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3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80篇
航空   369篇
航天技术   77篇
综合类   51篇
航天   25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31.
射流冲击换热系数的高精度热色液晶测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高精度热色液晶测试技术对阵列射流冲击的冷却表面局部换热系数分布进行试验研究。研究了射流冲击间距、射流孔排列方式和初始横流等因素对换热特性的影响。热图像真实地反映出每一股射流的冲击冷却局部换热特征。热色液晶用于换热系数分布的定性和定量测试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632.
采用FP1PLC以及PWS-1711图形操作终端,实现了对卷烟产量的实时监控。文中介绍了系统硬件组成与软件设计以及运行结果。  相似文献   
633.
为满足航天液浮陀螺用无位置传感器永磁无刷直流电机作为驱动电机的新需求,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可编程逻辑器件和专用驱动芯片ML4411的永磁无刷直流陀螺电机稳速控制系统.采用芯片ML4411实现陀螺电机控制系统的反电势检测、换相和功率驱动,并使用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作为控制处理器,实现电机的启动、转速给定.为保证系统稳定可靠,设计了两级锁相环路控制方案.该控制系统在陀螺电机调速控制试验中满足了陀螺的性能要求,为液浮陀螺性能的提高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34.
在带有液膜冷却双组元推力器的设计过程中,对燃烧室的数值仿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充分考虑了常被忽略或简化处理的推进剂雾化、液滴破碎、液膜形成等重要过程,选取EDC燃烧模型和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采用有限体积计算方法得到燃烧室内部液滴分布、液膜分布、静温分布等重要数据.最后,根据所得结果阐述了燃烧室内的详细工作过程,并着重分析了液膜的分布特点以及对壁面的冷却作用,得到了两个与液膜冷却相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635.
将不同形貌的Ni颗粒(类碗状Ni颗粒、Ni花颗粒和Ni球颗粒)掺杂在液晶中制备了扭曲向列相(TN)液晶显示模式液晶盒,采用液晶综合参数测试仪对掺杂不同形貌Ni颗粒的向列相液晶(NLC)显示模式液晶盒的阈值电压、饱和电压、对比度及响应时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掺杂Ni颗粒后,液晶的电光性能得到明显改善,阈值电压、饱和电压均有所降低,对比度明显增大,响应时间下降。其中类碗状Ni颗粒改善效果最为明显,驱动电压降幅达到13.77%,对比度增大35.55%,响应时间降低至9.390 ms。Ni颗粒的形貌及比表面积对液晶的电光性能有很大影响。比表面积及曲率大的Ni颗粒对液晶电光性能的改善效果好。   相似文献   
636.
为研究推进剂在轨加注后残留在管路接头内腔的情况,使用气液两相非稳态模型计算了吹除过程中管路接头内腔气液两相流场变化情况.吹除初始时刻直管路内流场压力出现小幅震荡,管路接头内腔中存在漩涡状流场将残液卷吸入直管路中,是残液得以吹出的主要机理.结果表明管路接头内腔中的绝大部分液体可以被吹除出去,残液吹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37.
阎鸿捷  陈冠江  饶宇 《推进技术》2021,42(10):2287-2294
为了提高涡轮叶片前缘的冷却效率,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偏置冲击孔的旋流-气膜冷却结构。在20000~50000雷诺数范围内,对冲击孔居中和偏置分别开展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得到了两种结构的内部传热、流阻和流场特性。实验通过瞬态液晶热像技术获得前缘内表面的详细努塞尔数分布,并结合数值模拟的结果分析了流场特征,对强化换热的机理做出解释。实验结果表明:叶片前缘内部旋流使总体平均努塞尔数提高4.0%~9.4%,同时压力损失降低5.6%~6.4%。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偏置冲击孔利用叶片前缘曲率较大的结构特性产生了强烈的旋流,使高换热区的面积显著增加,改善了内部换热的均匀性。  相似文献   
638.
针对TC4钛合金齿轮复杂曲面液相等离子体电解渗透(LPES)表面强化放电困难的问题,基于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的方法,建立了齿轮表面强化系统仿真模型,进行了强化系统电场和流场仿真,确定了齿轮复杂表面放电机理,研究了电极系统参数和入口流速对强化层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齿轮复杂表面放电困难的根本原因在于电场的分布不均。采用啮合形阳极时的电场和强化层均匀性较好。电极距离过小容易造成强化系统的短路,过大时会降低强化层的均匀性和厚度。合理的系统电解液流速对放电的稳定性和强化层的形成均具有重要的意义。相较于未处理时的基体,强化后的齿轮表面耐磨性有了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639.
以等温凝固试验为基本手段 ,研究了四种不同 B含量 ( wt% ) (无 B,0 .0 2 B,0 .0 4 B,0 .0 7B)IC6合金的凝固行为 ,明确了 B含量对 IC6合金凝固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B含量对合金液相线、次生γ′的析出次序与析出温度影响不大 ,但能使合金固相线显著下降 (从而使合金的凝固范围变宽 ) ;同时 ,B含量的增加还促进了合金中低熔点相 M3B2 的析出并使合金枝晶间的液池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保持连通。此外 ,经等温凝固分析 ,高硼 ( 0 .0 7wt% ) IC6合金理论上具有最佳可铸性。  相似文献   
640.
利用复杂系统寿命分布模型和故障树分析(FTA)理论建立了涡轮泵的安全寿命预估方法,并以航天飞机主发动机(SSME)高压液氢涡轮泵(HPFTP)的安全寿命预估为例,对该方法进行了说明。研究结果表明:(1)当待考核的HPFTP关键部件数大于10时,其寿命模型可以用指数分布近似表示,数目越多近似结果越可靠;(2)HPFTP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为76 917 h,平均维修时间(MTTR)为8 879 h,0.998 8可靠度对应的安全寿命为25 575 s,可安全使用49次;0.999 6可靠度对应的安全寿命为8 521 s,可安全使用16次;安全使用11次对应的可靠度为0.999 7;(3)HPFTP涡轮叶片和喷嘴对应的关键重要度分别是0.217 5和0.216 6,集液器和叶轮对应的关键重要度都是0.174 2。该研究方法可为液体火箭发动机涡轮泵等复杂组件可重复使用性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