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9篇
  免费   200篇
  国内免费   341篇
航空   402篇
航天技术   391篇
综合类   90篇
航天   53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21.
为了在运动基座(如飞机)上开发全光、彩色实时传象光纤系统,对石英传象光纤设计并建立一个径向振动与轴向交变弯曲复合运动的环境。从光学分辨率的角度去评估实验的初步结果,得出:电子46所所提供的石英光纤不是功能失效,而是结构损坏失效。一般对分辨率的评估,因人(眼)而异,提出一种排除人的因素去评估传象光纤分辨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922.
本文研究落塔试验技术中的3个重要问题。落舱的释放技术,落舱的回收和缓冲技术、试验的测量技术。讨论了有关的技术要求,给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若干技术途径及其特点,评价了不同技术途径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23.
During the past two years, space environment has achieved great development in space environment monitoring, model research, system developing and space environment service in China. In this paper, we mainly introduce space environment safety support for Shenzhou-7 manned spacecraft, two typical space environment operation platforms, and the advance of Re-locatable Atmospheric Observatory (RAO). At the last part of this paper, the Sub-committee on Space Environment(SSE) which was set up in 2009 under the Technical Committee on Space Technology and Operation of Standardiz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 is briefly introduced.   相似文献   
924.
载人航天器舱内地面环境污染分析与控制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章阐述了载人航天器地面总装过程环境控制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以控制载人航天器总装过程舱内污染物浓度为目标,分析可能污染源、筛选重点监控目标污染物种类、研究污染物采样分析技术、确定目标污染物最大容许浓度的系统研究总装过程舱内污染物控制的技术方案,初步研制了污染控制装置并在载人飞船上进行了验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保障航天员在舱内环境中的生命安全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925.
针对航空发动机高空台推力瞬变等过渡态试验对进气环境模拟控制系统所提出的强抗扰性、强鲁棒性的迫切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ESO)的高空台进气环境模拟主动抗扰控制技术方法。首先分析了现有高空台过渡态环境模拟的技术特点和高品质控制指标难于实现的原因;其次设计线性自抗扰控制器(LADRC)和一体化并行控制器(IPC);最后通过仿真对高空台进气环境模拟主动抗扰控制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应用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主动抗扰控制技术能够大幅提高发动机过渡态试验中进气环境模拟的动态响应速度、控制精度和抗扰动能力。  相似文献   
926.
“嫦娥4号”任务有效载荷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嫦娥4号"任务将首次实现人类在月球背面软着陆。通过分析任务特点,以多类型有效载荷配置为背景,介绍了以科学目标和探测任务为核心的有效载荷系统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同时针对首次在深空探测领域搭载国际合作有效载荷项目情况进行了说明。"嫦娥4号"任务最重要的科学目标是利用月球背面洁净的电磁环境进行天文低频射电观测,因此分别在着陆器和中继星上新增配置了国内新研制的低频射电频谱仪及荷兰研制的低频探测仪。科学探测的太阳爆发产生的低频电场信号极其微弱,如何消除着陆器和中继星上其他电子设备发射的近场噪声对远场探测信号的干扰就成了本次任务的最大难点。在相关研制单位的多方努力下,通过优化接收天线设计和地面数据处理算法等多种手段,实现了低频探测信号不低于30 d B的噪声抑制性能,具备了实现科学目标的能力。  相似文献   
927.
为提高现有的电磁环境三维可视化效果,提出一种将等值面绘制融合到光线投射体绘制中的网格投影算法。将等值面网格化,利用空间网格表现等值面并融合进体绘制生成的电磁环境图像中。将平面均匀网格平行投影到电磁环境体数据中具有同一数据值的数据采样点上,由此生成网格化的等值面。投影到体数据中的网格沿投射光线的反方向确定其对应于光线投射生成图像上的像素点,并将网格颜色值融合到此像素点中,实现融合绘制电磁环境。在统一计算设备架构(CUDA)下并行实现本文算法后,不仅电磁环境的绘制效果比融合前有提升,而且更新绘制速度能够达到实时,支持用户实时交互控制。  相似文献   
928.
为了解空间环境对热控涂层性能的影响,文章设计了舱外热控涂层搭载试验方案,包括试验件配置、在轨试验和回收方法。试验件在轨试验期间安放在载人航天器密封舱前舱门外,暴露于空间环境中;在实现对接、建立组合体后,航天员不需太空行走即可实施对搭载试验件的回收及再次安装等操作。该方案若成功应用并回收试验件至地面,我国将首次获得热控涂层空间飞行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929.
月球探测器着陆过程中着陆器足垫首先与月壤接触,因此,足垫的动力响应直接关系到探测设备的安全着陆及后续工作的实施。采用试验和离散元数值模拟的方法,以锥形物体代替实际足垫,对冲击模拟月壤过程中锥形物体的锥角和冲击速度及质量的影响进行详细研究。离散元模拟获得的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研究结果表明,冲击速度和质量决定了锥形物体与模拟月壤颗粒之间的动量转移,对冲击过程有很大的影响;当采用不同锥角的锥形物体冲击时,由于锥形物体与颗粒介质接触面积的影响,随着锥角的增大其冲击深度和冲击时间均减小,而锥形物体受到的冲击力峰值逐渐增大。此外,对冲击过程中颗粒的速度矢量进行讨论,从细观角度对颗粒介质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及颗粒间的相互作用进行探讨。以上结果对航天着陆器的着陆过程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且对利用特种设备在月球表面进行贯入探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30.
空间微重力组合体是绳系卫星系统的升级版,有更强大的功能和应用前景。可是在无控状态下,新旧两款系统的留位(系绳伸出长度不变)和回收(系绳回卷收缩)运动都不稳定,必须置入有效的控制算法才能使其稳定运行。从绳系卫星的简化动力学模型入手,抓住微重力和动态运动中的惯性力相互关系,推导出基础型和扩展型的距离速率控制算法,简明有效地抑制这些系统的不稳定运动和改进空间组合体在轨交会对接控制技术。该算法也可应用于有分布质量和弹性变形的连续系绳的动力学模型以及其他更复杂的绳系卫星(家族)系统的控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