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7篇
  免费   471篇
  国内免费   535篇
航空   1890篇
航天技术   915篇
综合类   475篇
航天   65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127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134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156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228篇
  2011年   225篇
  2010年   179篇
  2009年   155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157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851.
介绍了动力粘度,运动粘度,条件粘度的国际单位制、物理单位制以及相互之间的换算关系。  相似文献   
852.
卫星天线反射面板热形变面形误差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宇  李钰  陈丽  李志松  郑炜  陈文康  钟平 《上海航天》2020,37(4):117-127
为实现航天卫星天线面板热形变面形误差高精度检测,提出利用三坐标测量系统搭载高精度激光位移传感器,对检测对象进行扫描测量;并通过对其系统误差来源进行分析、公差合理分配及误差控制,提出对测量系统进行整体优化,以满足所提出检测精度要求。为验证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搭建测量系统,对标准试件的测量数据进行面形拟合,获得测量偏差优于±4.22μm/m2;分别制作常规铝板及光滑铝板作为测试对象,在其背部黏贴加热板的加热方式,以模拟卫星面板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发生热形变。采用提出的方法对其进行了热形变面形误差检测实验,检测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53.
854.
测量质量工程技术在计量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量质量工程技术是日本著名质量工程学专家田口玄一博士创立的一门新的工程技术(也称田口方法)在测量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它对提高计量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是非常有益的.本文着重介绍了这一新技术运用到计量管理中的几项突出表现.  相似文献   
855.
本文描述用电子束辉光法测量高超声速流中平均密度、速度以及密度变化特征的物理原理和过程。对此法用于平板上激波层稳定性问题的适用范围和限制条件作了分析。内容通过风洞实验结果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856.
提出了一种基于Windows环境下的活塞裙部外圆复杂型面在位检测的新方法,并设计了在位检测的软、硬件系统.同时,根据活塞裙部型面的特点,在现有常用误差处理算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新的误差处理方法具有更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857.
介绍了一种通过测量相对湿度和空气温度来计算湿度值的方法,并推导了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858.
分析了小角度正弦激光干涉仪的有关特性,叙述了这种方法的测量原理,计算了几种因素对测量准确度的影响,指出提高测量准确度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859.
介绍了某型卫星测控雷达的校飞设备以及这些设备在某型飞机上的安装方案,并对方案进行了分析,确保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60.
A dual dipole antenna has been installed at low latitude station Kolhapur (Geographic 16.8°N, 74.25°E), Maharashtra, India for the study of cosmic radio noise absorption using Solid State Riometer (which operates at 30 MHz) during pre phase of 24th solar maxima. The aim for this type of study over Kolhapur was to know the response of lower (D region) ionosphere over low latitude by cosmic radio noise absorption using riometer technique during quite period as well as sudden ionospheric disturbances (SID). The observations are being taken for 3 years. Two different sites (∼40 km away from each other) were used for the installation of riometer equipment assuming minimum local noise. It is found that solar noise to cosmic radio noise hence resulting in signal saturation. The night time signal is relatively free of interference but sometimes local noise is responsible for spike-like signatures. Hence it is concluded that Kolhapur (a low latitude station) is not suitable for the study of cosmic radio noise absorption on 30 MHz with riometer and dual dipole antenna. Proper choice for operating frequency of riometer and antenna gain is suggested for low latitude use of this technique for ionospheric deviative and nondeviative absorption stud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