波着陆系统为例,针对给定的微波着陆系统框图,通过故障树分析方法,对完全丧失两侧微波着陆信息的失效状态进行定量评估,重点详述建树过程和建树方法。结果表明:故障树分析对系统架构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二者紧密结合、相互反馈;特别是当失效状态所对应的概率要求无法满足时,借助故障树分析产生的割集报告,能找出系统架构存在的薄弱之处和关键部位,从而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完成对系统架构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232.
苏东林  郑昊鹏 《航空学报》2016,37(3):960-969
用于电子设备或系统辐射发射趋势预测的数据大多呈现非线性、样本量小的特点,这大大增加了预测建模的难度,而经验模态分解(EMD)可以将非线性、非平稳的数据分解成若干个呈现一定周期性的本征模态函数(IMF),并且EMD具有完备性和正交性,可通过分别对分解得到的IMF分量建模,从而完成对原始数据的建模。但EMD被端点效应问题所困扰,为了提高EMD的分解精度,针对分解过程中的端点效应问题,以及辐射发射趋势预测的时间序列数据样本量小的特点,利用建立灰色均值GM(1,1)预测模型所需数据量小的优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均值GM(1,1)预测模型的边界延拓方法,在原始数据两端各拓展一个极大值和一个极小值,对原始数据进行边界延拓,从而抑制EMD的端点效应。仿真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分解层数和平均相对误差方面均优于未经延拓处理的EMD,且对数据样本量要求不高。  相似文献   
233.
同心分级旋流结构的动态响应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实验探索了LESS(low emissions with stirred swirls)燃烧室头部出口附近的固有流动特征,及其对外界激励的响应.实验结果表明:预燃级旋流区域存在着周期性流动结构,而主燃级出口区域没有周期性流动结构;当外界激励的频率与流动固有频率耦合时,会引起预燃级流场畸变,并导致周期性流动的流速振荡幅值急剧增大.   相似文献   
234.
We describe an alternate way to estimate Broad Line Region (BLR) radii for type-1 AGN based on determination of physical conditions in the BLR under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line emitting gas is photoionized by a central continuum source. We derive “diagnostic” intensity ratios involving UV lines Aliiiλλ1860, Siiii]λλ1892 and Civλλ1549 which enable us to compute the ionizing photon flux, and hence BLR radius from the ionization parameter definition. We compare our estimates of BLR radii with values independently obtained from reverberation monitoring of Hββ and, in a few cases, of C ivλλ1549. We analyze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photoionization estimates in the 4D eigenvector 1 context, and discuss in some detail the case of 3C 390.3. For this object we are able to provide not only the ionizing photon flux, but also an estimate of density and ionization parameter from the measured diagnostic ratios. We also compare black hole masses obtained from this method with values derived from widely-applied correlations between mass, line broadening and luminosity. Good agreement is found for both radius and black hole mass comparisons.  相似文献   
235.
贫油预混预蒸发低污染燃烧室流场特性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测量带双环旋流多点燃油直接喷射(TAMI)头部的贫油预混预蒸发(LPP)低污染燃烧室流场特性,试验相同进口条件下冷态及喷雾燃烧时流场结构,通过分析平均流场涡量、湍流强度及切应变率等特性参数来详细说明喷雾燃烧对贫油预混预蒸发(LPP)低污染燃烧室流场的影响,并且研究了不同进口参数对其燃烧流场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①装有此头部的LPP低污染燃烧室喷雾燃烧流场回流区比冷态流场要小,并且平均流场特性参数在燃烧前后变化比较大;②随着进口油气比增加,中心回流区变短变胖;③随着进口空气量增加,回流区变窄变长.本试验所获得的流场特性结果可为低污染燃烧室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36.
