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7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139篇
航空   461篇
航天技术   214篇
综合类   60篇
航天   19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Mounting observational evidence of the emergence of twisted magnetic flux tubes through the photosphere have now been published. Such flux tubes, formed by the solar dynamo and transported through the convection zone, eventually reach the solar atmosphere. Their accumulation in the solar corona leads to flares and coronal mass ejections. Since reconnections occur dur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flux tubes, the concepts of twist and magnetic stress become inappropriate. Magnetic helicity, as a well preserved quantity, in particular in plasma with high magnetic Reynolds number, is a more suitable physical quantity to use, even if reconnection is involved.  相似文献   
92.
给出了一种可重复使用航天器再入飞行鲁棒控制方法。在给定可用制导指令和干扰、不确定性的上界条件下,综合利用快慢双回路连续滑模控制方法,生成包括气动舵面和反推力控制系统(RCS)发动机的控制指令,得到了在建模误差和外界干扰存在的情况下拥有高精度、鲁棒性和解耦特性的气动角和姿态角速率跟踪结果。滑模控制抖振抑制逻辑利用李亚普诺夫方法,构筑滑模干扰观测器,并依据自适应增益调节思想,有效消除了控制抖振,保证了工程实际应用的能力。以某型可重复使用航天器为例,在考虑到模型不确定性、风扰以及测量噪声的情况下.通过不同的控制律设计结果对比表明,该方法高效、可靠。  相似文献   
93.
针对侧滑转弯(STT)导弹带有攻击角度约束的机动目标拦截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终端滑模动态面控制的三维部分制导控制一体化(PIGC)设计方法。首先,建立了针对机动目标拦截的侧滑转弯导弹三维部分制导控制一体化设计模型,且不需要导弹速度微分体轴系分量信息。然后,使用终端滑模控制理论构建误差向量与虚拟控制量,达成精确拦截与攻击角度约束的控制目的;引入有限时间非线性收敛扩张状态观测器(ESO)来在线估计系统不确定性;设计自适应算子与自适应更新律对观测器的估计误差进行补偿,以提高方法的鲁棒性。最后,三维空间拦截仿真校验了方法在提高拦截精度与增强角度约束收敛性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4.
介绍了氦质谱检漏的原理,基于氦质谱检漏技术,提出面向机翼整体油箱的检漏方案,包括粗漏检测方法和细漏检测方法,在此基础上,开展氦气-航空煤油泄漏对比试验,确定了能够应用于生产的初步标准。  相似文献   
95.
大型空间模拟器总体检漏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论述了大型空间环境模拟器的总体检漏技术,针对大型模拟器的特点,从设计、加工到安装调试等过程介绍了检漏方法的选择,并着重介绍了氦质谱检漏法可检灵敏度的分析,对大型模拟器的检漏方案进行了全过程的设计.  相似文献   
96.
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药量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点火过程及数学模型的描述,以气体状态方程计算点火药量的公式为基础,提出了一个新的点火药量计算经验公式,并讨论了公式的应用情况和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97.
戴娟  苏中  刘洪  朱翠 《宇航学报》2019,40(12):1438-1443
针对行星探测器着陆过程可能存在的干扰影响着陆精度问题,提出了一种抗干扰控制方法。首先建立行星探测器着陆控制模型,利用非线性干扰观测器实现对系统外部干扰的估计;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自适应滑模控制律,使得系统状态快速收敛到平衡点附近。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火星着陆场景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自适应滑模控制方法能够在未知扰动存在的情况下,有效实现行星探测器安全着陆,提高着陆任务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8.
余亚丽  郭芳威  胡励  张醒 《上海航天》2022,39(5):134-139
为了研究侧链基团和填料对硅橡胶材料耐烧蚀性能的影响,选用具有苯环和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这2种侧链基团的硅橡胶基体,以及Mg(OH)2、蒙脱石、Fe2O3和短切碳纤维(1 mm)这4种填料,利用马弗炉等温烧蚀和动态热失重TG法研究不同侧链基团和填料样品的耐烧蚀机制。结果表明:苯环和POSS基团的引入使得基体初始分解温度分别提高了79 ºC和9 ºC,质量损失率分别降低了19.4%和12.0%。以Mg(OH)2 25 g(每100 g硅橡胶)、蒙脱石4 g和Fe2O3 6 g作为硅橡胶复合材料进行填料时,其质量烧蚀率为0.008 g/s,相比纯橡胶基体降低了86.8%。在以上配方中继续引入5 g碳纤维,使其质量烧蚀率降低至0.004 g/s。残炭层的微观形貌显示,短切碳纤维形成的三维骨架结构是提高硅橡胶材料耐烧蚀性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
基于推力器的组合航天器质量特性辨识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组合航天器的质量特性辨识对提高其姿态轨道控制的精度和快速性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基于推力器的总质量、质心位置和惯量矩阵的在轨辨识进行了研究。基于推力作用下的平动方程可得到质心位置和总质量的耦合辨识方程,基于转动方程可得到转动惯量和质心位置的耦合辨识方程,通过对角速度和线加速度进行多次采样,利用最小二乘法求解这2类辨识方程可完成总质量、质心位置和惯量矩阵的在轨辨识。基于上述辨识原理,提出一种闭环稳定的解耦质量特性辨识方法,通过设计合适的推力器工作策略,实现总质量、质心位置和惯量矩阵的解耦辨识,并采用一种不依赖于转动惯量的控制算法,使组合航天器的姿态在辨识结束后恢复到稳定状态。仿真表明,采用闭环稳定的解耦质量特性辨识方法,可保证组合航天器在推力器激励后的姿态稳定性。在仿真采用的动力学干扰、推力器误差和敏感器误差下,总质量、质心位置和惯量矩阵的辨识精度可达到10-3量级。  相似文献   
100.
研制一种远程、先导式高压大流量减压阀;介绍了该减压阀特点,建立了减压阀数学模型,利用Matlab进行该减压阀动力学仿真,研究各个参数对减压阀性能的影响.根据仿真结果,加工了一台实物产品.搭建了减压阀性能测试试验台,分析了压力、流量特性,并和仿真做了比较.结果表明:仿真和试验符合的比较好,说明仿真对减压阀的研制与分析具有指导作用.该减压阀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已经用于数个试验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