为研究屏/舱声发射信号传播时序特性,以典型Whipple防护结构为例,利用二级轻气炮对其进行超高速撞击实验。首先,利用独立于靶件的“遮挡板”阻挡弹丸击穿前板形成的二次碎片云撞击后板,利用布置在前、后板特定位置的超声换能器采集单纯的前板声发射信号,分析信号模态特征,结果表明:前板信号主要包括S0、A0和S2等三种模态板波,经圆柱支撑构件传播进入后板之后,全部转换为A0模态板波。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屏/舱声发射信号到达时序预测公式。其次,撤除遮挡板,利用布置在后板特定位置的超声换能器采集前、后板信号的混叠信号,分析两种信号的到达时序并与预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验证了达时序预测公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37.
为解决无源雷达吸波材料带宽有限的问题,基于传输线理论设计了一种有源可调微波吸收体.该吸收体是在Salisbury屏的拓扑结构基础上,用基于PIN二极管可控的有源频率选择表面(FSS)代替传统的电阻层.反射率测量结果表明,通过改变二极管的偏置电流可以动态调节吸收体的最佳吸波频率;当偏置电流在0~0.5mA之间变化时,吸收体的最佳吸波频率在7~12.5GHz频率范围内动态调整.基于遗传算法,优化设计了一种具有双极化吸波特性的十字型可调微波吸收体,仿真结果表明该吸收体在5.6~17.6GHz范围内实现了最佳吸波频率的可控迁移.   相似文献   
238.
为了满足立方星等微纳航天器对推进系统的需求,研制出中国首台针式微型镓场发射电推力器。通过提高润湿温度解决了真空环境下镓难以充分润湿钨针等问题。实现了推力器的稳定点火,测试了不同润湿温度和不同几何参数下的点火特性。得到了发射电流随润湿温度提高、极间距减小和吸极内孔直径的增大而增大的关系。通过公式计算,给出了不同发射电流下的理论推力。通过电场仿真得到不同几何参数下的电场强度,揭示了几何参数影响发射电流的原因。  相似文献   
239.
针对微放电过程中的电子累积效应,探索二次电子累积对微波部件传输特性的影响,提出二次电子累积“等效介质”的理论模型,通过将电子累积等效为“特殊介质”,从介质的角度探索电子累积对传输特性的影响,推导得到不同电子累积密度所形成不同“等效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仿真和计算结果表明,微放电过程中,电子累积密度从0增长至1016/m3数量级时,传输特性基本不发生变化; 但是当电子累积密度达到1017/m3数量级时,阻抗变换器的通带内回波损耗恶化了15dB;随着电子累积密度继续增大,“等效介质”对电磁波的反射迅速增强,微波部件的传输特性急剧恶化;在电子累积密度达到4×1017/m3时,电磁波在阻抗变换器中的传输处于完全截止状态。为了进一步探讨导致传输特性恶化的深层原因,发现在电子累积密度达到4×1017/m3时,在2.5~5GHz的频率范围内,电子累积形成“等效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呈现为负值,电磁波传输截止,“等效介质”表现出单负介电常数超材料的特性,即导致阻抗变换器传输特性恶化的原因是单负介质材料的形成。研究有益于更深入地认识微放电形成过程中的深层物理机理及其对宏观电性能的影响,为寻求更加有效的抑制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40.
空间行波管是卫星通信系统中最重要的功率放大器,必须具有较长的工作寿命。空间行波管的寿命主要受阴极寿命的制约,因此为了保证空间行波管的长期在轨工作,需要开展大量的阴极寿命试验研究,并对阴极寿命进行预测。共投入50支电子枪进行寿命试验,累计进行寿命试验1823080h,最长单管寿命试验时间65411h。基于寿命过程中的逸出功变化,建立了空间行波管阴极寿命预测模型。预测空间行波管阴极在960℃b(℃b为亮度温度)支取1A/cm2发射电流密度时寿命超过43年;在980℃b支取1A/cm2时寿命超过22年;在1000℃b支取1A/cm2时寿命超过15年。预测结果表明,空间行波管阴极可以满足卫星通信系统应用的长寿命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